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 大型家族財團的競爭優勢:長期的官商關係連結。 2. 官商連結增加走法律漏洞,非法圖利的機會。 3. 家族集團領導承續的模式有差異,基本上依照長幼順序與經營能力高低。 李宗榮老師也以自己的研究經驗回應及補充熊老師的報告,有相同傾向的研究發現。 由於企業史團隊的跨領域特質,商管領域的老師們則以商管的角度,對熊老師的研究分析額外提出不同於社會學觀點的回饋及建議,擴大了分析的面向及焦點。 下半場由王振寰老師所指導的碩士班學生姜懿紘同學進行報告,題為:「從新光百貨到新光三越―一段百貨公司經營型態與家族關係的故事」,內容針對新光集團以家族形式經營百貨的發展過程提出整理分析報告,包含的範圍也是姜同學未來碩士論文的其中一部份。

  2. 台灣企業史研究工作坊--成果報導. 編輯室. 上一期的台灣企業史通訊電子報中介紹了目前專職作家陳柔縉小姐的作品及創作過程(請見第五期電子報)。 在本次工作坊中特地請到陳柔縉小姐現身說法,將她在出「總統是我家親戚」一書的資料收集過程中的甘苦談及方法與大家有面對面的分享與交流。 陳小姐首先介紹她開始做這個研究及接觸這類資料的開端。 她早期的政治記者身分,讓她得以有機會與南方朔共同進行「政商家族聯姻」的專題,因此開始接觸到政商親屬網絡的龐大資料。 當時也因為有陳添貴先生針對這個報導有所回應,揭開了更多的內情及人物網絡,所以引起了陳小姐繼續往下調查的興趣。 陳小姐收集資料的主要方法是從收集報紙上的訃聞開始。 這個想法來自台大研究地方派系的教授陳明通的間接影響。

  3. 一、書籍資料. 書名:林挺生傳. 作者:劉益昌、林祝菁. 出版社:工商財經數位.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11日. ISBN:9789866998805. 頁數:351頁. 二、內容摘要. 本書共分「集團的大家長」、「工業報國的實業家」、「辦校治學的教育家」、「商而優則仕的政經領袖」、「國際觀的企業家」五篇,從不同階段與角度切入詮釋林挺生的生命史與大同公司的發展史。 摘要謹誌如下,大同集團發展史請參照本期電子報另一篇文章文章【台灣家族企業---臺灣大同家族企業集團發展史之一】。 第一篇:大同集團的大家長. 林挺生出生於1919年,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次年,從1942年銜其父林尚志之命接掌「株式會社大同鐵工所」開始,領導大同集團長達64年,直到2006年才交棒給長子林蔚山。

  4. 台灣企業史資料庫編輯室. 政大台灣企業史團隊於2012年5月21日邀請香港中文大學系范博宏教授進行演講。 范教授以「中國家族企業的治理」為題,與政大師生分享中國民營企業崛起與接班相關問題。 范教授特別提出中國民營家族企業的特殊資產與路障問題。 他認為家族經營企業的優勢,取決於家族是否有無可取代資產的為企業增值的特殊投入,例如家族歷史、文化價值、政商網絡關係等。 如果希望維持家族企業的價值,則企業的策略目標需讓特殊家族資產的價值增加。 但是也存在一些路障挑戰,包括追求短期利益,忽視長期發展、家族人力資本不足,卻又難以信任並培養專業經理人等。

  5. 台灣企業史研究. 【方法論】 台灣企業史兼任助理 張淑綺、佩純整理撰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做出一篇好的企業史研究,資料的收集與研究方法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由於企業史的研究範疇非常廣泛,對研究者而言,如何掌握與蒐集有用的資料,以及運用適切的研究方法來做分析,為一個重要的關鍵。 以下從資料收集的面向,以及企業史研究常用的「深度訪談法」做一簡介。 TOP. 一、資料收集與寫作範疇: 早期的企業史研究,包含兩個面向:其一被視為是經濟史研究的一部分,其二由專門的企業史家所撰述。 在企業史研究尚未被視為一專門學科前,研究者的重心都在於經濟學理論,以及經濟史的研究上。

  6. 本課程是一門跨領域的課程,綜合了歷史學、社會學、企管學等學科的觀點,旨在培養台灣學生從基本企業史定義、方法論及範圍開始,對國際上重要企業的發展過程及影響建立的基本認識及視野。 幫助學生在企業家、企業經營發展、公共政策、社會人文歷史、經濟環境、全球化趨勢、關係網絡等方面找到相互的連結性。 課程將囊括目前世界各國的企業史研究重要成果,對企業史研究進行概論性的介紹,屬於一門基礎的跨領域通識學科。 並且配合政大通識教育發展理念,強調在人文及社會兩領域的結合,一方面提升學生從歷史角度思考人文現象及拓深分析能力,一方面鼓勵學生從事科際間的交互學習及整合。 課程大綱: 討論課內容: 分組討論: --百年老店的歷史訴求重點為何? (TA提供研究諮詢) --百年老店強調的企業文化為何? (TA提供研究諮詢)

  7. 企業史團隊於 2012 年 3 月 18 日辦理「台商研究的問題與前瞻」工作坊之三,邀請到國內多位學者針對台商研究議題進行討論。 近年來台商研究的轉移,從台商到台幹再擴大到台灣人社群,明顯與兩岸交流頻繁的變動相應,也涉及到幾個有趣且新穎的議題。本次工作坊討論主題共分為「生產關係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