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1年2月23日 · 目前台灣許多海岸仍能零星發現珊瑚藻蹤跡但藻礁地形僅剩新北市三芝區桃園沿海及屏東恆春半島東岸尤其桃園沿海藻礁更是全台最大生長最完整的藻礁地形北起大園區竹圍漁港南至新屋區永安漁港綿延長達約27公里。...

  3. 2021年2月25日 · 藻礁是什麼桃園觀音大潭藻礁是全球少數僅存的現生淺海藻礁豐富生態養育近百種生物包括保育類的柴山多杯孔珊瑚綠蠵龜台灣白海豚等獲國際保育組織Mission Blue列為東亞第一個生態希望熱點。 藻礁是無節珊瑚藻類死亡鈣化後,沉積於礫石灘上形成的「植物礁」,平均10年才生成1公分,生長速度緩慢,桃園藻礁是經過數千年生長,才有如今規模。 藻礁群曾自大園、觀音綿延到新屋,隨著沿海工業區的開發,規模已從27公里縮減為約4、5公里。 藻礁生態論戰:影響程度大還小? 經部: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說,在觀塘工業港水深超過10公尺的區域做過調查,海床都被砂石覆蓋,並沒有看到藻礁。 不能說三接的興建絕對不影響環境,但經濟部盡最大努力修正。

  4. 2021年5月7日 · 藻礁公投案被剔除的連署書部分連署前死亡有170人重複連署7254人姓名錯誤2462人未填身分證6997人未填具戶籍地址達3萬6305人另外未簽名或蓋章181人有偽造情事則是1122人由國民黨主席江啟臣領銜提出的你是否同意公民投票案公告成立後半年內若該期間內遇有全國性選舉時在符合公民投票法規定之情形下公民投票應與該選舉同日舉行? 」全國性公民投票案連署人名冊查對結果,連署人數52萬2816人,符合規定人數45萬6100人。 公投綁大選公投案被剔除的連署書,包含連署前死亡1606人、重複連署1萬7590人、姓名錯誤7787人、未填身分證8875人、未填具戶籍地址2萬5900人、未簽名或蓋章125人,有偽造情事為2050人。

  5. 2021年3月18日 · 陳憲政呼籲目前公投第2階段已經有70萬人連署這不僅是民意的展現更凸顯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設址在大潭藻礁並非完全沒有疑義因此在公投結果出爐前所有海域工程應立即停工行政院也應立即提出其他替代方案。 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律師張譽尹則說,中油三接站要蓋在生態敏感的大潭藻礁生態系,本身就是一個極大的爭議,而環評審議程序本來可以作為溝通與決策的基礎,但在專案小組建議退回此案時,行政院卻將其影響力伸入本應獨立審查的環評委員會,在短短幾個月內翻盤通過審議,這樣倉促的環評審議,不但無法充分釐清事實爭點,更埋下了此案訴諸公投的遠因。

  6. 2021年2月18日 · 搶救大潭藻礁公投連署告急環保團體經兩個多月在全台各地連署目前僅有7萬多份連署書距離安全目標35萬份還有一大段距離而截止收件日只剩10天若無法順利達標將趕不上今年8月的公投珍愛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說儘管看似不可能的任務仍希望接下來每天全力拼出2.5萬份連署書以通過門檻邀請更多民眾加入 連署 ,守護珍貴的千年藻礁。 桃園大潭藻礁發現的一級保育類動物柴山多杯孔珊瑚。 桃園在地聯盟提供. 搶救藻礁公投連署艱辛 兩個月僅7萬餘份 剩下十天還差27萬份.

  7. 2021年3月3日 · 在馬政府時代已規劃興建工業港但因大潭天然氣接收站選址處有藻礁覆蓋面積達230公頃當時環團便強烈抗議全案喊卡。 而蔡英文政府在2018年通過環評、重啟此案,但將面積縮小至23公頃左右。 然而,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認為,根本不該選址於此。 於是,在去年中展開連署行動,第二階段也已於日前(3/1)宣告達到安全份數。 天然氣接收站為何要選在這裡?...

  8. 3月1日藻礁公投宣布通過連署門檻很有希望成為今年8月公投的題目之一有著2018年公投缺乏社會討論的慘痛教訓雖然此時藻礁的討論熱度增加但許多議題仍有待釐清筆者做為多年參與守護藻礁行動的運動者試圖釐清以下幾項爭議並提出一些觀點供大家參考。 爭議一:三接已經閃開藻礁,不會影響? 我們認為仍有影響,且影響範圍需要各方拿出科學證據檢視。 在三接討論興建的過程中,2016年以前,馬政府規劃確實是232公頃,面積相當廣大。 2016年民進黨上台後,藻礁議題在環評過程中,政府與民間團體曾有坐下來談的機會。 當時,雙方核對出藻礁最核心的保育區(現在所說的G1、G2),並在重新規劃時將藻礁核心區避開,成為現在的23公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