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藻礁 是由 藻類 形成的 礁岩 或石塊。. 生長在海洋或淡水湖泊的大型底棲藻類死亡後鈣化的藻體遺骸,經過長時間與週遭表層 無脊椎動物 粘結或膠合,加上 礦化作用 所形成富含 碳酸鈣 的生物礁體,稱為藻礁。. 目前發現的藻礁主要組成藻種有 紅藻門 的無節 ...

  2. 藻礁生態系. 中央內容區塊. 壹 、認識藻礁 . 一、藻如何形成 藻礁,從字面上的含義,是由藻類形成的礁岩或石塊。. 簡單來說,和社會大眾較熟悉的珊瑚礁形成方式類似,藻礁是由生長在海洋或淡水湖泊的大型底棲藻類死亡後的鈣化藻體遺骸,經過長時間與 ...

  3. 2021年2月25日 · 藻礁是什麼? 桃園觀音大潭藻礁是全球少數僅存的現生淺海藻礁,豐富生態養育近百種生物,包括保育類的柴山多杯孔珊瑚、綠蠵龜、台灣白海豚等,獲國際保育組織Mission Blue列為東亞第一個生態希望熱點。 藻礁是無節珊瑚藻類死亡鈣化後,沉積於礫石灘上形成的「植物礁」,平均10年才生成1公分,生長速度緩慢,桃園藻礁是經過數千年生長,才有如今規模。 藻礁群曾自大園、觀音綿延到新屋,隨著沿海工業區的開發,規模已從27公里縮減為約4、5公里。 藻礁生態論戰:影響程度大還小? 經部: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說,在觀塘工業港水深超過10公尺的區域做過調查,海床都被砂石覆蓋,並沒有看到藻礁。 不能說三接的興建絕對不影響環境,但經濟部盡最大努力修正。

  4. 2021年2月23日 · 藻礁是什麼? 特別之處有哪些? 藻礁為「無節珊瑚藻構築的生物礁,與「珊瑚礁」一樣是多孔隙礁石地形,是各類魚蝦蟹貝的極佳棲地,具有高度生物多樣性,因此有「海洋生物育嬰房」的美名;但藻礁屬於植物造礁,容易遭海潮沖蝕或底棲動物啃食,造礁過程相當緩慢,平均10年才能長1公分,比動物造礁的珊瑚礁還要稀有,尤其是大面積的藻礁地形,更是罕見。 延伸閱讀懶人卡》 觀塘案懶人包...

  5. 英文名:Algal Reef. 藻礁是以殼狀珊瑚藻 (crotose coralline algae;或者稱為encrusting coralline algae) 為主要架構,黏結生長而成的生物礁。. 珊瑚藻 (coralline algae;或corallines) 的名稱,是因為在表皮細胞以下的藻體均有鈣化現象,因此使得整個植物體變得相當堅硬,而有 ...

  6. 2011年12月22日 · 藻礁. 談到「珊瑚礁」,很多人都知道,那是由會堆積碳酸鈣骨骼的珊瑚,死亡後所遺留下來的石灰岩結構,經年累月後,逐漸由礁石形成島嶼或陸地的一部分。. 藻礁不是珊瑚礁 相較於「珊瑚礁」,「藻礁」一詞對大多數人來說可就陌生許多,仔細想想 ...

  7. 沙岸、泥岸、岩岸及珊瑚礁是主要組成臺灣海岸的底質,其中「藻礁」是比較少人注意到的。藻礁跟珊瑚礁一樣是由生物所形成的礁石,在臺灣只有在桃園的分佈比較完整。

  8. 藻礁的珍稀、功能與分布. 珊瑚礁和藻礁都是生物造礁,最大的差別是在 珊瑚礁是「動物」造礁,而藻礁是「植物」造礁 。 提起珊瑚礁,一般人不陌生;問起小朋友,有的還會興奮的加碼告訴你「小丑魚和海葵」的共生情趣。 沒錯,珊瑚礁成長在水質清澈的海域,強烈日照導致旺盛的光合作用下,所形成的多孔隙環境是海中生物很好的棲息地,生態豐富異常,故有 海中熱帶雨林 之稱。 但相對於動物造礁的珊瑚礁,以植物造礁的 藻礁 ,也屬海岸多孔隙環境,同樣是海洋生物的育嬰房。 他們在水質佳,水溫高的地方搶不過動物造礁,卻能在較惡劣的環境裡自成一片和珊瑚礁媲美;而藻類造礁過程緩慢,以桃園海岸造礁主體的 無節珊瑚藻 為例,20年還成長不到1公分,她比之珊瑚礁平均年成長1公分,實在是更為稀有特別。

  9. 以殼狀珊瑚藻為主建造的藻礁,千年來守護著桃園的海岸。保育、政治、能源、經濟等複雜因素,如何讓藻陷入泥淖?

  10. 2013年5月6日 · 藻礁生態已經大不如前,污染是藻礁的致命傷,除了新屋溪的廢水,北邊的大園工業區、觀塘工業區、觀音工業區接踵設置,污水讓藻礁生態每況愈下,他們努力守護,卻效果有限。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