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11日 · 許多蚊子都有與自己共生的沃爾巴克氏體有趣的是假如兩隻同種的蚊子各自配備有品系不同的沃爾巴克氏體那麼它們即使可以交配也無法產下後代等於是變相的不孕所以這特性已被用於蚊子滅絕計畫此外雖然具體機制還不清楚但研究發現帶有此細菌的蚊子在部分病毒傳播上有明顯下降趨勢。...

  2. 2020年9月16日 · 圖/歐新社. 「森林是你家蚊子當鄰居...? 」中國近年興起「森林城市」的綠化建築概念,其中位於四川成都的「七一城市森林花園」社區,便是號稱中國邁入「第四代住房」的第一批實驗建設項目。 整個社區由8棟、30層的大樓組成,特別的是,每戶陽台外牆上都採用了垂直綠化設計,層層疊疊種滿了各類植物,也讓鋼筋水泥的大樓彷彿矗立森林裡的一根根林木。...

  3. 2018年3月5日 · 碳排高居不下 物種瀕臨滅絕 因為砍伐熱帶雨林而產生的溫室氣體占印尼全國75%的排碳量,讓印尼一直高居全球前五大排碳國。這些碳排主要來自被移除的生物量、由泥炭地釋放出來的溫室氣體,和消失的未來碳匯。 印尼和馬來西亞的泥炭地裡儲藏的有機質和碳匯,是一般熱帶雨林的18至28倍。

    • ▌十年一大亂?澳洲「鼠禍」是正常能量釋放
    • ▌貓都開始怕老鼠:農民精神崩潰的「鼠禍末日」?
    • ▌大規模化學滅鼠的「鼠輩燒夷彈」?...沒別的方法嗎

    事實上,目前爆發於澳洲東南部的大規模鼠禍,是澳洲近代規律發生的「定期鼠患」。自從英國殖民船團的「第一艦隊」(First Fleet)於1788年,滿載著英國囚犯登陸澳洲流放地,一路隨著英軍戰艦而來的「小家鼠」旋即以外來種之姿,席捲澳洲大陸。 與澳洲的野兔問題、駱駝問題、與狐狸問題一樣,隨第一艦隊而來的小家鼠不僅迅速地改變了澳洲本地的環境生態,其超強的繁殖速度與生存能力,更是從19世紀開始演變成了「週期性鼠患」問題——大規模的鼠患紀錄從1870年代開始,到了20世紀下半更出現「5年一小患...10年一大禍」的大概規律。 鼠患週期化的原因,主要是隨著澳洲汛旱交替的明顯差異而變動。以本波鼠害為例,爆發的背景就是「2017-2019澳洲三年大旱」的結束,隨之而來的豐潤降水與農作豐收,配上了春夏濕潤溫...

    澳洲鼠患雖然在2020年底開始,但真正引發高度關注卻落在2021年3月下半,也就是新南威爾斯3月大洪水過後,農村準備「秋收」與「冬種」的開始。 在澳洲東部的農業結構中,每年3月開始的秋收,陸續是小米、稻米、棉花、玉米與高粱的豐收期;小麥、燕麥...等穀物,也要在此時播種;同時各地的牧場也在囤積牧草,預備牛隻過冬——但以上種種農業行為,卻為鼠群的繁殖提供了極為豐沛的食物,秋季的鼠患也自此一發不可收拾。 一開始,老鼠的大規模進擊只是零星爆發,但各地的通報數量開始越來越離譜,不僅一般農田被鼠群入侵、吃光,農民們為了防備動物農害的鐵絲網、隔離溫室、甚至通電圍籬,都被鼠群衝垮。接著從農地,到穀倉,到農舍,到農民的生活空間——沙發,餐桌,棉被,漱口杯——所有地方都被老鼠佔領。 「你一開始會被在半夜被老鼠...

    老鼠的問題越燒越兇,到了6月抖音與新聞中的「駭人鼠片」大匯串,更把恐慌情緒從農村拉進了城市,許多小報媒體與網紅開始提出各種擔憂,「鼠禍可能侵略雪梨大都會區」的甚囂塵上,再加上「進擊的老鼠」新聞也陸續被國際媒體所關注,種種責難與農團的壓力,這才終於逼使澳洲聯邦政府出面處理。 聯邦政府面對鼠害的消極態度,其實也有合理原因,因為新南威爾斯的鼠群規模雖然達到快速成長到「數千萬隻」,但人類至今並沒有發展出一套有效且能兼顧保護自然環境的滅鼠邏輯。更何況小家鼠的數量爆發,本來就會有週期性循環,因此傳統的處理方式,就是盡可能圍堵重災區,然後什麼都不做: 至於農村鼠禍入侵雪梨的狀況,則被澳洲官方認為「不太符合習性邏輯」。因為小家鼠是定居動物,移動範圍往往不超過巢穴100公尺。就算族群數量會造成對外擴張的壓力,...

  4. 2017年5月4日 · 這是浣熊,你看過?在北海道大量激增了,如果你沒看過,現在讓你看看。 圖/美聯社 【2017.05.04 日本】 北海道淪陷!外來浣熊,日本大量出現中 浣熊原本是在日本頗受歡迎的明星動物,近年卻因為數量暴增造成不少民間損害,讓日本人對浣熊又愛又

  5. 2024年4月9日 · 近來由於台灣在野黨的修法提案,「調查權」、「國會聽證」、「藐視國會」等詞彙頻頻在政治新聞版面上出現,也幾乎確定將成為本會期政壇攻防的主要戰場之一。然而,各方許多說法不但常忽略各國作法差異極大,也經常有望文生義的嫌疑,比如誤以為藐視國會是針對官員的態度;同時,許多人 ...

  6. 2021年5月27日 · 「暖和的太陽升上來了,啵一聲,一條又小又餓的毛毛蟲爬了出來...」國際知名的暢銷繪本《好餓的毛毛蟲》作者——艾瑞.卡爾(Eric Carle)——已由家屬證實在5月23日病逝,享壽91歲。《好餓的毛毛蟲》不僅是卡爾的創作人生代表作,更是從1969年出版以來成為全球最熱賣的兒童繪本之一,影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