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4日 · 來億目前在越南已有五座廠,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愛迪達開發中心,這8百人每年要為愛迪達開發出1千6百款鞋子。. 從一張客戶的設計稿開始,要做成3D模擬圖,不論是優化產品、節省成本,甚至提供創新的材料、建議等,就是要把設計師天馬行空的想法 ...

    • 清祿為全球代工業寫下傳奇,版圖跨中、越、印尼,運動鞋雙龍頭都靠它
    • 二代蘇姜雄向品牌說不!首登媒體、證實「切割愛迪達」
    • 憑藉「技術」搶進供應鏈一軍!要證明代工廠的價值、勇敢拒絕「做白工」訂單

    清祿鞋業是創辦人蘇清祿1959年創立,最早是向南亞塑膠採買塑膠皮開始製鞋,幾年之內,員工數從10人擴充到上百人。到了70年代,規模已是可以承接國際品牌代工訂單的工廠,2010年後,規模更已橫跨中國、越南、印尼,成了全球員工數超過8萬人、年產能超過8000萬雙運動鞋的大廠,甚至是NIKE、愛迪達等品牌不可或缺的代工廠。 一直以來,「品牌為王」幾乎就是所有製造業供應鏈裡的生態特徵,從電腦、手機到傳統產業,都是如此。在運動鞋產業,只要問及與NIKE、愛迪達等品牌有關的資訊,所有代工廠一律噤聲、唯命是從,深怕一個不小心得罪了品牌,會遭到慘被抽單的命運。 但這個定律被清祿打破了!2019年底,全球運動鞋代工業耳語紛飛,「台灣的清祿,居然敢向愛迪達說不!」 「是的,清祿在2019年9月,決定結束與愛迪達...

    「NIKE、愛迪達和代工廠之間的利潤很固定,NIKE給代工廠8%的利潤,愛迪達大約只有5到6%。」一位在超大型代工鞋廠有超過40年資歷的顧問,一言道出了品牌與運動鞋代工廠之間,長期以來「不能說的祕密」。 「不要小看這2到3%的差距,因為真正賺錢與否,往往就是在這2到3%。」這位資深顧問解釋,品牌對代工廠的利潤空間掌握得非常精準,無論是8%或是5%,都是「毛巾擰到乾」之後的計算。 2016年,愛迪達換上新執行長,來自德國化工大廠漢高(Henkel)集團執行長的卡斯帕(Kasper Rørsted)翩然跨進運動鞋業。這位從化工黏著劑產業空降運動鞋業的大將,對代工廠的利潤勒得更緊,連清祿都吃不消。 「再這樣下去,只會被欺負,賺不了錢。」蘇姜雄回憶,他從2017年開始和愛迪達展開談判,分析自己的利潤...

    最好的準備,就是技術。 事實上,在NIKE將生產基地逐步移出中國、前進越南之後,2016年,清祿搶得先機,率先和NIKE在越南成立研發中心,幾年後,豐泰也在越南跟進。如今清祿在這座綠建築的研發中心內有員工2000多名,規模、技術都不在豐泰之下,清祿在NIKE供應鏈的地位愈形穩固,向豐泰逐步逼近,甚至朝分庭抗禮的競爭角色邁進。 商場翻滾數10年,蘇姜雄當然知道只有技術領先才是最好的保障。他一揮手,切斷了和愛迪達數10年的合作關係,也等於向每年300多億元的愛迪達集團訂單說再見,占當時清祿營收足足一半之多。 所幸NIKE訂單持續湧入,且不斷成長,如今清祿的營收雖然還沒有回到過去的高點,但因為擁有合理利潤,盈餘已經與之前相當。 如今清祿在全球有近10萬名員工,年產近1億雙鞋,9成以上以NIKE訂單...

  2. 2020年4月28日 · Nike、adidas最大球鞋代工廠預警:消費者對運動鞋需求重挫. 由於各國封城、實施居家隔離,疫情衝擊運動休閒鞋生意,在Nike及Adidas等品牌宣佈業績下修之際,寶成也預警首季將大虧,裕元工業部分工廠將關閉。. 根據最新調查,全球肺炎疫情肆虐下 ...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1年8月13日 · Adidas砸大錢併購,為何15年後卻要說分手?. 愛迪達Adidas同意以25 億美元出售運動品牌 Reebok,2006年砸38億美元併購Reebok,如今卻轉手出售,為什麼?. 在 2006 年以 38 億美元(約新台幣 1064 億元)、併購運動品牌 Reebok 的愛迪達(Adidas),2020 年底開始不斷 ...

  5. 2019年10月23日 · 為挽回這項錯誤的策略,Under Armour正計畫大舉展店,將總店數翻倍成長至2,500間,效仿Nike、Adidas的作法,讓消費者回流到自己的通路,目標5年內使直營店、線上通路的銷售占比達到5成,目前比例約為35%。

  6. 2019年11月14日 · 陳建鈞. Adidas近日宣佈最遲從2020年4月起,將關閉位在美國與德國的兩間智慧工廠「Speedfactory」。 這間國際運動品牌敗退的消息,與3年前浩浩蕩蕩揮軍工業4.0的情景,形成鮮明對比。 官方新聞稿中,Adidas以「將在亞洲佈署Speedfactory技術」為題,在文內闡述了關閉美國與德國工廠的資訊。 Adidas的一言一語中,似乎能讓人感受到他們對智慧製造的執著與頑強。 自動化代替人力需求,工廠直接落腳主要市場. Speedfactory是一項反傳統鞋業製造模式的顛覆性計畫。 生產球鞋是種勞力密集的產業,工廠地點往往設在人力成本低廉的中國、越南等亞洲地區,再將成品運往全世界。 Adidas高達90%的球鞋,是在中國、越南等亞洲地區生產,再運送分銷至世界各地。

  7. 2024年4月23日 · 英國運動鞋零售商JD Sports執行長雷吉斯.舒爾茲(Régis Schultz)上個月就評論,Nike雖然表現得很好,但他們已經許久沒有推出新產品,「如果你沒有新東西、新產品、新的創新與特色,我認為很快會影響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