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鄭南榕 ( 臺灣話 : Tēnn Lâm-iông [1] ,1947年9月12日—1989年4月7日), 臺灣 社會運動倡議者、 時事評論者 ,也是臺灣政治雜誌出版者及 持不同政見者 ,主張爭取全面 言論自由 、支持 臺灣民主化 且致力推動 臺灣獨立運動 。 鄭南榕的父親鄭木森為 臺灣日治時期 來臺的 福州人 ,鄭南榕與 客家籍 妻子 葉菊蘭 定居 臺北市 ,育有一女鄭竹梅。 1981年鄭南榕成為自由作家,開始接觸政治議題,並為 黨外運動 雜誌撰寫文章。 1984年, 中華民國 仍處於 動員戡亂時期 軍事戒嚴,鄭南榕與友人創辦了黨外運動雜誌《 自由時代周刊 》,大力批評時政,獲得不少社會民眾迴響。 之後鄭南榕更以雜誌社為基地,多次發起要求 民主化 改革的活動,逐漸成為黨外運動的重要人物。

  2. 鄭南榕 ( 臺灣話 : Tēnn Lâm-iông [1] ,1947年9月12日—1989年4月7日), 臺灣 社會運動倡議者、 時事評論者 ,也是臺灣政治雜誌出版者及 持不同政見者 ,主張爭取全面 言論自由 、支持 臺灣民主化 且致力推動 臺灣獨立運動 。 鄭南榕的父親鄭木森為 台灣日治時期 來臺的 福州人 ,鄭南榕與 客家籍 妻子 葉菊蘭 定居 臺北市 ,育有一女鄭竹梅。 1981年鄭南榕成為自由作家,開始接觸政治議題,並為 黨外運動 雜誌撰寫文章。 1984年, 中華民國 仍處於 動員戡亂時期 軍事戒嚴,鄭南榕與友人創辦了黨外運動雜誌《 自由時代周刊 》,大力批評時政,獲得不少社會民眾迴響。 之後鄭南榕更以雜誌社為基地,多次發起要求 民主化 改革的活動,逐漸成為黨外運動的重要人物。

  3. 2024年4月24日 · 郑南榕 ( 台湾话 : Tēnn Lâm-iông [1] ,1947年9月12日—1989年4月7日), 台湾 社会运动倡议者、 时事评论者 ,也是台湾政治杂志出版者及 持不同政见者 ,主张争取全面 言论自由 、支持 台湾民主化 且致力推动 台湾独立运动 。 郑南榕的父亲郑木森为 台湾日治时期 来台的 福州人 ,郑南榕与 客家籍 妻子 叶菊兰 定居 台北市 ,育有一女郑竹梅。 1981年郑南榕成为自由作家,开始接触政治议题,并为 党外运动 杂志撰写文章。 1984年, 中华民国 仍处于 动员戡乱时期 军事戒严,郑南榕与友人创办了党外运动杂志《 自由时代周刊 》,大力批评时政,获得不少社会民众回响。 之后郑南榕更以杂志社为基地,多次发起要求 民主化 改革的活动,逐渐成为党外运动的重要人物。

  4. 其他人也問了

  5. 國立成功大學南榕廣場命名爭議 ,2013年11月起發生於 臺灣 的新聞事件。. 位於 臺南市 的 國立成功大學 進行校園改建,將校本部成功、勝利兩校區之間圍牆拆除,拆除後的空地形成一個廣場,位於 原臺南高等工業學校本館 與 成功大學舊總圖書館 間 ...

  6. 經過 [ 編輯] 519綠色行動的聚集地 臺北市 艋舺龍山寺. 1986年5月19日鄭南榕等人依照計畫以紀念台灣戒嚴日為由 台北市 艋舺龍山寺 聚集數百名群眾,被 鎮暴警察 以人牆層層包圍。. 包括 陳水扁 、 謝長廷 等黨外運動重要人士皆前往現場,示威民眾則 ...

  7. 1989年5月19日於 鄭南榕 喪禮上於 總統府 前 自焚 殉道的詹益樺. 詹益樺 ( 台灣話 :Chiam Ek-hôa,1957年2月22日—1989年5月19日), 台灣 嘉義縣 竹崎鄉 人, 民主進步黨 基層黨工, 台灣獨立運動 參與者,他的朋友都暱稱他為「阿樺」。. 1989年5月19日在參加 ...

  8. 臺灣正體. 座標 :22.99620°N 120.21951°E. 校方未命名為南榕廣場的該廣場後方建築為 成大博物館 ( 原臺南高等工業學校本館 ) 國立成功大學南榕廣場命名爭議 ,2013年11月起發生於 臺灣 的新聞事件。 位於 臺南市 的 國立成功大學 進行校園改建,將校本部成功、勝利兩校區之間圍牆拆除,拆除後的空地形成一個廣場,位於 原臺南高等工業學校本館 與 成功大學舊總圖書館 間。 2013年11月,成功大學校方委由學生社團聯合會辦理徵求廣場名稱與公開網路投票,後由共約3000名師生投票選出「南榕廣場」作為名稱。 但成功大學校方以這個名稱具政治意涵為理由,否決這個名稱。 提案學生則認為校方不尊重 民主 程序。 此事引發校內與社會的討論,形成新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