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竇性心律不整。如果發現心跳會隨著呼吸稍微漸快及漸慢,這是因為人體自律神經同時支配著心臟和肺臟,所以此為正常的生理現象,沒有症狀也不需治療。
    • 心房早期收縮。兒童常見的心律不整,通常沒有症狀,所以常是聽診時或健康檢查所發現,發生頻率不高的心房早期收縮並不會降低心臟的收縮能力,因此兒童的生長發育及活動能力不受影響,可安排定期門診追蹤。
    • 心室早期收縮。也是兒童健康篩檢時偶爾會發現的心律不整形式,可能沒有症狀,然而心室早期收縮的孩童需進一步的評估心臟,例如心臟超音波、24 小時霍特心電圖,甚至安排運動心電圖等。
    • 上心室頻脈。兒童期最常需要奔波急診室的心律不整,是陣發性上心室頻脈,通常孩童會有胸悶、心悸、活力不佳或暈眩等不適感,發病年齡常是 1 歲內或7至8歲以後。
  1. 2018年10月7日 · 人體的每條經絡都對應一個運行最活躍的時辰,只要能依循作息,就有養生的功效! 戌時 (晚上7—9點):走心包經,是血液循環旺盛的時間,此時血壓升高,應該在家中休息。 亥時 (晚上9—11點):走三焦經,是人體免疫系統休息與濾毒的時間,也是女性內分泌系統最重要的時候,這時一定要休息,不要操心,可以聽音樂、洗澡、為明天作計畫,準備入睡。 子時 (晚上11–1點):走膽經,要進入「熟睡」膽才能進行排毒。 丑時 (晚上1—3點):走肝經,也是要熟睡肝才能進行排毒。 若是從事夜間工作,每週至少要有一天、每月要有一週、每年最少要有四個月能早睡。 寅時 (早上3—5點):走肺經,肺有問題的人此時咳嗽會較厲害。 卯時 (早上5—7點):走大腸經,因此早上7點之前要排便。

  2. 2023年10月30日 · 1. 下視丘、腦下垂體或腎上腺的功能受到影響. 人體內可體松的調控來自於下視丘-腦垂體-腎上腺系統(HPA axis)。 下視丘與腦下垂體可以視為上游器官,最終會分泌出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這個激素的作用器官為腎上腺,會讓腎上腺製造出可體松。 在這個三個器官形成的系統中,只要其中一個地方的功能受損,都可能會導致體內可體松不足。 例如腦部發炎或缺血、手術或全腦放射性治療造成下視丘或腦下垂體功能低下;腎上腺感染、外傷或被免疫系統攻擊造成破壞,都可能讓體內可體松的產量不足,產生低下的症狀。 2. 藥物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現今免疫療法為癌症治療帶來新契機,但也有可能造成腦下垂體功能異常,進而引起下游的腎上腺無法製造出足夠的可體松。

  3. 2023年12月10日 · 從電腦斷層看清病灶. 好在現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的普及,輻射劑量是過往需要喝顯影劑的電腦斷層四分之一的量,讓肺部影像比過往 X 光片更清楚仔細,常會被作為健康檢查的方式之一,如今政府與各單位學會才會鼓勵除了 X 光以外,也可以用 LDCT 更清楚看肺部的組織,若有不正常陰影可以儘早進行處理。 肺部檢查發現陰影不一定是惡性/圖片來源:freepik. 由於電腦斷層上可以清楚了解肺部的狀況,不論是過往結疤、新冠肺炎所產生肺部傷害、單純發炎這些都能明確作出鑑別診斷。 當醫師懷疑電腦斷層影響顯示惡性風險高時,才會進一步取組織進行切片,來確定是否為肺癌及其癌症型態。

  4. 2021年10月20日 · 前庭覺是如何影響孩子能力發展? 15 種強化小孩前庭覺系統的遊戲. 日期:2021 年 10 月 20 日 作者: 江宏倫. 七感遊戲教養. 「遊戲」是開發孩子潛能的鑰匙! 好好玩、玩得好,是學齡前孩子最重要的小事! 作者:陳婧(Tracy) 出版社:大好書屋. 責任編輯:江宏倫 推薦原因:本書作者為加拿大主修兒童心理學的陳婧(Tracy),鑽研於感統、藝術、音樂、語言及遊戲治療領域,她藉由自身育兒和專業的經驗,教導各位爸爸媽媽,可以從這五十種「七感遊戲」開始,促進孩子的感覺統合與認知發展,同步提升語言力、社交力、專注力、協調力、體能和創意! 前庭覺影響小孩的平衡感、空間感、語言發展!

  5. 2023年4月26日 · 1. 板豆腐. 市場常見的傳統豆腐,因為會用棉布包起來放到木盒中加壓,又稱作「木棉豆腐」。 其豆漿濃度高,使用食用石膏(硫酸鈣)凝固, 鈣質含量最豐富 。 製程加壓大而去除較多水分,因此口感更紮實、綿密。 2. 凍豆腐. 又叫做冷凍豆腐,其實就是把板豆腐拿去冷凍庫後,因為豆腐的水分被急速冷凍,於內部形成小冰晶,撐出多個小孔洞,變成像海綿一樣容易吸附湯汁,咬起來特別有嚼勁。 吃火鍋時要注意它吸附的精華可能讓鈉含量超標! 3. 油豆腐. 小小的三角油豆腐也是板豆腐的延伸製品,經過油炸後有著金黃酥脆的外皮,吃起來鬆軟可口,燜滷、紅燒、鑲肉都好吃! 且炸過後不易碎裂,方便夾取。 但因為油炸的關係,每 100g 油豆腐的熱量(158 大卡)將近一般板豆腐(87 大卡)的 2 倍。 4. 嫩豆腐.

  6. 2020年8月27日 · 1.潛水深度太深. 2.待的時間太久. 3.回到水面又太快. 曾有轉院過來的案例,就是因為潛水減壓問題,導致身體裡面的組織或血管冒泡,而且病情已經惡化到「全身都在冒泡」,導致全身系統病變,已經是非常嚴重的減壓病,若沒有接受專業治療有可能因此喪命。 目前治療方式是進入高壓艙以高壓氧治療,能讓這些不應存在體內的氣泡縮小,再經由呼吸排除,以減輕血管內或組織中氣泡所造成的傷害。 也可增加血氧分壓,增加溶解在血漿中的氧氣,提升血液中氧氣的輸送量,讓身體組織獲得更多氧氣。 不適合潛水的人,不妨可以選擇浮潛. 黃坤崙也指出,不適合潛水的人其實是可以體驗浮潛的,因為浮潛沒有水壓的問題,但浮潛常常會跟自由潛水搞混,因為自由潛水可能潛水的深度也相當深,可能可以到 20 公尺,那就會跟水肺潛水有一樣的風險。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