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20日 · shutterstock. Instagram 用戶飆破 10 億,為何兩位創辦人卻轉身離開?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到餐廳用餐,「手機先食」已是人之常情,不同的是,以前拍完照片是上傳臉書(Facebook),現在則是上傳 Instagram(後簡稱 IG)。 2010 年 10 月上線,10 歲的 IG,不只改變個人行為,也改變企業行銷的方式,甚至打破手機 App 有史以來最高價收購——Facebook 在 2012 年以 10 億美元買下 IG。 它造就「素人明星」,學生們現在會以誰的追蹤者多,就推選他當領導者;企業跟 IG 上的意見領袖合作,透過他們的照片、文字行銷產品。

  2. 2023年12月8日 · Instagram 趨勢報告和全球趨勢預測公司 WGSN 合作,調查涵蓋美國、英國、巴西、印度和南韓的 Z 世代,這項調查整理了 Z 世代關注的話題、議題和趨勢。

  3. 2019年7月22日 · Instagram 標籤排名機制的運作方式,是標籤彼此相互影響。 若你的小眾標籤吸引粉絲互動,排名往前,就會拉拔該篇貼文的中型、大眾往熱門榜推進。

  4. 其他人也問了

    • Facebook 的演算法
    • Twitter 的演算法
    • Instagram 的演算法
    • 關於 Line
    • 盡量讓更多人看到貼文

    這裡是以 2018 年 1 月時的資訊為主,將每一種不同的演算法整理如下圖。從圖表中可以知道,你的動態時報平常大概有多少人按讚、接收到多少留言,或者有多少時間被花費在上面。 Facebook 的使用者,可以將企業或朋友上傳的貼文設定為隱藏或回報為垃圾訊息。一旦使用者利用了這樣的功能,就表示該企業或朋友所發布的訊息顯示的優先度會降低。 另外,Facebook 曾經宣布,相較於企業上傳的貼文,家人、朋友或社團上傳的貼文,比較容易出現在 Facebook 動態時報上。 不過,這只是構成演算法的要素之一,只要互動率(按讚次數或留言次數)較高,還是能夠提高曝光,並且創造較高的廣告率。因此,透過了解演算法,充分設計貼文的內容,相信一定能讓我們在行銷操作上更為便利。

    在動態頁面中,Twitter 是以時間軸由上而下來顯示推文的。但是,使用者也可以透過設定,讓重要的推文優先顯示的 ❶。另外,可以藉由 「每日精選內容」(Highlight)的功能,讓使用者在一登入時就能看到特定的重要訊息的 ❷。 根據 Twitter 的說法,受歡迎的推特帳號,大概都是 「互動率較高,會針對過去上傳的推文回覆、轉推或按讚等,讓其他推特使用者也能看到其推文」的帳號。沒錯,只要透過以上方法,也能在系統判斷為高度相關的情況下,使推文顯示在未追隨的人之時間軸上。人氣較高或者經常有許多人互動的推特帳號,大部分都十分擅長這樣的經營方式。 假如希望自己的推文能讓更多人看到的話,建議可以多按讚或轉推功能來提高大家對文章的回應率。

    過去,Instagram 是依照發布時間的先後順序讓貼文依序出現在使用者面前,但自 2016 年 3 月開始,由於動態消息導入了演算法,Instagram 的排序改為優先顯示相關性較高的貼文之機制。Instagram 的演算法依循原則大致如下 ── 1. 上傳貼文的時間(以時間軸的方式來表示) 2. 按讚次數和留言次數 3. 分享(分享照片的使用者被判斷為對該照片感到興趣) 4. 檢視個人檔案(檢視個人檔案的追蹤者被視為對該帳號感到興趣) 另外,現在已新增了 24 小時的限時動態,因此限時動態的瀏覽次數應該也被列入上述的機制中計算。

    在不久的將來,LINE 也將導入企業官方帳號的評價指標 ── 「互動率排行榜」(暫稱),所謂的「互動率排行榜」是一個能夠評估 LINE 帳號的支持率指標。可以算出 LINE 好友的增加趨勢或封鎖率,還有 LINE 動態消息上貼文的按讚數等。一旦導入互動率排行榜的評價方法後,LINE 官方帳號的列表頁面顯示順序、推薦的朋友列表上的帳號順序等將會改變。 換句話說,只要互動率愈高的官方帳號,愈容易頻繁地出現在 LINE 使用者的面前,在這同時,「好友」人數自然也將跟著增加。 根據不同的社群媒體,較細部的規定將有些不同,但上傳能吸引使用者想看的貼文內容才是最重要的。

    各個社群媒體都有自己獨特的演算法。比方說,「互動率高不高」、「是否有人瀏覽企業檔案」、「停留時間是否較長」、「是否得到任何負面的回應」等。 不管規定如何,每個社群媒體皆將重點放在「貼文內容是否為粉絲想要看到的資訊」、「對粉絲來說是否為有用的訊息」。換句話說,只要使用者選擇隱藏你的貼文,未來你所發布的內容,甚至可能連出現在使用者眼前的機會都沒有。 從這件事可知,各企業並不能只是單方面地發布貼文而已,而必須傳送能讓粉絲們感到開心的訊息。 (本文整理、摘錄自《超圖解 社群推播立即上手》,方言文化出版)

  5. 2020年6月2日 · 有用 IG 必讀!一張圖解析怎麼下 Hashtag,晉升網紅、翻倍觸及數 剖析 IG 演算法!必學 5 招,翻倍貼文觸及、經營成效

  6. 2022年8月11日 · Instagram抖音化的傾向引起許多全球網紅公開批評,包括追蹤人數分別都超過3億人的美國名人網紅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和凱莉·詹納(Kylie Jenner),都轉發了一篇貼文:「讓 Instagram 再次像 Instagram。

  7. 2020年7月28日 ·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IG 洞察報告範例,下圖紅色框處是現在的狀況。 電商人妻 / 孔翊緹. 我們似乎可以感覺到 Instagram 平台悄悄的在改變,這個變動雖然很細微,但卻是我們可以利用加強曝光的機會。 「探索頁面」比過去更加的分眾化了。 這是什麼意思? 意思就代表,你的探索頁面越來越由官方為你量身打造,你越喜歡看什麼東西,官方越會推送給你相關的內容,大眾越來越難統一、同時看見當紅的貼文是哪些了(每個人的探索頁面打開都不同,視角差異越來越大)。 而身為品牌經營者,你的腦袋要動得更快了。 若官方已悄然變化,那麼就要利用這個優勢把內容推送到目標族群那裡去。 想著要把貼文內容曝光最大化,不如把內容曝光給最有機會做出轉換的人那裡去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