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林文伯與蔡祺文合作管理品,蔡祺文負責產品生產,林文伯負責經營與企業財務。林文伯以轉投資方式,陸續投資矽格、京元電、全懋、南茂、泰林等封測廠,形成虛擬集團,使品成為全球第三大封測廠。 1997年,林文伯捐助成立海峰文教基金會,以推廣圍

  2. 晶體內部原子排列的具體形式一般稱為晶,不同的晶體內部原子排列稱為具有不同的晶結構。 各種晶結構又可以歸納為七大 晶系 ,各種晶系分別與十四種空間(稱作 布拉菲晶 )相對應,在宏觀上又可以歸結為三十二種 空間點群 ,在微觀上可進一步細分為230個 空間群 。

    • 性質
    • 發現
    • 名稱由來
    • 製備
    • 用途
    • 重要化合物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物理性質

    結晶型的矽是暗藍色的,很脆,是典型的半導體。

    化學性質

    矽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常與氧元素形成化合物,如SiO2等。存在於地表的矽幾乎總以含氧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尤以包含4個配位鍵的結構居多,少有例外。每1個矽元素搭配4個氧元素的組合可以單獨形成基團,也可以形成鏈、帶、環、層等複雜結構。在常溫下,除氟化氫以外,很難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 固態矽單質不太活潑,不易與氣體或液體試劑反應;液態矽單質則相反,能與多數金屬發生反應。

    同素異形體

    同素異形體有兩種,一種為暗棕色無定形粉末,用鎂使二氧化矽還原而得,性質比較活潑,能夠在空氣中燃燒,稱無定形矽;另一種為性質穩定的晶體(結晶矽),是用炭在電爐中使二氧化矽還原而得。

    1787年,拉瓦節首次發現矽存在於岩石中。然而在1800年,漢弗里·戴維將其錯認為一種化合物。1811年,給呂薩克和路易·特納(英語:Louis Jacques Thénard)可能已經通過將單質鉀和四氟化矽混合加熱的方法製備了不純的無定形矽。1823年,矽首次作為一種元素被貝采利烏斯發現,並於一年後提煉出了無定形矽,其方法與給呂薩克使用的方法大致相同。他隨後還用反覆清洗的方法將單質矽提純。

    英文中的silicon一詞,來自拉丁文的silex, silicis,意思為燧石(即火石,富含矽元素)。在1831年,蘇格蘭化學家托馬斯·湯姆森創造了這個名詞。 在1823年純化出來後,瑞典化學家永斯·貝采利烏斯利用新拉丁文規則造出silicium這個單字,再加上-ium字根,以代表它是一種金屬。歐洲許多國家都採用silicium這個名稱,但英文名稱最終採用了在1817年提出的silicon這個拼法,去除了代表金屬的-ium字根,因為它的物理特性更接近於碳(carbon)與硼(boron)這一類元素。

    工業上,通常是在電爐中由高純度碳還原二氧化矽(常見於石英或沙子)而製得: 1. SiO 2 + 2 C ⟶ Si + 2 CO {\displaystyle {\ce {SiO2 + 2C -> Si + 2CO}}} 為減少副產物碳化矽的產生,需要加入過量的二氧化矽: 1. SiO 2 + 2 SiC ⟶ 3 Si + 2 CO {\displaystyle {\ce {SiO2 + 2SiC -> 3Si + 2CO}}} 這樣製得的矽純度為97~98%,叫做粗矽。再將它融化後重結晶,用酸除去雜質,得到純度為99.7~99.8%的純矽。如要將它做成半導體用矽,還要將其轉化成易於提純的液體或氣體形式,再經蒸餾、分解過程得到多晶矽。如需得到高純度的矽,則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提純處理。

    矽是一種半導體材料,可用於製作半導體器件、太陽能電板、光纖和積體電路。還可以合金的形式使用(如矽鐵合金),用於汽車和機械配件。也與陶瓷材料一起用於金屬陶瓷中。還可用於製造玻璃、混凝土、磚、耐火材料、矽氧烷、矽烷。與鐵結合,可以成為矽鋼,這是一種耐磨的鋼件,常用在各種工具上。此外,矽也是不鏽鋼的主成分之一,用來使不鏽鋼具有耐磨的特性。

    碳化矽,耐磨耐熱,用於半導體、避雷針、電路元件、高溫應用、紫外光偵檢器、結構材料、天文、碟剎、離合器、柴油微粒濾清器、細絲高溫計、陶瓷薄膜、裁切工具、加熱元件、核燃料、珠寶、鋼、護具、觸媒擔體等領域。
    二氧化矽,是沙和石英的主要成分。在半導體和太陽能板等應用中,是目前主要的原料。

    補充來源

    1. Norman Neill Greenwood; Alan Earnshaw. Chemistry of the Elements [元素化學]. 曹庭禮 (翻譯與編輯); 夏魯惠 (翻譯與編輯); 耿承延 (翻譯與編輯) 1.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4 (中文(中國大陸)).

    元素矽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英文)
    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 —— 矽(英文)
    元素矽在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諾丁漢大學)的介紹(英文)
    元素矽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紹(英文)
  3. 以一個有晶結構的本徵半導體而言,原子濃度大約是5×10 22 cm-3,而一般積體電路製程裡的摻雜濃度約在10 13 cm-3 至10 18 cm-3 之間。 摻雜濃度在10 18 cm -3 以上的半導體在室溫下通常就會被視為是一個 簡併半導體 。

  4. 硅 guī (英語: Silicon ,台湾译 xì ),是一種 化學元素 , 化學符號 为 Si , 原子序數 为14。. 硅是外观帶著灰藍色金屬光澤且堅硬易碎的晶體,亦是一種四價的 類金屬半導體 。. 為 週期表 第十四族元素之一 [8] : 碳 在其排序之上,其下依序為 鍺 、 錫 ...

  5.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多晶矽 ,是由細小的 單晶矽 構成的材料。 它不同於用於電子和太陽能電池的 單晶矽 ,也不同於用於薄膜設備和太陽能電池的 非晶矽 。 單晶矽和多晶矽 [ 編輯] 在 單晶矽 中,晶體框架結構是均勻的,能夠由外部均勻的外貌來辨識。 在單晶矽(也稱單晶)中,整個樣品的晶格連續不間斷,且沒有晶界。 大的單晶在自然界中是極其罕見的,並且也難以在實驗室中製造(見 重結晶 )。 相比之下,原子在無定形結構中的位置被限制為短程有序。 多晶和次晶相(見 多晶體 )由數量眾多的小晶體或者微晶構成。 多晶矽是一種由許多的較小矽晶構成的材料。 多晶體晶胞可由一種可見的「片狀金屬效應」來識別紋理。

  6. 單晶. 一塊通過 水熱合成法 得到的 水晶 單晶. 單晶 是指其內部微粒有規律地排列在一個 空間格子 內的 晶體 。. 其 晶體結構 是連續的,或者可以說,在宏觀尺度範圍內單晶不包含 晶界 。. 與單晶相對的,是眾多 晶粒 組成的 多晶 。. 單晶材料是一種應用日益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