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日 · 延伸閱讀. 台灣與立陶宛次長級經濟對話將登場 聚焦生技半導體. Tata攜手力積電 在印度打造12吋晶圓廠. 賴清德訪台積電全球研發中心 討論先進技術與人才. 台積電首曝A16晶片技術 分析師站穩全球霸主. 力積電斥資3000億元 銅鑼新廠今天啟用. 黃崇仁台灣是AI硬體首都 力積電明年推AI運算晶片. 力積電銅鑼廠啟用 黃崇仁秀「晶片外交」成果. 台積電首曝A16晶片技術 分析師:站穩全球霸主. 南電:半導體業第2季開始回溫 下半年重返成長. 台積電日廠在地學生搶進 東大教授:也推薦聯發科. 「智慧穿戴科技」重塑中 胸針.戒指到晶片植入. 黃崇仁:力積電製造IP技轉印度 台灣還是最強. 讀者迴響. 新聞關鍵字.

  2. 2024年5月2日 · 延伸閱讀.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苗栗2日電力積電今天舉行銅鑼新廠啟用典禮新廠總投資額超過新台幣3000億元力積電表示已完成首批設備安裝並投入試產將成為推進製程技術爭取大型國際客戶訂單的主力平台。 力積...

  3. 2024年5月2日 · 力積電新廠啟用也彰顯台灣二線晶圓廠能持續鞏固成熟製程不敗地位但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日前示警力積電聯電和世界先進雖然和台積電是相同產業命運恐怕大不相同因為成熟製程面臨中國產能夾擊逐漸呈現頹勢力積電日前法說會確實也說中國同業對成熟製程大殺價」,是今年最大挑戰。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說:「國內二線的晶圓代工業者,未來會比較著墨在利基型還有高值化應用市場,藉此希望能夠跟中方成熟製程,能夠做出一個市場的區隔。 」專家認為半導體各國兵家必爭,台廠不論一線二線都得審慎應對,才能維持台灣領先地位。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日本政府疑再干預匯市 日股收跌. 能高越嶺道大小石塊掉落 醫:今年不會登高山. 銅鑼 黃崇仁 力積電. 延伸閱讀. 力積電斥資3000億元 銅鑼新廠今天啟用.

  4. 2024年5月2日 · 蔡總統說感謝力積電響應政府政策出資協助台灣多所大學成立半導體研究學院透過集結產官學力量培育高科技人才促進國家重點領域發展提升台灣產業競爭力。 總統表示,隨著AI帶來各項應用,全球產業將面臨快速變革,台灣半導體產業地位將會更加關鍵,政府會持續努力優化產業環境、培育人才,並鼓勵國內外企業在台灣投資合作,提升台灣半導體技術能量。 蔡總統說,期待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下,提高半導體供應鏈在地完整性,維持台灣半導體的優勢地位,創造下一個科技美景。 祝福力積電銅鑼廠啟用後,為台灣經濟產業培育更多豐富的果實。 (編輯:張良知)1130502. 新聞來源:中央社. 中火擬增4座天然氣儲槽 國民黨:先承諾拆燃煤機組. 行政院拍板! 通過「0403震災復原重建方案」 總經費加碼至285.5億.

  5. 2023年12月12日 ·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日本仙台12日綜合外電報導台灣力晶積成電子製造公司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告訴日經亞洲將利用在日本的新廠做為跳板快速擴展自家公司的車用半導體業務。 日經亞洲(Nikkei Asia)今天報導,黃崇仁在專訪中表示,日本的汽車製造商很集中,「有很大的機會」。 他說,「目前車用產品占我們銷售的8%,我們才剛起步」。 進軍日本設廠後,「我們計劃未來提高到30%」。 報導指出,身為台灣第3大、全球第6大的晶片代工廠,力積電計劃投資8000億日圓(約新台幣1732億元),與日本金融集團SBI Holdings合資在宮城縣設廠。 力積電在第一階段將投入4200億日圓,預計2027年開始量產12吋晶圓,每月生產一萬片;廠房將在2029年全面投入運作,目標為每月生產4萬片晶圓。

  6. 2023年7月25日 ·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25日電力積電同意讓地之下讓台積電順利規劃於竹科轄下銅鑼科學園區設立生產先進封裝的晶圓廠國科會主委吳政忠今天說感謝力積電協助若有需求高雄園區也有土地提供力積電做完整安排媒體今天報導台積電高層今年5月底向經濟部求助評估先進封裝訂單比預期多希望能取得建廠用地興建新廠經濟部將台積電此需求提升至行政院層級政府透過管道協調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將尚未啟動建廠計畫的用地讓出改由台積電承租竹科管理局並在20日回函同意台積電承租。 台積電也宣布,規劃斥資近新台幣900億元,於竹科轄下銅鑼科學園區設立生產先進封裝的晶圓廠,預計創造約1500個就業機會。

  7. 2024年4月15日 ·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台北15日電晶圓代工廠力積電第1季虧損縮小每股虧損新台幣0.11元總經理謝再居表示花蓮地震估計影響第2季出貨5%至8%預期第2季毛利率將較第1季持平或更佳力積電下午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公布第1季營運結果受工作天數減少影響力積電第1季營收108.2億元季減3%。 隨著產能利用率攀升,提列閒置產能成本減少,力積電第1季毛利率回升至15.4%,較去年4季拉升12.3個百分點,稅後淨損縮小至4.39億元,每股虧損0.11元。 關於花蓮地震對營運的影響,謝再居表示,人員平安無礙,評估廠務系統沒有損傷,水、電、氣體設施及無塵室環境維持良好運作,生產快速回穩,生產線於地震3天內回復至80%,1星期回復至95%水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