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通勤分頁進階應用,讓你顯示公車的「即時位置」與「到站倒數」隨著 Commute 通勤分頁的加入,除了可規劃每天上下班/課的固定行程和大眾運輸班次外,還有個酷炫的衍生功能,就是能以小圖示準確顯示所要搭乘的公車即時位置,一目瞭然車次變化,不過由於目前 Google 才剛開放這項功能,現階段可顯示的公車數量不多,預估後續會有更廣泛且完善的支援度,大家不免靜觀其變吧!
    • 午餐不知道吃什麼?用「探索」打開周遭美食。從「探索」分頁中便能一窺 Google 地圖提供的內容資訊有走向社群化的意味,在探索分頁裡分門別類收納了許多地標訊息,不僅方便使用者找到飲食和活動靈感,甚至還可評論、上傳圖片和給予星等成為回饋者,讓此地留下你的足跡,更為未來想到此一遊的民眾一個參考依據。
    • 用「團體投票」向朋友推薦聚餐地點、進行群組投票。「探索」分頁不但能搜索鄰近新地點,當你需要為大型團體安排用餐或活動地點時,它還有非常實用的「團體規劃」功能,相較過去大多是在社群聊天軟體中一一丟入推薦的餐廳名單或網頁,現在只要在 Google Maps 上將感興趣的餐廳或地點拉進候選清單,再開放給親朋好友進行投票、新增名單,就能輕鬆完成統籌囉!
    • 導航中也能直接操控 Spotify、Apple Music 播放器上的音樂了。導航過程中用手機聽音樂、聽廣播已經是國民娛樂, Google 為了減少用戶在應用程式間的來回切換、專注於導航訊息,透過幾步驟設定後,就可以直接從 Google Maps 上控制播放 Spotify、Apple Music 或 Google Play 中的音樂。
    • 建立要前往的景點、餐廳、購物地點
    • 規劃路線
    • 修改地點名稱、顏色以及圖標
    • 為地點增加相片、影片,讓資訊更加豐富
    • 分享給其他人、邀請朋友一同編輯
    • 結論

    規劃路線之前,我個人習慣先建立地點,有兩個優點,「已儲存的地點,地圖上會用大圖示來標注,因此很容易找到,不用反覆搜尋」;「規劃路線起來也更容易」。 我的地圖已建立好一個「無標題的圖層」,就可以拿它來儲存地點用,點一下可以修改名稱: 看你要取什麼都可以,我以 “東京市區景點” 為範例: 按下儲存後名稱就會更改,接著是開始建立地點,方法就跟你在 Google Maps 搜尋地點一樣,於上方搜尋欄位輸入關鍵字,也能直接從地圖上面找: 找到地點後,按一下下方的 "新增至地圖": 就會加入到這個圖層裡面,而這個地點也會用一個大圖標標註: 把所有你預計前往的景點、餐廳、購物中心、遊樂園等都加入後,地圖上就會出現很多大圖標,而未來只需要點一下這圖標,即可查看該地點的資訊,不用再手動搜尋: 地點都建立完後,...

    於選單或地圖上,點選你第一個出發的位置,通常是飯店或是你預計前往的第一個景點,我以明治神宮為例,按選單下方的 "規劃路線" 功能: 左側就會新增一個無標題圖層,而剛剛點選的明治神宮也放置在 A 欄位。一樣先改圖層名稱,再開始規劃路線: 交通方式目前只有開車、騎腳踏車與走路三個,因此對都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人來說,這功能可能用處不大,選哪一個都可以: 接著是依序加入你要前往的地點,有兩種方式,第一是直接於左側搜尋欄位輸入關鍵字,你已加入的地點會顯示 "第一位",點一下即設置完成,當 B 有設置地點後,C 會自動出現,以此類推一直下去: 第二種方式是先於左側點一下你要新增的位置,滑鼠移到右側地圖上後,就會看到藍色路線跟著你的鼠標,選擇地圖上下一個地點即加入完成: 這樣就規劃完成路線啦: 有時候你...

    比較大的地點、路線規劃都建立完成後,就可以開始修改細項,讓這個地圖變得更加易讀以及更豐富。 部分地點加入時會是英文,而且有時候還真的讓人看不太懂,像下圖的 Daiba 指的是台場,你或許可以很快聯想到,但其他人就不一定了,所以改成大家易懂的中文名稱還是最好: 點選下方鉛筆圖示即可修改名稱: 也能加入說明,像是補充要在這裡停多久、參考哪一篇文章發現這地點之類。這樣應該就沒人看不懂了: 地點與圖標一樣也能修改,按右側的水彩圖示: 即可決定你喜歡的顏色以及圖示: 像這樣,每個地點類型都有自己的顏色與圖示,瀏覽起來一定更容易,也讓人覺得舒服許多:

    除了說明外,每個地點也能加入相片與影片,按下方的相機圖示: 不僅能自己上傳、也能串連 Google 雲端硬碟或是 YouTube 影片: 以 YouTube 來說,加入之後打開這地點就會看到這部影片,還能直接播放觀看: 這功能我非常喜歡!通常想去某個地點玩時,一定是看到某篇文章或某部影片,文章連結可以透過說明來補充,照片或影片就能利用這功能。而有了這些補充,未來前往之前,就能快速從這邊找到並複習,不忘記任何一個想去的地方。

    我的地圖也支援分享功能,而且可以設定 “檢視” 或 “可編輯“ 兩種,因此如果你是跟朋友、家人一同旅遊,就可以把這地圖也分享給他們,有其他想法的人也能自行添加。 按左側的分享功能即可打開共用設定,接著點選變更: 有三種選項,如果你只是想要分享給朋友、家人,就選中間;想分享於自己的網站或所有網友,則是選擇第一個: 最後是設定檢視或可編輯: 對方看到的畫面會是這樣,地點、路線都能檢視,有了這張圖真的省事很多,不需要跟對方一一解釋行程是什麼: 點選任何地點也能查看你寫的說明,以及快速打開 Google Maps 查看其他資訊:

    Google 我的地圖功能對建立旅行地圖來說,真的很不錯用,唯一缺點是目前還不支援大眾運輸工具,如果能加入就更完美了,這樣就能事先把要搭乘班次、時間都查好,讓旅途更加順利。 當然,它還有一些小功能我沒介紹到,剩下就讓讀者們自行玩玩看啦。 下方是這次示範的範例地圖:

  1. 打算規劃旅遊的民眾,不妨使用Google地圖裡的功能,Google公司今 (31)日分享,4項超實用工具,確保旅行平安。. 這4大實用工具,包括了「沉浸式實景」、「Google導航」、「離線地圖」及「Google旅遊清單」,每個工具都可以讓你的旅遊行程更加便利。. 沉浸式實景 ...

  2. Google Maps 帶來最新 3D 導航升級,怎麼啟用這篇告訴你. 為了在與包括 Apple Maps 等免費地圖導航服務的競爭中盡可能保持領先,繼 Google Maps 突襲式的跟上很多導航都有的 貼心報路名的功能 後(雖然稍微有點囉唆,但至少不用再拿羅盤搭配使用了),現在則是又 ...

  3. Google 地圖準備引進大量 AI 技術,為你提供更好的搜尋、建議以及導航指引。 首先,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用戶將發現 Goo...

  4. 其他人也問了

  5. Google 地圖Google Maps)除了可以導航查詢路況、查詢店家資訊之外,對於預先查詢大眾運輸工具的時間與班次也非常好用!這次要...

  6. Google Maps 導航終於會報路名了!. 不再只會說『 向右轉 』或是『 往西 』. 以手機地圖類的應用程式來說,Google Maps 和蘋果地圖,各自都有擁護者,不少人認為 Google Maps 比蘋果地圖還要好用,但小缺點就是,當在開導航時,Google Maps 只會給出很些微的語音提示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