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0年2月3日 · 中時電子報資訊長黃志全表示中時電子報從當初一年四百萬元的預算玩起雖然每年都虧損但每年中時報系投資在電子報的經費與人力卻不減反增即使去年全年中時電子報虧損達到一千萬元累計四年多來虧損三千多萬元余紀忠仍決心大力投資與支持電子報預計在今年上半年前中時電子報的資本額將由原先的七千萬元增加至三億元以上由工作人員也將由目前的六十五人增加至一百五十人同時在這一個新的年度中中時電子報也編列了一億元的廣告行銷預算希望藉由各類的廣告行銷包裝手法強力推廣中時電子報

  2. 2001年11月15日 · 2001-11-15 12:46. +A -A. 加入收藏. 二 一年十月二日中國時報社慶五十一周年的當天現年四十九歲的余建新終於入繼大統成為時報集團董事長集時報所有權力於一身。. 原董事長余紀忠以年高和健康情形欠佳為由退位為創辦人,把他一手打造的事業 ...

  3. 2008年11月6日 · 鴕鳥心態讓余建新痛失家業. 一年十月余建新從父親余紀忠手上接下這份同時兼社會公器的家業中國時報》,不過七年光景這份曾經陪伴很多人開始一天生活的報紙是台灣社會極具影響力的平面媒體如今卻被余建新拿來求售變現買賣過程 ...

  4. 2019年7月17日 · 韓國瑜成功代表國民黨征戰2020總統大選,「韓流效應已引起多家外媒注意然而今7/17日金融時報則是獨家接獲中國時報中天電視台的記者爆料指出國台辦直接下達編採指示。 中國是否滲透台灣媒體,這長年爭論的議題,如今似乎真相大白。 7月15日, 韓國瑜 以44%的高民調擊敗僅擁有27.7%的前鴻海總裁郭台銘,韓國瑜的高人氣已成了外媒關注的焦點。 英國金融時報 報導指出 ,仔細探究「韓流」的主因,可以發現到中天電視台、中視,自去年2018年的地方選舉,就不斷力捧韓國瑜,今年的國民黨初選,更是格外冷落了蔡英文外交出訪行程,持續創造「韓流」效應,造就了韓國瑜擊敗郭台銘的局勢。

  5. 2024年1月27日 · 根據中國時報報導台水最高第4段水價50度以上僅有12.07元較北水處(台北市)設有1000度開價20元低很多若以先前規劃來算達4000度以上的大戶每度可能調高到25元

  6. 2001年6月28日 · 甫自前年起全球掀起一陣網路熱中國時報因已擁有中時電子報與時報資訊在國內媒體界率先搶得先機余紀忠更是開始熱中網路事業一時之間中時報系掀起一陣 e 化風潮。 除中時網科擴大編制外,工商時報也更名為工商財經數位公司,積極開始準備上櫃事宜,去年度申請公開發行,將資本額擴大至四億元,成為國內主要媒體首家公開發行的報社。 只不過,好景不長,全球網路股泡沫化的速度,比彗星飛得還要快,當時雄心勃勃上櫃發行的理想,不到一年半卻成為最大的負擔。 繼《時報周刊》撤回公開發行後,工商財經數位公司也決定跟進撤銷,去年向員工以每股一四.五元轉讓的持股,目前已打算配息二元全數回收,工商時報上櫃案最後是「黃粱一夢」。 余建新和老爸在美洲中國併肩作戰.

  7. 2004年12月2日 · 其實台灣的報業危機,不只是《蘋果日報》來台創刊的衝擊,而是整體閱率嚴重下滑! 根據AC尼爾森的調查,台灣民眾整體閱率已呈逐漸下滑的趨勢。 十多年前,閱率高達七七%,二 二年降到五二%,今年九月已降到四八.九%,也就是說,受到電子媒體發達影響,習慣閱讀報紙的人愈來愈少,「這是台灣報業最大的危機! 假道學心態. 離消費者越來越遠. 《中時》、《聯合》退為第三、四大的原因《蘋果日報》社長杜念中指出,「《蘋果日報》可以晉升為台灣第二大,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我們和讀者保持密切互動,完全掌握住消費者的需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