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29日 · 聽障者又分手語族、口語族,先天聽障與後天聽障,因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直播記者會也結合人工智慧(AI)推出即時字幕,讓不同族群掌握第一手疫情資訊。

  2. 2020年5月6日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 5 日記者會上宣布:「今天沒有新增的確診案例。 」同時也鬆口表示,會逐步開放活動;然而,防疫的各種個人衛生與防護措施反而必須加強。

  3. 2021年1月28日 · 一個月前,台灣的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接受日本《朝日新聞》的訪問,談台灣抗疫成功的關鍵。 張上淳說,防疫政策最終都是由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決定;不過,從疫情爆發至今,專家小組的重要建議,包括入境台灣者隔離檢疫 14 天、搭乘大眾運輸強制戴口罩等,都獲得陳時中的採納。 言下之意, 陳時中固然是做決定的人,但過去一年,所有的防疫指引,疫情變化時的應變與處置,其實都是由這個「專家諮詢小組」所擬定。 這個「專家諮詢小組」曾在去年六月時短暫地曝光,張上淳當時表示,諮詢小組從最開始7人一直擴充到 20 人,成員包含小兒、成人感染科、胸腔科、感染科、病毒學、公衛專家等,一路開了數十次的會議,還有 LINE 群組,彼此隨時聯絡。

    • 世界各國的解封狀況
    • 台灣已有條件逐步解封
    • 推薦閱讀

    我們先來看一下,人口 6 百多萬的丹麥, 2 月 1 日開始,全面解除所有防疫措施,包括:入境鬆綁、外出上街不戴口罩、進出公共場所不必出示疫苗接種證明,餐廳、夜店正常營業,全國進入「與病毒共存」的生活模式。這種全解封的措施,到了 2 月 7 日,衛生部長 Soren Brostrom 表示,雖然境內確診人數仍多,但加護病房中只有 30 名 COVID-19 重症患者,他認為:丹麥很好!不會重新啟動防疫管制措施。 如果以全世界的尺度來看,前幾個月大爆發的疫情,最近確診數又急速下降,似乎是走過了疫情高峰,原本 3 月底才要解封的英國,首相強生 2 月 10 日宣布2星期內就要解封,不必戴口罩,連確診者也不用隔離。其他國家像:北歐的丹麥、挪威和瑞典三國、越南、泰國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鬆綁,追蹤鬆綁後...

    然而,截至 2022 年 2 月 11 日,台灣 COVID-19 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第 1 劑達82.24%、第 2 劑 75.50%、基礎加強劑接種率 0.76%、追加劑接種率 28.56%。相較於開始解封的國家,我們全民2劑的疫苗接種率雖然已經快要接近 8 成,但是第 3 劑追加劑顯然是不足。特別是截至 2 月 8 日,75 歲以上的長輩第一劑接種率只有 75.5 %,第二劑為 69%,顯示出 75 歲以上的老人家接種率非常低。加上抗病毒藥劑進口量仍然不足,老人家又是高住院率、高重症率、高死亡率族群,讓解封存在高風險,不得不更加周延準備。 我認為,台灣人民歷經 2003 年的 SARS 疫情,加上這兩年新冠病毒疫情的磨練,應該比世界其他國家人民更願意戴口罩、勤洗手等防疫新生活,也就是落...

    【不甩新冠,丹麥決定「回歸正常」了!】為什麼 Omicron 亞變種 BA.2 傳染力更高,總理卻因 1 原因宣布 2月1日全面解禁? 【眼前的人都沒戴口罩,你戴嗎】解封的美國人已打疫苗、免戴口罩,駐美記者說他不敢摘! 【讓我的瑞士家人全中的 Omicron!】這次的新冠變異株能讓我們得到集體免疫力嗎? (本文經合作夥伴 思想坦克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微解封或是全解封〉。首圖來源:Ken Worker)

  4. 2020年1月22日 · 圖片來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如何「洗手」洗到真的讓細菌病毒遠離? 根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的「 洗手五步驟 」:

  5. 2022年1月26日 · 防疫政策的成功能有效阻止疫情擴散,同時民眾日常生活也會逐漸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但被問到何時才能安心出國旅遊時,陳建仁院士表示:「這個問題就像在祈禱時詢問天主一樣。

  6. 2020年4月10日 · 台灣的疫情相對他國不嚴重,截至 4 月 10 日,台灣確診病例數尚未突破 400,除了有賴口罩實名制外,隔離措施也是台灣控制疫情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