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11月25日 · 好的工作對的工作那一個重要?. 你在羨慕別人找到好工作嗎?. 你的心,就是答案. 好工作會寵壞你. 對的工作看起來像爛工作. 全台最有影響力財經雜誌《商業周刊》網站,每日更新最新「經濟、焦點、國際、職場、財經、生活」等深度報導文章 ...

  2. 2018年9月5日 · 職場修練. 工作上到底做人重要還是做事重要? 世紀奧美創辦人:那得看你的職位是什麼. 撰文者:丁菱娟. 丁菱娟專欄 2018.09.05. 工作上到底做人重要還是做事重要很多人都認為做人比較困難卻比較重要因此初入職場就想要學做人卻經常事倍功半。 我認為在不同的年紀和職位現在所要專注的先後順序就要不一樣,才能循序漸進學到心法。 剛出社會,應該80%做事、20%做人。 等到升遷到中階主管,就應該50%做事、50%做人,到了高階主管大部分的時間都要拿來做人,只要花一點力氣做事,即80% 做人、20%做事即可。 最主要的是新人在職場還沒建立自己的專業之前,若太專注在做人上,難免會讓人有點耍小聰明以及太有心機的疑慮。

    • 績效=動機×能力×環境
    • 一個好的環境才能讓員工適當發揮
    • 鼓勵員工犯錯
    • 不再為了發獎金而發獎金
    • 讓員工持續獲得成功經驗
    • 好績效不只是員工的責任,也是企業的責任

    在心理學中談工作績效這件事情,首先提起的就是這個績效公式,早在1968年與1982年就分別有學者提出這個公式,認為員工的績效是由動機、能力與環境這三個重要因素交互影響。 過往我們談到的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MBO)、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其實都是類似的概念,一般我們都會要求主管、員工在設定目標的時候,遵循SAMRT原則,設定一個具體、量化、可執行的目標,而最終是否達成各個目標的總和,就是所謂的績效。如果我們觀察績效好的員工有幾個特點,他們通常會有較高的動力達到一個目標,而且他們擁有足夠的能力完成目標。 然而有趣的是,我們回頭觀察部分「績效」不好的員工,我們也會發現他們其實也都擁有很高的動力想要達成目...

    環境,在績效管理中經常會被我們忽視,因為他難以被具象化呈現,更遑論要量化環境指標,對於大部分企業來說這都是困難的,即使我們內心知道要給員工一個可以發揮的舞台,但我們常常不知道要怎麼做,甚至我們經常受限於過去的經驗,而在不知不覺中限制了員工的發展。 這邊將套用心理學中談到工作投入(Job Engagement)時的三個重要心理條件:心理安全性、心理意義性、心理可用性,分別提出一種方法,嘗試創造一個真正能讓有動力、有能力的員工能盡情演出的舞台環境。

    相信經歷了一年多COVID-19疫情的影響,我們都能體會現今的環境處在多變(Volatile)、不確定(Uncertain)、複雜(Complex)、模糊(Ambiguous)的狀況,許多原本設定好的計畫都因而被打亂,過往我們仰賴的風險管理手段,也在這時候受到挑戰,過往我們執行任何業務行為前,都要先擬定完整計畫,從頭到尾沙盤推演,最後才開始實施計畫時。 放在過往可能會是個成功模式,然而在現今這個時代,我們可能會發現,開始執行計畫時,環境已經因為各種因素,可能是原物料上漲、全球供應鏈斷、船期影響交期、消費者被資遣失業、……等問題,而導致計畫趕不上變化。 為了因應這樣的環境,我們應該改推行「敏捷」,我們要做的事情是高頻率的嘗試→檢討→調整→再嘗試,然而敏捷的過程中,我們會經常性遇到錯誤,如果我們...

    過往我們推行績效考核,都希望透過這個制度能夠「激勵」員工更努力衝刺、突破,而談到激勵,我們往往會直接想到「金錢」的激勵。如果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這樣的績效考核制度,到了最後都是為了發獎金而發獎金,如果想要取消這個制度,可能會聽到主管說:那這樣我們怎麼發獎金?沒有獎金他們不會努力啊!獎金是當初談好的項目,怎麼可以少?如果讓員工知道,員工就會說:那我以後不要努力了啊!公司為什麼要苛刻員工啊? 嘿!發現了嗎?你做的績效考核,其實只是為了發獎金給員工而已!再觀察每次的績效考核會議,部門主管和部門主管之間,哪個不是在為自己部門內的員工爭取更高獎金比例?又或是每次的績效面談,哪個員工會告訴你,他真的做得不好(,所以不用給他這麼多獎金)?嘿!推行績效考核制度的結果,竟然不是為了讓績效更好,而是為了發獎金呢...

    在心理學有個經典的實驗,老鼠如果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會被電擊,一段時間後,牠就會選擇放棄鼠生,直接趴在那給你電擊,而沒有任何反應,這現象稱做習得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沒有人喜歡失敗的感覺,一直不斷的失敗、打擊,累積到一定的程度,我們就會開始放棄人生。 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指的是一個人對自己是否有信心完成特定任務的信念,如果越有信心完成任務,代表自我效能感越高,每個人在不同領域、不同任務上都會有不同的自我效能感。 提出理論的心理學家Bandura提到,一個人對自己的效能信念,會影響對於任務的選擇、投入的心力、面對困難及挫折的堅持時間等等,因而高自我效能的人,更容易成功。 而要提高自我效能,有四個重要因素:來自個人成功經驗的成...

    近年眾多大型企業更加重視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簡稱CSR),特別提到企業承諾這個指標,認為企業應該善待員工,創造幸福職場,讓員工能被妥善的照顧,並擁有成長的機會。也只有這樣,員工才會願意用同樣的態度面對客戶、供應商,也才能更有機會永續經營。如果企業都不能創造一個好的環境給員工,又談何讓員工對公司業績盡心盡力,創造更好的績效呢?所以好績效並不只是員工的責任,永遠記得,能塑造環境的,只有企業,而企業的文化通常是由上而下形塑而成,你的企業是哪種企業呢?這或許值得我們深思、反省並嘗試改變。 ※本文轉載自《職場觀落陰》,原文:員工好不好,不能只看能力 責任編輯:梁喆棣

  3. 2021年8月24日 · 職場修練. 第一份工作主管給我的震撼教育什麼是真正的負責任主管應該不只是教人怎麼做」,而是真的要把人帶起來」。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商業思維學院 Evonne Tsai. 獨立觀點 2021.09.08. 摘要. 1.作者提出在她的第一份工作中,所學到最重要的事:「做事的人」與「負責一件事的人」的差別,做事的人,只考慮自己做事的時間;負責一件事的人,把整件事的需求及流程想清楚。 2.做事的人,認為自己順手做一下就好;負責一件事的人不輕易答應,但一旦答應了就會做到。 3.做事的人,事情做完就結束了;負責一件事的人,為產出的品質負責,並思考怎麼做、給誰做,這件事可以更好,這個觀念改變作者的工作思維與態度。 讓我們叫這位主管S姊。

  4. 2022年12月9日 · 摘要. 1.「一份工作要做多久才算合理? 」是常見的職涯問題,但其實這是假議題,真正要問的是現在的年資能否能爭取到面試機會、拿到Offer。 2.過去有一份工作做3年的觀念。 因為通常第一年要熟悉業務與公司流程;第二年提升產值,開始獨立接小專案;第三年才能獨當一面。 3.與其擔心自己的年資不夠長,不如思考如何用工作成果、經驗與產值,說服未來老闆願意用低於業界認知的資歷雇用你。 「一份工作要做多久才算合理? 無論時代如何轉變,這個問題應該可以排在職涯問題輯前10名,最近有學弟妹又問我同樣的問題,因此我決定把想法記錄下來。 首先,我覺得這個問題是一個假議題,因為大部分人在問這題時,是怕人資覺得他穩定性不夠。

  5. 2020年7月30日 · 商周. 管理. 創新策略. 「專注又分心」的多工能力,真的可以練! 沒時間好好做事的主管,請收這篇.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黃昭瑛. 黃昭瑛專欄 2020.07.30. 摘要. 尤其身為主管,每天被各種事情和人追著跑,時常無法有效率的推進任務,該如何做好時間管理? KKday行銷長分享,自己沒有秘書、幾乎全年無休的狀況下,又保有生活品質的「多工」能力,是怎麼養成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尤其身為主管,每天被各種事情和人追著跑,時常無法有效率的推進任務,該如何做好時間管理? KKday行銷長分享,自己沒有秘書、幾乎全年無休的狀況下,又保有生活品質的「多工」能力,是怎麼養成的?

  6. 2022年8月10日 · 摘要. 1.近年來許多企業越來越注重當責」,是因為公司覺得這些同仁越來越不當責。. 當責可以有2種涵義把公司的事當作自己的責任當然為自己的工作結果負責。. 2.假如同仁在乎個人多於團體不妨協助他們培養個人品牌將個人特色與優勢發揮到最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