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1月5日 · 就在前幾天的11月1日執政黨立委劉建國與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指出,「國內部分鄰近海邊或斷層帶的掩埋場其地下水平均污染指標已經超出飲用水水源監測標準等於全台1/3縣市地下水全淪陷成為髒水目前南台灣地區大多抽取地下水

  2. 2020年7月23日 · 全民健保支出逐年成長,健保署公佈去年10大「最燒錢」疾病,慢性腎病「榮登」首位,治療費用年度高達533億元、洗腎人數衝破9.2萬

    • 腸道微生態的失調才是本質
    • 一場遠赴他鄉的「換水土」實驗
    • 腸道菌群跟著食譜發生變化

    在人體腸道中,生活著種類繁多、數目驚人的腸道茵群。它們在維持人體正常消化吸收功能方面,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腸道菌群由微生物按照一定的比例組成,這些微生物的組成及相對比例是在長期生活中逐漸形成的,每個人都不一樣,到一個新地方後飲食改變,影響了原來的腸道微生物,而腸道微生態的失調可能要為其中的「水土不服」症狀負責。 例如,習慣低纖維飲食的人,腸道茵群中厭氧細菌多,需氧細菌少,而喜歡高纖維飲食的人情況則恰好相反。 曾有一個研究發現,日本人的腸道中含有一些能分泌特定酶類的細菌,這些酶能消化海藻中特有的含硫碳水化合物,而受試的美國人體內卻沒有發現這種酶。這意味著前者能夠消化吸收這些碳水化合物,後者卻不具備這種能力。研究者認為,日本人的日常飲食中,每天要攝入14克海藻,是飲食習慣的不同造成了美國和日...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科研人員在腸道菌群可塑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揭開了腸道菌群在水土不服症狀產生、發展和恢復過程中的變化規律。 研究團隊招募了10名志願者,從北京出發,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停留了6個月,然後返回北京。 通過使用高密度採樣的策略,收集了志願者的糞便樣本,記錄他們詳細的飲食信息。對糞便樣本進行分析,發現人類腸道菌群在較長時間跨度內受飲食改變而發生的變化規律。

    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逗留期間,志願者成員消費了更多的西方飲食:魚和海鮮、乳製品和精製穀物,這與他們在北京的飲食習慣大不相同。結果發現,這些食物的消耗量增加與腸道微生物群落結構的變化有明顯的關係。 此外,跨國志願者腸道菌群之間的變換通常可以在1個月內完成,並且志願者腸道菌群有特定的變化趨勢。這次的實驗證明了,飲食長期的轉變可改變腸道菌群,而飲食的恢復也可使腸道菌群恢復。這說明了腸道菌群具有雙向可塑性和強大的彈性。 研究團隊認為,可以從兩方面對腸道微生物組相關疾病的臨床實踐發揮指導性價值: 首先,它指出針對胃腸疾病的診斷,應考慮飲食習慣和可能的旅行記錄,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 第二,對於臨床的一些治療,如糞便移植和抗生素治療中,應利用更長的時間來監測治療效果,因為腸道微生物群落具有很強的彈性。 腸道...

  3. 2023年6月15日 · 以3年為單位,每次最多補助40,000元,低收入額給付;中低收入部分負擔10%;一般戶部分負擔30 %。vi.交通接送服務:協助病人到醫院回診或復健的交通接送,不協助病人上下樓。僅限4級以上失能者,依據交通里程給予1,680元~2,400元補助,低 ...

  4. 2023年6月30日 · 雖然超音波檢查已相當精準,當無法百分之百確診時,仍需要藉助其他影像協助診斷。. 電腦斷層與核磁造影可更清楚瞭解腫瘤內血流分布狀況,可更確定腫瘤的性質。. Q:肝血管瘤會變成 肝癌 嗎?. 需要做什麼追蹤?. A: 一般來說,肝臟的血管瘤是良性的,不 ...

  5. 2024年1月7日 · 聽健康. 00:00 / 00:00. 「『下水道的健康由我來守護。 」這是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張雲筑的職涯寫照。...

  6. 2021年10月3日 · 他引用數據指出台灣目前約有200多萬治療中的糖尿病患者500萬的糖尿病前期以人口換算相當於全台有1/10人已經確診1/5若不調整飲食與生活型態就是糖尿病預備軍」。如何判斷自己罹患糖尿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