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7日 · 網紅團體「反骨男孩」成員蕾菈等10人涉持有大麻案,引發各界關注,衛福部食藥署7日表示,曾邀反骨男孩參加反毒活動,但當時沒有蕾菈這名成員。

  2. 2023年9月27日 · 大家永遠都猜不到,平時沉默寡言的酷炫,才是街頭的隱世高手! 在跟被譽為最會唱的對手雅茜PK時,雅茜拿出了自己最拿手的歌曲-煎熬,並穩定 ...

    • 嘻哈:生於紐約,長於窮困
    • L.A. Boyz橫空出世 舞出台灣嘻哈序曲
    • 第一把嘻哈之火:Breaking
    • 泡在唱片行裡的寂寞少年
    • 全面擴散 各立山頭的90年代
    • 留言板上的一小撮人 成為台灣嘻哈旗手
    • 已經長成台灣臉孔

    1970年代,嘻哈在美國紐約5個行政區最北端、滿是非裔與拉丁美洲移民聚集的布朗克斯區(Bronx)出現雛形。往前倒數10年,美國的60年代是一段被稱為黃金年代(Golden Age)的日子,二戰後經濟起飛,人們終於脫離戰爭陰影,酒足飯飽,所有東西都像是一幅畫。 但那只是白人的世界。當時美國種族主義高漲,有色人種在境內只算次等,皮膚不白,一輩子別想往上爬。進入70年代,中產階級糜爛,中下階層困苦,槍械、毒品等犯罪節節高升,欺騙和自利取代了愛與和平。美國身為世界老大,外交開銷龐大,對經濟造成了很大負擔,民生重挫,本來日子就難過的非裔和拉丁裔,更加往困頓裡去。 1975年紐約經濟瀕臨失速,社福開銷、民生規劃等經費減縮,政府無力管轄,貧窮與犯罪增生,原就充斥貧困移民的布朗克斯首當其衝,如果要說貧民窟...

    觀察現在的台灣樂壇,不論主流或是獨立音樂(indie),嘻哈音樂都遍地開花,但事情並不一直是這個樣子。以最大公約數來看,眾人大概能夠同意,那個改變的起始,來自兩個名字:MC HotDog,也有人就叫他熱狗,以及現在沒和熱狗一起混,但兄弟如舊的大支。 這兩人用嘻哈音樂在台灣樂壇掀起巨浪,浪頭不斷拍打在千禧年過後的音樂圈。十幾年過去,他們還站在炙熱的浪尖,後頭也熱呼呼的推著前浪。 至於台灣嘻哈的源頭,網路上資料很多,眾說紛紜,觀點各異。目前走在最前方的台灣嘻哈廠牌「顏社」創辦人張逸聖,人稱「迪拉」,對這件事也感興趣。2018年他匯聚目前台灣4個主要的嘻哈廠牌裡的故事辦展出書,還出了紀錄影像,稱作「嘻哈囝」,成了台灣嘻哈文化嘗試整理歷史的結晶。 把屬於台灣的嘻哈故事講出來,尋找嘻哈文化何時開始在台...

    《L.A. Boyz》的出現,是台灣嘻哈文化的第一把火,倪重華說,「嘻哈有四大元素,當時在做《L.A Boyz》燒起來的還不是音樂,而是舞蹈,那才是真正熱起來的。」90年代去舞廳跳舞已是見怪不怪,但《L.A. Boyz》跳的Breaking(霹靂舞)還是很怪,因為沒見過,人們被嚇傻了,《L.A. Boyz》因此紅了,他們的Breaking可能比他們更紅。 Breaking的名稱由來很有趣,美國嘻哈音樂雛形萌芽時,創始人DJ Kool Herc總在舞廳放著一大堆曲子的間奏(Break),舞池內跳舞的人因此被稱為Breaking Boy(BBoy)、Breaking Girl(BGirl),後來漸漸發展成一種舞風,名稱就叫Breaking。 倪重華說,那一集《五燈獎》他也有看,那三個男孩令他驚喜...

    先講遠一點,聊聊熱狗和大支在《顏社》嘻哈囝紀錄片裡,都提過90年代台北的一家唱片行:「淘兒音樂城」(Tower Records)。 Tower Records於1960年由羅素.索羅門(Russell Solomon)在加州創立,並在80年代拓展版圖至全世界。它在1992年進入台灣,在台北西門町、東區頂好商場以及士林金雞廣場各開一家門市,暱稱為「西淘」、「東淘」以及「雞淘」。 在網路尚未普及、資訊難以取得的年代,「淘兒音樂城」對台灣樂迷是如同綠洲般的存在。嘻哈音樂90年代在西方早已風風火火,但台灣對此渾然不覺,直到有了「淘兒」,甘霖終於天降。 J. Wu絕對算是台灣第一代的嘻哈音樂編曲人,他說他的年少輕狂裡,很長一段時間都泡在「淘兒音樂城」,「因為以前沒有什麼資訊,我就是看到黑人CD,我就買...

    90年代末期,台灣的嘻哈文化在邁向千禧年前已累積了蠢蠢欲動的能量,蓄勢待發。豬頭皮(朱約信)1994年的那張專輯《豬頭皮的笑魁唸歌:我是神經病》,把饒舌音樂的概念融合了台語唸歌;羅百吉推出的專輯《Friday Night什麼世界》,電音和饒舌的交融,也帶出了嘻哈的味兒。 檯面下的嘻哈愛好者,也已經有頻繁的交流及活動。90年代西門町一家名叫杜比斯的服飾店,老闆DJ Chicano就相當努力的推廣著嘻哈文化。那家店聚集了一批同好,有現在已經成為愛情顧問的藝人張兆志、還有初代嘻哈音樂編曲人J. Wu等,他們玩DJ,跳街舞,也推廣西洋來的嘻哈樂。 千禧年前,嘻哈文化甚至已經能以地方派系來觀察,台北還有D.G.B(Da Ghetto Brotherz)、O.G.C(Original Gangstaz ...

    1998年,網路叢林出現了一個小小的部落格留言板,《Master U》,架設者有兩個人,其中一人就是後來《參劈》的林老師,另一人是他同學,兩個高中生搞出了台灣嘻哈音樂的源頭之一。《Master U》出現後,聚集了一小撮人,「大概也就10幾個人,包括熱狗,包括大支。」這個留言版上,大家交流聽過的音樂,分享稀少難尋的嘻哈專輯。本來如同個體戶的嘻哈音樂愛好者,因此不再是一座座孤島。 2000年後,開始有如滾石唱片這類的主流唱片先鋒者,跳進地下嘻哈音樂社群這個淺灘撈取可塑之材。滾石唱片下的魔岩音樂於2000年成立大馬戲團音樂工作室,熱狗和大支都加入了,在此發行了台灣嘻哈音樂史上的頭幾張唱片,熱狗出了三張迷你專輯,《MC HotDog》、《犬》以及《哈狗幫》,而大支則發行了《舌粲蓮花》。大馬戲團還找來...

    台灣嘻哈文化的發展不到30年,已經走入華語音樂圈的主流,不論喜不喜愛,現代台灣人或多或少都聽過那快嘴饒舌。很多人都說,嘻哈歌詞寫的就是日常生活裡的細節,嘻哈音樂這條路在台灣從地下走到向陽之處,懷裡揣著的已不是紐約當時黑人的情懷,而是帶有獨特、屬於台灣土地色彩的模樣。 台灣嘻哈樂目前百家爭鳴,宛如進入了戰國時代,即使未來如何尚不可知,但這近30年的時間,都沒讓人失望。 (本文取自文化+雙週報第49期「台灣嘻哈史詩」,12/9出刊)

  3. 2024年6月13日 · 韓國偶像團體防彈少年團(BTS)2018年9月24日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向全球年輕人喊話,請他們忠於自我,勇於與眾不同。. (韓聯社). (中央社 ...

  4. 2023年11月1日 · 兒少紀實節目「小孩酷斯拉2」回歸,網羅全台8名酷小孩擁抱挫折、挑戰極限的故事,涵蓋極限運動、過動症、性別認同等,節目製作人期待讓每位 ...

  5. 2020年10月6日 · 對於LGBTQ(男女同志、雙性戀、跨性別者和兒)族群在推特(Twitter)制驕傲男孩(Proud Boys),這個極右翼團體主席泰瑞歐(Enrique Tarrio)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表示,他的組織未因此受挫,並堅稱驕傲男孩不恐同。 泰瑞歐說:「我認為這是歇斯底里,這並沒有冒犯我們,也不是羞辱,我們不恐同,我們不介意人們跟誰搞在一起,大家以為這會讓我們感到困擾,並沒有。 他表示:「他們想要藉此傳達的訊息之一就是,他們正試圖淹沒我們的支持者,他們要讓我們閉嘴,當你意圖淹沒其他人的意見,我不認為這有任何進步可言,為什麼這些人就是不正面對決?

  6. 2024年6月9日 · 華府驕傲遊行規模逐年擴大,今年進入第49屆,主打「完全激進」(Totally Radical),以體現LGBTQ+(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者及兒)社群活力,並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