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6月1日 · 2017.06.01. 全球第三大運動鞋品牌Under ArmourUA在巴爾的摩總部有一棟稱為Lighthouse的建築除了研發設計外它還有另一個重要使命打破過去鞋業被勞力綁架只能在亞洲製造的通則。 世界另一頭,這些大廠在想些什麼? 為什麼UA創辦人普朗克(Kevin Plank)接受《商業周刊》訪問時直指:傳統鞋廠的處境是很危險的,以下是專訪摘要。 別追低價人力,該動起來革命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問: 成立Lighthouse目的為了什麼? 答: 二十五年前,電腦像是巴士一樣大,不能播放歌曲跟影片,但現在,你口袋裡的智慧型手機什麼都可以做,也才過了二十五年。 而在我這產業,一雙鞋子製作,百年完全不變,沒有任何創新,如果UA是消費性電子公司,我們早就屍骨無存。

  2. 2018年7月12日 · 商周. 財經. 產業動態. Adidas無人工廠背後功臣》40多年IC通路商老公司自動穿鞋帶機逆轉勝. 所羅門轉型在父親陳健三的大破後兒子陳政隆接續開創3D視覺等新事業他坦承肩負二代接班交出成績單的壓力。 (攝影者:陳宗怡) 撰文者吳中傑. 2018.07.12. 阿迪達斯(Adidas)在倫敦發表第一雙由其無人工廠「Speed factory」(快速工廠)打造的特製鞋款。 這雙鞋,由機械手臂、自動化設備及3D列印機台製造,Adidas稱其為未來。 自動化展場內最引人目光的焦點之一,是一具為運動鞋來來回回穿上鞋帶的自動手臂,只花27秒便能為鞋子綁好鞋帶。 「自動穿鞋帶」曾被Adidas執行長羅斯提德(Kasper Rorsted)視為鞋業自動化的一大挑戰。

  3. 2023年3月9日 · 是鞋業CEO也是球隊董事 他把25人籃球隊管理術帶進萬人工廠 - 商業周刊第1843期 - 商周線上讀. 封面故事| 撰文者: 王貞懿 |出刊日期: 2023-03-09. 儘管非球隊管理層,但做為董事的陳立宗(圖中),幾乎每場比賽都到場,他更把從籃球場上獲得的經驗,融入到本業的管理與領導中。 (來源.陳立宗提供) 夢想家籃球隊大股東鑽石集團,是台灣鞋業代工前10大公司,客戶包含Puma、New Balance、美津濃(Mizuno)等知名運動品牌。 該集團執行長陳立宗也兼球隊董事、夢想家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他如何把貼身觀察25人高向心力球隊所得到的啟發,放進2萬5千人的製造業公司中? 以下是他分享的3點訣竅。 1、可以單點失敗,但目標不可動搖. 「球隊目標就只有一個:冠軍。

  4. 2023年7月10日 · 1. 擁有勃肯(Birkenstock)的美國私募股權公司路威凱騰(L Catterton)正考慮讓它於今年或明年在美國上市,估值可能超過6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880億元)。 2. 精品電商Yoox說2022年其平台上最暢銷的鞋子是勃肯的Boston包頭拖鞋因為熱門到買不到許多消費者願意在轉售平台上以兩倍價購買它的二手鞋。 3. 250年的品牌如何讓鞋子越賣越好? 因為它持續和能夠「互補」的品牌進行聯名合作,包括Dior、《慾望城市》角色夢幻婚鞋設計師Manolo Blahnik,吸引新粉絲,也保持自己在消費者視野中的能見度。 又大又重的勃肯鞋,在即將上映的電影《芭比》裡客串一個角色。 是要選一雙咖啡色的雙帶勃肯涼鞋,還是另一雙粉紅色細高跟鞋?

  5. 2021年5月12日 · 封面故事. 獨家專訪》從豬舍創業到新首富|一款百年老鞋、一個破產品牌造就他! (來源:設計 ivy) 撰文者:林洧楨、蔡茹涵 製作人:劉佩修. 2021.05.12. 全球產量第2大鞋廠、華利實業集團創辦人張聰淵,2021年以138億美元身價,擠下國泰金控董座蔡宏圖、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登上《富比世》台灣新首富,如今張聰淵卻已從《富比世》富豪榜上「神秘消失」。 有傳聞指出,張聰淵近年把名下資產大量轉給華利副董事長、兒子張志邦,避免資產過度集中。 對此一名製鞋業者表示,「這幾年大陸棒打富豪,應是張家自己想辦法請《富比世》下架。 一位雲林農家子弟,究竟是如何發跡的? 他又怎麼靠著別人棄守的市場,打下一片江山? 本刊團隊2021年第一時間獨家專訪張聰淵,帶你一窺他的致富心法。 台灣首富換人!

  6. 2016年10月12日 · 鞋業是製造業中勞力使用最密集的產業一雙球鞋要產出要四百人碰過複雜度比手機高一支小米手機生產只需要經過一百個人力。 按理來說,這應是最難被機器人取代的產業,但竟在此時最先被革命。 更讓人意外的是, 從Nike到阿迪達斯,這群大廠發展自動化,所挑選的新合作夥伴名單,竟未見台商蹤影。 新競爭者從不同角落冒出:如曾經是幫戴爾、摩托羅拉生產手機的電子代工大廠偉創力;如,原本只是幫維多莉亞的秘密生產胸罩的維珍妮國際;如,幫蘋果做面板清洗設備的德國設備商亞智科技(Manz)。 台商擅長的管勞工能耐,頓失優勢. 「傳統鞋業,很危險」,Under Armour(UA)創辦人普朗克接受本刊專訪時,不客氣的說:「我們產業實在是太懶了,永遠在追逐低價的人力,是時候該『破壞』這樣的供應鏈流程。

  7. 2021年3月18日 · 志強去年營收達一百三十五億元市面上每五雙足球鞋就有一雙出自它之手是名副其實的隱形冠軍它的品牌客戶包括AdidasNikePuma和迪卡儂等即便去年因為疫情關係各國運動賽事紛紛取消讓專業足球鞋成為鞋業重災區」,各品牌的足球鞋業績平均衰退三九到四六%,志強卻僅衰退約二 %,優於整體市場。 這間一九九二年才創立的鞋廠,論歷史或規模,都明顯比不上寶成、豐泰等老前輩,它如何突圍並做到全球足球鞋代工最大? 「因為專注! 我們在產品上非常專注! 」志強創辦人暨董事長陳維家說,這句話,正是志強貫徹至今的主軸。 志強的故事,要從陳維家身上說起。 圖中深藍色有「10」字樣的足球鞋,正是球星梅西曾穿著亮相的款式,同樣出自志強。 (攝影者:郭涵羚)| 放大原圖. 門檻高,成本多百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