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琥珀色或蜂蜜色。當你的尿液顏色偏深,代表身體有些為 缺水症狀。但這很好解決,只要仔細注意水的攝取量,別養成喝太少水的壞習慣了。大家也應該知道尿液是用來排掉體內毒素的,所以如果你長時間憋尿,或水喝得不夠,毒素很容易在體內堆積。
    • 透明的。聽起來可能有點矛盾,但喝太多水也會有問題。喝適量的水能保持身體的機能,但過量的話會讓尿液變得完全無色。這代表你攝取過多水份,而且可能會導致 一系列的併發症。
    • 棕色或糖漿色。如果尿液顏色看起來像可口可樂,身體要不是極度缺水,就是面臨許多其他的問題。棕色尿液很可能是因為吃了某種食物,像是吃了大量的蠶豆、大黃 或蘆薈等。
    • 有泡泡。如果你看到尿液有一點泡泡到不用太擔心,有可能是你 比平常排尿的速度快。如果泡泡持續一陣子,就看醫生吧,有可能是日常生活中高蛋白飲食造成的,或是腎臟有嚴重的問題。
  1. 2017年4月10日 · 如果尿有很明顯的微小泡泡則要當心有蛋白尿的情形最常出現在早晨的第一泡尿因為經過一整個晚上睡眠都沒有喝水尿液會濃縮而導致其濃度增加進而產生泡泡

  2. 2020年8月27日 · 報橘. 【你算過尿尿「速度」嗎】尿速與「膀胱」力量有關:鐘型圖=健康、高原型=要注意! CO 肥皂箱 2020-08-27. (本文經原作者 鳥科學先生——泌尿科顧芳瑜醫師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 連結 。 首圖來源:右圖取自 pixabay 、左圖取自 wikipedia ,經編輯合併。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你算過自己尿尿速度嗎? 日前批踢踢上一篇問卦「尿尿很強勁代表什麼? 」文章引起討論,本文作者為泌尿科醫生,透過專業角度與讀者分析,尿尿速度與膀胱間關係。 (責任編輯:徐子捷) 圖片來源:右圖取自 pixabay 、左圖取自 wikipedia ,經編輯合併。 文/ 鳥科學先生——泌尿科顧芳瑜醫師. Hi!

    • 學界舊觀點:「重力」讓泡泡破裂
    • 實驗新觀點:「表面張力」才是泡泡破裂的原因
    • 泡泡破裂的收縮力,在流體上產生暫時性的泡泡環

    泡泡的物理特性取決於流體的黏滯度(viscous)。以水為例,水的黏滯度低,泡泡約百萬分之一秒就會破裂;但如果是黏滯度大的流體,泡泡破裂時間可長達 1 秒,讓科學家有時間研究泡泡破裂的物理機制。 20 年前,學者曾用矽油(黏滯度為水的 1 百萬倍)做實驗。在泡泡的頂端戳洞之後,洞會隨著時間擴大,同時泡泡會收縮,沉沒到流體上,並在流體表面形成一個暫時的泡泡環。學者發現,洞變大的速度比泡泡沉沒的速度還要慢,因此學者判斷,「重力」是泡泡破裂的原因。

    波士頓大學的 James Bird 教授提出質疑。根據計算,泡泡的表面張力比重力大的多,因此 Bird 團隊重做先前學者的實驗,只不過他們將流體「倒放」,想要判斷重力對泡泡破裂的影響力。 Bird 團隊選用的流體與當年學者的一樣,都是矽油。由於矽油黏滯度大,因此倒放也不會馬上流掉,給團隊足夠的時間實驗。 而實驗結果與 20 年前的結果一樣,都是洞變大的速度比泡泡隱沒的速度慢,但兩者的重力方向是相反的。因此實驗證實,「表面張力」是泡泡破裂的原因。 ♦TO 推薦閱讀:大學生用光學干涉技術,解答了物理界的百年難題:為什麼管子裡的氣泡會塞住? 在流體中,表面張力會讓表面積最小化。實驗中,泡泡半球的表面積比底部的面積還要大,但泡泡內部的氣壓比外界高,讓泡泡保持形狀;在泡泡上戳洞,內外壓力會平衡,表面張...

    而泡泡破裂之後,會在液面上留下一個暫時性的環狀結構。直觀上,表面張力會抑制泡泡環的產生,讓破裂後的泡泡完全貼合流體表面。過去科學界的解釋是,重力會克服表面張力,讓泡泡環產生。 Bird 認為泡泡環產生的原因是「收縮」。泡泡底部的厚度較高,而泡泡破裂時,收縮的力道會抑制表面張力,產生暫時性的泡泡環。 雖然泡泡不起眼,但它們影響著自然現象、人體醫學、工業製程等等,是科學界關注的研究主題之一。Bird 團隊的研究,指出了人類過去 20 年來的錯誤,也提供學界新洞見,或許產業界等相關應用會因此改變。 參考資料 《Science》、《Inside Science》、《Eurek Alert》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PickPik CC Licensed。)

  3. 2020年11月16日 · 生活報橘. 壓力大導致膀胱不停收縮而頻尿? 醫師建議:水分攝取量最好採「少量多次」 Heho 2020-11-16. 圖片來源: Heho. (本文經 Heho 健康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尿急頻尿夜尿是膀胱過動症三大症狀醫師好發處在高壓環境的女性上 〉)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一天當中,你會上幾次廁所? 一般正常人每日排尿次數不應該超過8次,每一次尿量大約是300-400ml,如果長期頻率遠高於這個次數,可能要注意「膀胱」是否出了狀況,如果想避免罹患「膀胱過動症」,我們應該怎麼做? (責任編輯:陳致加)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明明才剛上完廁所,怎麼又想尿了? 」這樣頻尿的困擾是女性朋友不能說的秘密。

  4. 2021年5月14日 · 當飲食中吃太鹹身體攝取過高的鈉為了維持平衡的滲透壓身體會透過刺激口渴反應喝更多水並刺激讓腎臟保留更多水分所以會容易有水腫眼皮浮腫的狀況甚至會加重心血管系統和腎臟的負擔這時候補充足夠的水分可以幫助身體的循環代謝但要直接透過尿液排出更多的鈉的能力有限如果一下子吃進太多鈉身體會需要 2-3 天的時間重新達到鈉平衡,無法直接緩解吃太多鈉造成的傷害。 心肺衰竭或腎臟病患者喝太多水,反而會增加器官負擔,甚至危及生命。 高鉀食物幫助鈉排出 有助改善高血壓. 最根本的改善方式當然是控制鈉的攝取量,降低鈉攝取可以改善高血壓已是經醫學實證的事實。 但是難免會有不小心吃太鹹的時候,建議可以 多補充「高鉀」食物 ,透過調整鈉和鉀的比例,達到降低血壓的作用。 圖片來源:Heho健康.

  5. 2017年10月12日 · 相信很多人在外面上廁所時候會有種困擾,百貨公司、餐廳等廁所幾乎都是坐式馬桶,對不敢直接接觸馬桶人來說,以前不是要半蹲,就是拿一堆衛生紙鋪在馬桶坐墊上。 現在許多廁所都附馬桶坐墊紙,讓人能安心坐著上廁所,但你真坐對了嗎? (圖片來源:《直播風暴》劇照) 一個女生在網路上發問坐墊紙問題,沒想到意外引發熱烈討論。 她表示:「一直個疑問,坐墊紙到底要不要撕開內緣呢? 用自己尿量衝破它還是……? 如果要撕為什麼不乾脆做邊緣紙就好了? (圖片來源:爆廢公社) 對此,很多不同說法,網友表示「不用撕,因為那種紙材質只要遇到水就開了」「我也沒在撕,濕了自然中間會掉落,沖馬桶時就一起收掉了! 」「直接坐下去邊邊就破了啊……幹麻要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