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7月24日 · 第一排名前8名都是專科或者科技大學顯示公立技職學校比公立大學受到學生青睞如果以綜合大學來看排名第9的是臺北市立大學第10則為政治大學第15為臺灣師範大學。 而 過去一般大眾認為最好的國立大學,並不見得出現比較好的註冊率 ,如臺灣大學排名第16、交通大學排名第19名、清華大學第30名、成功大學排名第36,這些綜合性大學在爭取最優秀的學生上競爭激烈,而陽明大學甚至落到45名,此可能與招收公費醫學生有關。 第二,而 排名較後段的學校沒有意外地都落於東部或離島學校 ,如屏東大學、金門大學臺東大學、澎湖科技大學、臺東商專(例外的是臺中科技大學)。

    • 美國調查:文科生失業率並沒有特別高,薪水可能還更多
    • 文科生的強項:表達能力、批判思維,以及對人性的掌握
    • 文科生的挑戰: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
    • 不只是職場,文科生更帶給社會人文價值

    讀大學、研究所是個不小的金錢開銷,還包括了時間成本,因此不只在台灣,現在世界各國的學生都開始重視求學的「投資報酬率」,偏好法商、醫學、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據科學)等機會多,薪水高的科系。 雖然不少人認為,讀文科很容易找不到工作,但這裡有一些美國的數據顯示,在美國的年輕人(25 – 34 歲)中,文科畢業生的失業率是 4%,和理工、商科的 3% 失業率相差不大。 特別的是,對某些工作來說,從讀更理論基礎的學位入門,會比從一開始就讀專業性高的學位還要好。例如美國的法律行業,法學院出生的平均年薪約 9.4 萬美元,但哲學或宗教的畢業生平均年薪為 11 萬美元,民族或人類學的畢業生年薪是 12.4 萬美元,歷史系是 14.3 萬美元,外語科系更高達 14.8 萬美元,比法律本科生高 5.4...

    在 2019 年,領英(LinkedIn)對最受僱主歡迎的職業技能進行調查,發現最受歡迎的三大「軟技能」是:創造力、說服力和協作能力,而最受歡迎的五大「硬技能」之一是人員管理能力。另一個 2017 年的研究發現,過去 30 年,美國成長最快的職位幾乎都要求具備高水準的社交技能。 以上提到的這些技能正是文科學生的強項。沒有一個科系跟人文學科一樣,有如此密集的文本分析、論文撰寫、辯論、批判的機會,讓學生高強度的訓練表達、批判和說服的能力。 不只是行銷、法律等工作,連科技產業也愈來愈重視文科能力,並搶著要相關人才。根據 BBC 的報導,安德斯(George Anders)在富比士擔任記者時,與大型科技公司交談發現,「優步(Uber)在挑選心理學專業的學生來和不開心的乘客及司機打交道。Opentab...

    雖然產業趨勢轉變,文科生的能力在職場愈來愈受重視,但不少文科生還是對求職抱持悲觀,甚至是迷惘。對文科生來說,求職的挑戰就是「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法商、醫學、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據科學)通常都會有相對應的職位,但能讓文科畢業生直接發揮專業能力的場域較少,因此文科生還需要去培養其他職場所需能力(例如行銷、業務等等),並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 然而文科生如果能在職場站穩腳跟,後續的發展並不輸給其他科系的畢業生。而且就讀法商、醫學、STEM 等職業相關性高的科系也不是沒有風險,最大的問題就是,讀了之後發現自己不喜歡,但因為與職業的相關性太高了,因此不容易轉跑道。

    然而文科生的表達、批判、說服等能力是職場所需的關鍵技能,而且從數據顯示,文科生的發展機會並不會比法商、醫學、STEM 等科系差。因此,最重要的還是「你是否喜歡這份工作」,唯有喜歡,才會有動力去精進自己,並發揮自己的強項,在業界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最後,筆者想分享自己在大學時的觀察。 筆者大學就讀商管科系。大一的時候爆發了太陽花學運,人們走上街頭,表達民主等價值。然而在商管等與職場相關性高的科系,並不會探討這種價值,而是教導學生,該如何有效率的經營企業,優化作業流程,擬定行銷策略等等。簡單來說,就是教你如何讓企業「發財」。 雖然發財的重要性不能否認,但如果失去了民主、自由、創意、思辨等人文價值,我們的社會就只是個用金錢打造的軀殼,失去人類的溫度。 在中國,企業管理層會討論這個議題「怎樣才不會踩...

  2. 2015年9月8日 · 一、尋找興趣和天賦,避免成為迷茫、困惑的人. 去年,創新工場做校園招聘時,我們去了 15 所高校,給面試篩選出的頂資工系畢業生發出了大約 200 份錄取通知。. 然後,我一一打電話,看每個人是否願意加入創新工場學習創業。. 在說服他們加入創新工場前 ...

  3. 2020年9月1日 · 中央社. 2020-09-01. 分享本文. (本文經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台積電擴大半導體學程 降低產學落差 〉。 首圖來源:維基百科 – Peellden 的作品)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新聞】產學合作計畫一直是台積電的永續目標之一,既「台積半導體學程」於去年自清華大學啟動後,今年將擴大學程為 3 大架構,包含「元件/整合學程」、「製程/模組學程」與「設備工程學程」,並將拓展至台灣大學等 5 所大學院校,盼能減少產學落差。 (責任編輯:呂珈寧) 晶圓代工廠台積電擴大半導體學程架構,導入極紫外光(EUV)微影技術等相關課程,並安排設備工程組織主管親自教學,協助學子無落差接軌產業發展趨勢。

  4. 2016年2月4日 · 奇點大學試圖集結全世界最聰明的腦袋, 在 10 個禮拜提出能在 10 年內改變 10 億人的「射月計畫」 ,解決「人類即將面臨的重大挑戰」。 奇點校長、也是知名未來學家雷.柯茲威爾曾經預言,人工智慧將在 2045 年超越人類擁有的能力,而這個交會點,他稱之為「奇點」。 他認為這將是一股不可逆的趨勢,為了不讓進步的科技回過頭來吞噬人們的幸福,人類該預先做好準備,妥善應用這些未來科技。 在矽谷核心地帶裡的神祕地區:NASA 埃姆斯研究中心(奇點大學校址),葛如鈞目睹、參與、學習,這些世界尖端科技與創意如何撞擊出火花,提出一個又一個「放膽射月」的計畫。 這是他在奇點大學找尋台灣的機會和未來的取經之旅。 他見識到的計畫、想法有多前衛呢? ‧人腦裡的記憶也能上傳雲端? 不是天馬行空的異想,已經在研發!

  5. 2023年2月4日 · 分享本文. 為加強國家優勢領域或關鍵技術之研發,並以科技研發促進創新突破,解決國家重大議題,同時培育優秀年輕領導人才,國科會與教育部共同合作,自 2018 至 2022 年由教育部補助的 59 個大學特色領域研究中心,挑選出 17 個研究中心進行重點補助,研究主題涵蓋有綠能科技、新材料及循環經濟、智慧製造、生技醫藥、新農業等產業創新的國家政策重點,並於 2022 年 12 月 26 日舉行年度交流及成果發表活動。 國科會林敏聰副主任委員於致詞時指出,鼓勵各研究中心團隊走向跨域整合,並期待將現在的研究成果深化,進而衍伸出其他大型研究,為國家帶來更好的技術發展能量。 圖說: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林敏聰副主任委員。 RNA 病毒研究成疫苗研發一大功臣. 圖說: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施信如教授。

  6. 2020年10月23日 · 由於網路科技的進步,許多線上學習資源問世,讓人們在家也能自主學習,那在成為工程師的路上,大學教育甚或碩士文憑,真的有必要嗎? (責任編輯:賴佩萱) 最近幾個月,Apple 和 Google 在教育領域掀起波瀾。 Google 在職業證書計劃中推出了一系列新課程,只需大約六個月即可完成,並且不需要有一定的基礎。 Google 線上課程詳細報導: 【價值等同大學文憑】Google 高 CP 線上課程,6 個月搞懂專案管理、數據分析、UX 設計! 與此同時,Apple 宣佈於今年 2 月在阿拉巴馬州啟動一項名為「愛德農場」(Ed Farm)的新計劃,幫助學生、教師及成人學習程式。 蘋果首席執行官 Tim Cook 在 Ed Farm 宣布活動上發表講話. 想要到矽谷工作,一定要有高學歷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