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30日 · 中年過後不斷地失去包括親人自己的健康青春工作甚至友情。 父親在我三十歲那一年過世,而我依然記得父親庭訓。 他總是叮嚀「40歲不要深交朋友」,原因是,這時候交的朋友大概都是利益往來,難見真心,還是年輕時期交的朋友 ...

  2. 2020年12月11日 · 年少時的友情往往很容易獲得——借你一本書向你討教一個問題一句你好」、一個微笑就能成為好朋友。 成年後的友情比愛情更難以擁有。 「泛泛之交」隨時都能遇到,而真正願意交心的朋友卻越來越少。 很多成年人習慣戴面具,帶著防備之心和人交往,生怕在他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弱點,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討論話題。 也有一些成年人覺得經營友情是一件消耗時間和金錢的事,畢竟好好生存下來已經壓得他們喘不過氣,所以他們不願意再花精力經營對他們來說近似於「奢侈品」的友情。 還有一些成年人,他們的心智慢慢成熟後,會有意識地過濾掉與自己三觀不合,或是無法給他們正能量的朋友,他們活得理性大於感性。 很多友情就是這麼漸行漸遠的。 而那些能維持幾十年或是一輩子的友情,一定是不忘初心,在彼此面前活得足夠真實的人。

    • 社會關係vs.親密關係
    • 親密關係更容易讓人放肆
    • 在親密關係中保持邊界意識
    • 延伸閱讀

    心理學認為,越是與親近的關係層次交往時,越是不需要「禮貌」來拉近關係或者維繫感情。 簡單來解釋一下,人際關係層次。人際關係是一個從內向外輻射的系統,親密關係是我們最內層的核心關係,如與家人和戀人的關係等可以稱之為微系統,其他依次向外輻射,如親戚朋友關係等中系統,社交關係,工作關係等外系統。 我們與不同系統關係打交道的方式本來就有所不同,越是向外部的關係越需要我們調動防禦,借助人際功能去維護,因為外部系統的關係在情感上的親密度並不穩固,我們與同事的情感親密度肯定不如與死黨好,與熟人的關係更次之。 在外部社會關係內,我們的情感參與程度低,需要用人際技巧和社會面具來拉進距離,促成溝通,這是自然的。 回想一下小時候,孩子被大人教導禮貌的時候,常常是面對親戚朋友和鄰居的時候,而這些人,叫做「社會關係」...

    在親密關係內,我們的情感安全度更高,人更放鬆,防禦系統自然降低戒備,更重要的是,我們對被關注的渴望和對被照顧、被理解的願望會自然被釋放出來,我們的負面情緒也會不由自主地發洩。 在安全的關係內,我們會更輕易地發脾氣和攻擊他人,因為知道對方是安全的,不會像外人一樣對我們產生過度的報復,也就是說,代價最小。 同樣,在安全的親密關係內,我們的人際邊界意識會降低,即不把對方當獨立個體看,而是看成我們情感和願望的對象。 親密關係內最容易不分你我,而許多的衝突均來自這個「不分你我」,它意味著我們容易不自覺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情緒投射到對方身上,按照我們的意願去揣測對方,把我們的「內心戲」當成關係中的現實。 但在外部關係內,我們的人際邊界是相對清晰的,不把對方當自己人,投射的程度會有所收斂。 親密關係之所以成為...

    再親密的關係,也依然你是你,我是我。我們也許很像,很投緣,很要好,很相愛,但我們終究不是一個人。我們的想法很可能不同,想要的東西不同,性格不同,偏好不同等等,這是多麼正常的,我們不是對方的影子,對方也不是我們的鏡子。 1. 難道我們以為的就是我們以為的嗎? 察覺自己的投射。簡單的現實檢驗原則:如果你認為事情是這樣的,在發脾氣或採取行動之前,暫停一秒鐘,問一下對方的想法。 比如你下班回家發現家里地板上堆了一攤垃圾,一定是熊孩子搞的事!你瞬間氣貫長虹,在使出洪荒之力怒吼之前,先簡單問一句:「這是怎麼了?」也許熊孩子會告訴你,他在做一項什麼什麼「實驗」,本著科學探索精神把包裝箱做成了一個「太空堡壘」,然後興沖沖地展示給你看他的「成果」──就是你看到的那堆破爛兒。 你有機會知道,你以為的搗蛋其實是孩...

    【感情變淡了,怎麼辦?】TED 百萬點閱心理專家建議的「一個秘訣」,讓彼此回到最初的熱度 【寫給半生熟女人的溫柔宣言】Sandy 吳姍儒暢談「畫界線的藝術」:用「七個圈」將愛的人拉得更近 【明明喜歡一個人,卻又推開對方】心理諮詢師剖析愛情中「矛盾型依戀」者的不安 (本文經合作夥伴 簡單心理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如何改变对不熟的人可以处理的很周到,对熟悉的人总是伤害的状况?〉。)

  3. 2020年4月15日 · 步入中年後,就算迷惘也沒關係,只要像這樣重新找方向就好。陷入不安和焦慮,只會讓自己更迷惘。把迷惘當成是人生的轉捩點,在轉角後的將是嶄新的幸福人生。 人生第二個20歲,是用來認識自己: 《年屆四十,中年迷路》 這裡買

  4. 2020年8月25日 · 這是很多人對戀愛的誤解,以為只要彼此在一起就會自動化學變化,以為不需要談彼此。 我們初次遇見某人,想了解對方,於是有了相遇的故事。 我們開始「談情」,了解彼此是否一致,隨著逐漸了解對方,也開始將自己的思想與感情,包括過往的情感包袱,投射到對方身上,然後「說愛」,變成「fall in love」的故事。 所謂故事的觀點是,你會想要了解她是誰,她怎麼成為現在的她,她經歷了哪些事,以及未來她想要怎樣。 談情說愛很重要,李維菁在《老派約會之必要》²描述「我們要散步,要走很長很長的路。 只有在散步的時候我們真正的談話,老派的談話。 」,他們從一段走到七段,街景只是背景,說彼此的事才是主題。

  5. 2020年6月12日 · 心理紓壓 經營愛情. 心理學:愛情其實分成 7 種,最後一種是最完美的. Tien 2020-06-12. 愛情難以捉摸,有時使人快樂,有時使人痛苦;有時火熱,有時冰冷;有時穩定,有時又多變,到底世間的「愛情」為何物? 美國心理學家提出了 Dr. Robert Sternberg 提出的「愛情三角理論」也許可回答這個問題。 他認為愛情包含三個要素: 親密 (Intimacy) 、 激情 (Passion) 、 承諾 (Commitment) 。 「親密」是彼此之間心靈的連繫感與親近感;「激情」是生理上的吸引力;「承諾」則是想與一個人一直走下去的決心。 這三種元素的比重會根據不同人、不同的愛情階段而有所不同。 圖片由 心靈剝皮辣椒 授權.

  6. 2018年1月8日 · 這 7 友誼原則讓你們的感情老了也不退溫. VO 精選好書 2018-01-08. Photo via Pexels. 交到朋友是第一個難關交到朋友之後維繫這段關係又是下一個考驗我就自己的經驗談整理出了七大原則希望能幫助更多人擁有美好的友誼。 一、開放的心胸. 我們在過往人生裡總有受傷的經歷,那些傷害我們的人,其相貌、聲音、做事的習慣,會深深刻印在腦海裡,日後遇到類似的人,便會引發腦中排斥、恐懼的感受。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