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核能的優缺點. 為什麼臺灣社會聞核四色變? 積極發展綠能為導向的能源轉型. 臺灣能源現況. 在討論核四爭議前,先與您看看臺灣目前的能源現況。 以臺灣近十年來的全年發購電量為例,火力發電量約占 80%, 核能僅占約 12% ,顯見臺灣電力目前仍以火力發電為主要電力來源。 在夏季用電尖峰時段, 核電亦只佔 6 至 7% 的發電量 。 圖為臺灣近十年發購電量,目前火力發電仍為臺灣主要電力來源,約佔總體發電量的八成。 © 台灣電力公司 © 台灣電力公司. 事實上,根據台電公司所公布的 歷年發購電量各能源別占比 ,自民國 105 年(2016年)起,核能占比都低於 15%,在 109 年(2020年)也僅佔 12.7% 。

  2. 2013年11月25日 · 核四議題至少牽涉到三大面向核四與核廢料儲存的安全性廢核是否會導致缺電以及沒有核電之後台灣的經濟競爭力會不會明顯惡化第1章的定位如同全書概論先針對這三大面向提出8個最關鍵最核心的問題直接摘述主要證據與事實以便讓讀者對整個問題獲得完整的概觀而不需要為細節費神後續4章會較細緻地依序討論核電安全與核廢料儲存」、「核電與電力供需以及核電與經濟3大議題進一步闡述本章所概括陳述的證據與事實並且按學術界的嚴謹慣例為每一筆數據與論證的依據提供學術文獻和政府報告等可以信任的原始文獻出處

  3. 2021年8月30日 · 核能的優缺點. 目前世界上的核能發電,主要是利用輻射物質——鈾-235 進行「核分裂」反應來發電,發電前首先須開採鈾礦,鈾礦經過提煉及濃縮程序後,製造成一般核反應爐可用、鈾濃度約為 3% 的燃料棒,再將大量的燃料棒放入反應爐之中,確保足以核分裂達致臨界並持續產生熱力,熱力所產生的蒸氣即可推動發電機發電。 核能發電的整個供應鏈,包括開採、提煉、濃縮、發電,以及燃料棒後續處理,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輻射污染以及碳排放,完成發電後的乏燃料棒(spent fuel)最終處置方法也尚未有最佳解方。 因此全球主要的國際能源組織對於核能,多以「低碳能源」或「潔淨能源」稱之,但不會稱為綠能(green energy)或永續能源(sustainable energy),顯示核能整體生命週期對環境的破壞力仍大。

  4. 其他人也問了

  5. 設計: 核四的設計為先進式沸水式反應堆(ABWR),同類型設計在 1990 年代出現於市場上,至今卻沒有一座正常運行,部分核電廠受到經濟成本而停建、或因為安全考量而停運,可見其設計上並不可靠。 工程品質: 據原能會 紀錄 ,核四自 1999 年至 2014 年興建期間,施工有多達共 512 件違規,當中 17 件屬重大違規,工程品質堪憂。 核四目前尚未蓋完,公投後也並非立即可用。 若公投決定續建核四,不僅高風險,耗費時間及經費也相當可觀,初估工程費需再投入新臺幣 800 億元以上,並至少花費 10 年才可啟用。 如此不但無法即時解決近期藻礁危機和臺中火力發電廠空污問題,最終也只能提供 2.7GW 發電量。

  6. 2021年8月19日 · 如果您也懷有這些疑問,邀請您一起閱讀這篇文章,盼能為您解惑。 Q為什麼不能用核四核四動工至今已超過 22 存在的問題主要可分為選址設計工程品質三方面: 1. 選址 :2011 年中央地質研究所確認,核四廠區內發現有一條 2 公里的斷層,該斷層代表核四面對更高的地震風險,20年前設計的核電廠抗震系數是否足夠將成疑慮。 2. 設計 :核四的設計為先進式沸水式反應堆(ABWR),同類型的設計在 1990 年代出現於市場上,至今卻沒有一座正常運行,部分核電廠受到經濟成本而停建、或因為安全考量而停運,可見其設計上並不可靠。 3. 工程品質 :據原能會紀錄,核四自 1999 年至 2014 年興建期間,施工有多達共 512 件違規,當中 17 件屬重大違規,工程品質堪憂。

  7. 2021年9月3日 · 隨著藻礁公投案發酵臺灣社會終於展開積極的能源議題論辯試圖尋找對環境友善沒有空污沒有碳排放價格合理且發電穩定的能源社會上有部分群眾認為核能是能滿足上述所有條件最理想的發電方式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讓我們從安全時間與成本三大面向展開理性與客觀的討論.... (點此繼續閱讀核四究竟有什麼問題為什麼我們應該反對續建核四每當涉及能源議題是否續建核四就成為擁核與反核兩方人士爭論不休的關鍵字。 核四究竟存在哪些問題? 失去核四是否還能穩定供電? 核四真的是落實低碳政策的必要存在? 如果您也懷有這些疑問,邀您一起閱讀這篇文章。 .... (點此繼續閱讀) 為什麼核四爭議不斷? 臺灣真的需要第四座核電廠嗎?

  8. 2018年公投有近590萬人對廢除非核家園政策投下了同意票2021年重啟核四公投也將於8月投票究竟什麼是核能核能發電的優點與缺點是什麼這個牽絆臺灣社會數十年的能源難題如何解決期待這篇文章能幫助您形成自己的觀點與立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