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7日 · 看白內障議題文章上商業周刊不斷更新提供您最新白內障深度報導分析時事新聞針對時下熱門議題分析對於經濟財經等各方面的影響全解讀

  2. 2023年9月7日 · 據健保署統計全台有近120萬人因白內障就醫且也有年輕化的趨勢20歲以下白內障患者約有2千位其中約200人甚至未滿5歲本期良醫問診邀請到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常務理事吳建良醫師說明白內障的疾病發展治療趨勢及預防方法

  3. 2023年11月13日 · 依據健保署2022年資料指出2021年因白內障相關疾病就醫人數約110萬人青光眼就醫人數也連續兩年突破30萬人用眼過度已成為現代人的生活日常在人口高齡化及眼疾早發等趨勢下眼部疾病已成為現代文明病如何逆轉近視也成為重要課題

    • 近視、乾眼症:通常是暫時性視力模糊。在12歲之後,近視度數大致上是固定的,不太可能短時間內加深。因此,成年人如果覺得近視度數加深,通常是因為用眼過度造成的暫時性度數,只要休息、放鬆睫狀肌就能回到原本的度數。
    • 老花:距離在30公分內的東西容易看不清楚。老花眼主要是對近的東西看不清楚,但稍遠的東西又能看得比較清楚,因此可以測試距離30公分以內的書本或報紙是否會看不清楚,如果看不清楚,很有可能是老化。
    • 白內障:近視度數突然飆高、夜間容易眩光。白內障是水晶體老化的疾病,原本清澈的水晶體變得混濁,使光線無法正常進入,因此無論是看遠、還是看近都會變得模糊。
    • 散光:物體形狀會歪斜、顏色會改變。散光是指進入眼睛的光線無法正確折射、也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物體,因此看到的物體形狀會有些扭曲變形,看到好幾個物體重疊在一起,或是顏色變得比較淺、不均勻等。
    • 從生活找答案 漁網也能激發手術優化靈感
    • 挑戰想像的極限
    • 2100願景:城鄉醫療零距離

    隨著平均年齡變長,白內障的治療需求也大增,然而儘管人工水晶體置換已是極為成熟的手術,術後仍不免偶有人工水晶體脫位的情形發生。以往處理人工水晶體脫位,多半只能在發生後補救,取出原本的水晶體重新置換,陳珊霓則發想出在術中於眼球壁上用手術線支撐,藉此改善水晶體位置的術式,用極小傷口就能改善術後視力。大膽創新的背後的靈感來源,竟然和捕魚用的漁網有關。 「一個手術的成功需要經驗技術和知識的累積,但開刀時仍會遇到許多狀況,這時就需要一個靈感來驅動。有時靈感的來源必須從生活中尋找,而非光是在專業領域裡鑽牛角尖。」陳珊霓醫師說,無時無刻心懷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仍不斷思索如何幫助患者的醫者仁心,因為不放棄任何一位患者,吸引大量患者慕名而來,累積破萬例的眼科手術權威;發揮想像、勇於嘗試的特質,更讓陳珊霓醫師引領許...

    「知識和技術有限,但想像力是無限的。」陳珊霓醫師強調,現今眼科影像技術、手術方式的進步,都是她30年前進入眼科時想像不到的,許多當年無法處理的疾病,現在也都出現了解方。過程中不只需要仰賴醫師的努力,整體產業都要能不斷挑戰想像的極限、大步前進。「眼科之所以能不斷進步,甚至人類要不斷往前走,都需要擁有像孩子一樣飢渴的好奇心,不斷挑戰現狀。」 例如德國蔡司立基於全球手術顯微鏡領航者之上,持續研發數位化眼科診斷設備、微創近視雷射設備、3D眼科手術顯微鏡、白內障手術導航系統等工具,蔡司將光學與醫療優勢結合,並導入數位化科技,不斷突破自我標竿,協助醫療人員能精準、安全地進行各種複雜精細的治療,也協助醫療體系更完善地管理手術流程。

    2008年,陳珊霓醫師在治療另一名年事已高的單身患者,曾經有縱火的前科,因為沒有家屬陪同看診,老人家對手術期待的理解有落差,在無預警之下持刀砍傷她。儘管經歷過這樣的事件,卻絲毫不減她對患者的熱情,甚至有許多別人不敢接的患者,都是在她的手中重見光明。曾經有一名女性患者,年齡才20初頭,一隻眼睛卻因為先天性糖尿病已經失明,另一眼也在半年內急速惡化,尋訪全台各大醫院,卻因為風險太高,沒有醫師敢為她動刀,當她最後來到陳珊霓醫師面前,陳珊霓醫師從頭到尾沒想過「放棄」兩個字。 「我一直有一個信念,有病人的地方就應該要有醫生。」陳珊霓醫師說。因為希望讓每一位患者都能擁有被治療的權利,所以他在多年前前往中部執業,並前往雲林偏鄉,陳珊霓醫師是雲林地區首位視網膜科醫師 治療大量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病患,近年來在醫...

  4. 2024年2月23日 · 白內障手術雖有健保給付但如要採用較精準的飛秒雷射手術則需自費開一隻眼睛約7萬5000元台灣醫療進步就醫方便又有健保給付但需針對疾病的適應症做合理的分配不能無限制的使用最先進的醫療資源因此免不了有些療程需自費

  5. 2021年2月25日 · 青光眼是台灣民眾失明的第二大原因僅次白內障約有四十萬人罹病近年確診人數飆增平均每天增加五十人受到此病威脅尤其冬天早晚溫差大晝短夜長瞳孔放大時間增加導致眼壓飆升更容易誘發急性發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