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衛生福利部規定「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中,認定殘留量計為0.07公克/公斤以下的硝酸鹽與亞硝酸鹽,便能被人體透過代謝體外,平時若是擔心硝酸鹽是否超標,可以多注意成分標示。 硝酸鹽、亞硝酸鹽致癌 亞硝胺才是關鍵

  2. 2018年10月31日 · 譚敦慈解釋,用流動的水清洗蔬菜約12分鐘,就能洗掉約5%到10%的硝酸鹽,也順便去除農藥,這是根據香港的研究;而台北市衛生局所做的研究是,在煮菜的時候,還可以再去除掉80%到90%左右的硝酸鹽

  3. 2022年8月11日 · 當心保色劑吃下肚 可能會致癌. 林怡君補充,國際間普遍對硝酸鹽及亞硝酸鹽,訂定的每日攝入安全容許量(ADI)分別是3.7 mg/kg/day與0.07 mg/kg/day,最新國際研究發現,可以同時保護健康又能實現心血管效益的硝酸鹽的新ADI為17.2 mg/kg/day。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資料來源/陽明交大. →疫後時代來臨,染疫怎麼辦? 與疫共存怎麼防疫? 快來看防疫懶人包! →健康資訊不漏接! 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 文章關鍵字: # 硝酸鹽 # 亞硝酸鹽 # 降血壓 # 預防心血管疾病 # 十字花科 # 小葉菜 # 高麗菜 # 白米飯 # 香腸 # 培根 # 加工肉品 # 林怡君.

  4. 2022年8月16日 · 食品安全研究所最新膳食風險評估調查發現硝酸鹽及亞硝酸鹽利大於弊,國人吃下最多硝酸鹽及亞硝酸鹽的食物貢獻來源根本不是加工肉品,反而是蔬菜與米飯。 同時這份研究評估效益與風險,發現硝酸鹽與亞硝酸鹽對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效益,遠大於對健康造成的風險。 食品裡的硝酸鹽與亞硝酸鹽往往是許多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事情,像香腸普遍加了亞硝酸鈉就一直被大家詬病,也因此市面出了很多宣稱不加亞硝酸鹽的,殊不知這樣反而造成其他的食安風險;而蔬菜界也有很多說法是攻擊水耕蔬菜可能硝酸鹽含量過高,於是市場也陸續出現以低硝酸鹽含量為賣點的的蔬菜。 硝酸鹽、亞硝酸鹽來源是蔬菜、米飯 對人體健康利大於弊. 其實對於硝酸鹽與亞硝酸鹽的這種成見,在國外近10年來已經大大的扭轉,只是台灣還在被某些恐懼式行銷所盤據。

    • 什麼是「二級胺」
    • 不新鮮肉品是二級胺元兇
    • 低含量二級胺不會在胃裡產生反應

    「胺類」存在於高蛋白質的食物之中,如肉類或海鮮,是胺基酸的分解產物。胺類的種類眾多,會跟亞硝酸鹽發生反應而產生亞硝胺的,以「二級胺」為主。而二級胺通常只有在蛋白質含量高的肉類或海鮮,產生醱酵作用或腐敗的時候才會生成,在新鮮的肉品上幾乎不存在,而且,加工肉品上出現了二級胺,含量也非常少。

    從理論上來看,亞硝酸鹽跟二級胺發生反應而產生亞硝胺的機會,只會在二種場合,第一是在加工肉品上,第二在人體的胃裡。第一種情況:加工肉品如香腸或熱狗,為了保持漂亮的鮮紅肉色及抑菌而添加了亞硝酸鹽。如果這些肉品因為放置過久,會由於腐敗微生物的作用而產生二級胺,就可能會與亞硝酸鹽反應產生亞硝胺。不過由於二級胺的含量很低,因此產生亞硝胺的量相對也非常低,因此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孫璐西教授也強調:「千萬不能買放置太久或是沒有冷藏保存的醃肉或香腸,可能會有致癌風險。」

    第二種情況:因為我們同時吃進了亞硝酸鹽及二級胺,這二者在胃裡面發生反應,而產生了亞硝胺。但是,這個情況並不易發生,因為在胃的酸性環境裡,不可能單純只有亞硝酸鹽和二級胺,一定同時有蛋白質、糖類、脂肪、礦物質、維生素及各種消化酵素等多種物質,同時也有幾十種化學反應進行,就含量很低的二級胺而言,再與亞硝酸鹽碰到而產生反應的機率是微乎其微,因為有太多的物質,如具抗氧化的維生素C跟E等,會優先與亞硝酸鹽產生反應,而阻斷產生亞硝胺化學反應的機會。 所以,亞硝胺這種致癌物,有可能會出現在製造品質不良或放置過久而導致肉質不新鮮的加工肉品上,但不會在人體的胃腸內反應合成,所以不用擔心蔬菜、海鮮及加工肉品一起吃的問題。 (本篇審稿顧問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孫璐西教授)

  5. 2019年12月6日 · 那為什麼亞硝酸鹽會跟致癌物扯上關係呢?原因來自於亞硝酸鹽會與肉類中胺基酸所衍生的「二級胺」發生反應,產生「亞硝胺」,而亞硝胺正是一種致癌物。要釐清這個疑慮,首先,要瞭解「二級胺」到底是什麼。

  6. 2022年8月11日 · 許多加工肉品因含有硝酸鹽及亞硝酸鹽,普遍被認為可能致癌,而陽明交大食品安全及健康風險評估研究所副教授林怡君帶領的研究團隊,調查了42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