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0月12日 · 美國總統選舉方式與台灣的直接民選不同採取選舉人團制Electoral College)。 想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就必須在538張選舉人票中取得超過半數選舉人票270票)。 但還是有例外——如果所有候選人都未能獲得半數以上的選舉人票則由眾議院從得票最多的前三名候選人中選出總統歷史上只有1824年的選舉是透過這種方式結束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全美538張選舉人票中希拉蕊只拿到232張川普卻有306張

  2. 2020年10月23日 · 其實美國總統大選並非直接民選而是採取選舉人團制度」。 全國共有538張選舉人票,候選人只要得到超過半數,也就是270票以上就可贏得大選,各州的選舉人票數等於各州參,眾議員的席次總和。 而由於各州眾議員的席次是由人口多寡決定,所以像是人口最多的加州就擁有55張選舉人票,人口少的阿拉斯加州則只有3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贏者全拿」模式,全美除了緬因州和內布拉斯加州,其他州都採贏者全拿,也就是不管兩大候選人票數差距或大或小,只要在該州領先的候選人,就可以拿到州內所有的選舉人票。 這也造成了美國選舉的獨特現象,那就是候選人即使全國獲得的總普選票數低於對手,仍有可能贏得較多的選舉人票而當選。 近代包括2016年的川普對上希拉蕊,2000年小布希對上民主黨的高爾都是例子。

    • 期中選舉是什麼?
    • 美國國會是如何組成的?
    • 期中選舉改選範圍?
    • 對2024美國總統大選的影響?
    • 對台灣將造成什麼影響?

    和台灣一樣,美國總統任期為4年一任,當任期進行到一半(第2年11月的第1個完整的星期二)舉行全國大型選舉,台灣是選舉地方首長及民意代表,像是今(2022)年的九合一大選;美國則是改選國會多數議員、逾半數州長及其他地方官員,稱為期中選舉(midterm elections)。由於執政黨施政表現會成為選民投票的評估,因此也如同總統的期中考試。 其中,美國國會議員選舉結果將直接影響總統餘下任期的施政走向,最受關注。目前美國國會由執政的民主黨握有掌控權,但最大在野黨共和黨也與其勢均力敵。

    美國立法機關制度為兩院制,分成參議院及眾議院,兩院都會提出立法議案,並需交由另一院審查表決,都通過後才交給總統簽署成為法律。 參議院共100席,美國各州不分大小皆有兩席參議員名額;眾議院435席則根據各州人口數比例分配席次,但因為參議院對總統提名的行政官員、大法官等有任用同意權,且得以修改眾議院提出的財政議案,因此被認為重要性大於眾議院。

    期中選舉的所有選舉項目都由美國選民直接投票,國會兩院因議員任期不同,所以改選名額也不相同。 眾議院一屆兩年 全面改選 首先是眾議院的議員,由於1屆任期2年為限,因此435個席位將全面改選。誰先取得一半席次(218席)就能掌控眾議院。 目前眾議院有3席空缺:印地安那州第2選區共和黨的Jackie Walorski於今年8月3日因車禍過世,11/8該州將舉行特別選舉,勝選者將補完剩餘任期;在佛州第13及第22選區,各有1位民主黨議員辭職。民主黨目前在眾議院以220席比上共和黨212席略佔優勢;共和黨若要取得優勢,需相較現況再贏6席。 任期錯開 參議院改選3分之1 參議院成立的初衷是不論州別大小皆有平等權力,設定為保守且穩定的機構。被認為權力更大的參議員,1屆任期為6年,但為了避免因選舉導致議院完...

    全面執政遭受考驗 期中選舉將改選多數國會議員,涉及立法及預算的掌控權,儘管民主黨在國會兩院的主導權都已略勝共和黨,然而拜登上任後提出的法案也非無往不利,仍有源於自己黨內的反對意見,例如2021年1.75兆美元的社會支出法案。 因此若執政黨失去參議院或是眾議院的優勢,那總統任期剩下的兩年,推行政策所受阻礙就會加劇,進而對下一次大選造成影響。 拜登角逐連任意願 拜登先前就曾透露有意競選連任,10月11日接受CNN專訪時他態度更明確表示,期中選舉後將正式決定是否參選2024年總統。 期中選舉結果被視為過去兩年執政表現的成績單,根據路透社和益普索市場研究公司的施政滿意度調查,從2021年拜登上任滿意度55%,至今已下滑到39%。《華盛頓郵報》和《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指出,僅35%民主黨人支持拜登挑戰...

    美國國會的「參議院台灣連線」以及眾議院「國會台灣連線」,皆由民主黨及共和黨議員共同組成,致力促進台美關係。2011年,中國領導人胡錦濤訪美期間,參議院台灣連線曾積極維護台灣利益,敦促當時美國總統歐巴馬應抵禦北京政府的施壓,繼續對台灣提供防禦性武器、維護台灣安全。 兩黨都曾釋出對台友善政策,共和黨籍前總統川普於2016年至2020年任內,通過《台灣旅行法》、《台灣保證法》等友台法案。民主黨籍拜登上任後,參眾兩院於今年9月各通過《台灣政策法》的草案初審,被認為是1979年斷交以來最重要的台美法案,至於是否能趕在期中選舉前交由總統簽署通過,值得進一步關注。 中國二十大表明加強對台施壓力道,美台商會長韓儒伯已證實,拜登政府計畫和台灣聯合生產武器。2019年以來,美國有超過10項待送往台灣的軍售項目,...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11年8月2日 · 總統選制不同 美國台灣有差異. 政黨輪替. 美國. 選舉人團. 台灣總統. ... 發布時間: 2011-08-02 14:30 更新時間:2011-08-02 14:30. 許多人把這次台灣總統大選的激烈競爭還有引發的後續爭議拿來跟二千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比較雖然這兩次選舉當中兩位候選人的得票都相當接近但是從兩個國家最根本的選舉制度投票方式以及法律規定都有很大差異以下是我們的分析報導。 台灣和美國雖然都是民主國家,不過選舉總統方式卻有極大的差異。 就制度面來講,美國是由各州民眾選出當地的選舉人團作為民眾的代表來做決定。 在台灣則是由人民直選。 就投驗票方式,在台灣只要看戳印是否蓋在欄位內就可,美國則是各州規定不同。

  5. 2024年4月22日 · 川普2022年11月向聯邦選舉委員會提交文件宣布參與2024美國總統大選。 川普面臨黨內多位競爭對手,包括前副總統潘斯、駐聯合國大使海莉和佛州 ...

  6. 1 天前 · 美國總統川普在當地時間28日,與辯護律師和檢察官,針對豔星封口費案做了長達6小時的結案陳詞,陪審團也即將做出川普是否有罪的裁決。而 ...

  7. 來賓: 李大中(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所教授) 王宏仁(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 鍾志東(國防院國家戰略與資源所助理研究員) #美國大選 #超級星期二 #黨內初選 #拜登 #川普 #海利 #中國兩會 #習近平 #集權 #美中台 #美中對抗 #外交 #東亞局勢 #李大中 #王宏仁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