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3月1日 · 道歉的基本態度先處理人心再處理事情1.不要以為道歉一次就沒事. 大部分人都會不自覺的懷有道歉了對方就會原諒的期待然而要不要接受道歉是由對方決定所以要切記接受道歉需要時間。 2.辯解是為了自己,說明是為了對方. 「辯解」指的是是求自保,試圖向對方解釋責任不在自己身上,而「說明」是希望對方了解,並努力用行動讓對方明白。 向對方說明由於處理不當的理由時,若是能為自己造成的麻煩向對方致歉,便能慢慢平息對方的怒氣,這是道歉不可忽略的事。 3.道歉後不可再犯同樣的錯. 既然已為了犯下的錯誤向人道歉,唯有改正錯誤,才能使你的道歉有意義,絕對不要讓自己變成一直被罵、一直向人道歉的人。 化解危機一定要會讀心:聽出言外之意,即可掌握化解關鍵。 1.聆聽是盛怒最好的解藥.

    • 「對不起,但是……」
    • 有事沒事就說道歉
    • 道歉完希望對方立刻原諒你
    • 好的道歉,勝過千言萬語
    • 延伸閱讀

    當我們冒犯別人的時候,因為太害怕對方會因此而討厭我們、損傷到我們的關係,所以有些時候會在對不起後面加上一個「但是」來說明自己犯錯的原因,可是聽到對方耳朵裡面,其實很像是辯解,也會顯得非常沒有誠意。 這個語句在心理學上我們稱作「模糊訊息」,同一個句子裡面,傳達了正負二個互相矛盾的內容,這樣子聆聽的人會難以了解,你到底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也會讓你的道歉大打折扣。 同樣的狀況也會發生在你嘴巴上說道歉,但是語氣和表情卻表現出自己很無辜的樣子的時候。總之,說的話和你的行為要一致,這樣子才能夠顯示出你的「誠意」。(推薦閱讀:擁抱內在小孩:指責他人,不會讓你比較好過) 下次,要做任何解釋之前,先設身處地的的設想對方的感受,真誠地做出道歉之後,再來討論。心口合一,才能讓對方感受到(劉秀丹,2016)。

    相較於「困難開口道歉」的人,有些人則是經常把「對不起」掛在嘴邊,不過這兩種人其實都是對自己沒有自信的人。前面那種很難說「對不起」的人,因為打從心裡不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被尊重的,所以也擔心自己如果道歉的話,就會「輸了」;而後面那種那些時時刻刻在道歉,根本沒有經過腦袋瓜的人,他們口中的「對不起」只是一種防衛和保護自己的方式,說出口的時候根本沒有經過「心」,別人也沒有辦法感受到真誠,這些人看起來很有禮貌,但骨子裡擔心別人討厭自己,所以在對方做出任何回應之前,就先開口道歉。 我自己秉持的原則是:「先停下來感受,再道歉。」如果是小事情,例如咖啡潑到別人的衣服,或者是不小心撞到同車廂的常客,那麼的確是可以立刻反射性的道歉,但倘若是較大的事情,例如你睡了人家的女友、或者是誤傷了別人的小孩,那麼首要職之並不...

    道歉是你的選擇,不過「要不要原諒你」是對方選擇。 有的人在道歉之後,會反射性地給對方施加一種壓力是「我都已經道歉了你還不原諒是怎麼樣?」但是這裡卻犯了一個邏輯上的謬誤:並不是所有的道歉都可以帶來原諒。 或許你會覺得疑惑,我都已經道歉了,為什麼對方還無法原諒呢?Harriet Lerner指出,原諒並不是一個「是/否」的過程,而是有「程度」的。你可以原諒一個人10%、50%、或90%,而且更多時候,原諒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決定,就是為什麼我們往往需要花費一段時間,才能夠原諒一個人(Spring、Spring,2011)

    在人際關係當中,犯錯/被冒犯之間的關係很複雜的,有些時候你抗拒道歉,是因為你覺得對方也有錯。我該怎麼辦呢?在文章的最後,我想講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不論「事實的真相」到底是誰錯,你必須練習承認,在這場災難之中,兩個人感受都是真實的。 換句話說,站在你的立場,你可能覺得你自己也受傷了,並且認為對方傷害你還比較多,但站在對方的立場,他也是這麼想的。有一種方式是去爭奪到底誰錯誰對,但如果你選擇種方法,你會發現很有可能無法修復關係,還會把氣氛弄得更糟糕。 從建構主義的觀點來看,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是「事實」,我們都活在「想像中的現實」裡面,也就是說,我們大概不能還原所謂的「真實的情況」是什麼,只能去承認對方眼睛裡面看到的,與你所認同的,都是事實(李維倫,2016)——儘管兩者可能互相矛盾。 是的...

    「你很煩耶,不要再說了!」為什麼對越親近的人我們越容易發脾氣? 像個孩子一樣與自己相處,科學:喜歡「自言自語」的人其實心理超健康 「請別人幫忙好尷尬,還是自己再試試看好了。」為什麼有些人超討厭麻煩別人? (本文經合作夥伴 愛心理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道歉的秘訣:好好說對不起,勝過千言萬語〉。更多相關文章都在 「愛心理」粉絲專頁)

  2. 2021年11月22日 · 文/ 賴若函. 出道33年得過10座金鐘獎的知名主持人黃子佼是三金頒獎典禮認證的零負評主持人」。 今年49歲的他,不只是被資深音樂人陳樂融稱為「主持之王」,也是出過十多本書的作家、策展人,在音樂、文創、藝術跨領域涉獵甚深,甚至有能力在主持時,全程不用手卡、提詞,把橋段都牢牢記在腦海裡。 藝人接受他訪問,不用擔心冷場,因為什麼樣的話題黃子佼都接得上。 這靠的是他平時深厚的閱讀涵養,數十年來每天讀報、一年看100多部電影,聽遍家中上萬張CD唱片的累積。 如何學的廣、用得多? 黃子佼認為, 第一件事,找到自己需要什麼,就開始日積月累地學。 靠雜學,信手拈來都是哏.

  3. 2017年11月10日 · 圓神書活網 2017-11-10. 《Oh My Venus》劇照. 《VO》導讀:. 「我真的很抱歉,但是……」你也被這句話惹怒過嗎?. 雖然對方說了對不起,但你聽了卻只想翻白眼,哪來這麼多但是,一點誠意都沒有!. 道歉還要附上但書真的不如不要講!. (責任編輯 ...

  4. 2018年11月26日 · 2018-11-26. 分享本文.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2007 年,黃尚基(Hwang Sang-gi的女兒在三星工作四年後死於白血病他發現女兒工作的生產線上另一個員工也死於白血病認為女兒罹病的原因是三星的工作環境於是拒絕接受和解並深入調查追究三星責任引發了一系列的運動經過十多年的努力三星終於在 1123 日正式公開道歉並賠款。 (責任編輯:郭家宏)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週五(23 日)針對半導體工廠員工罹癌致死案正式道歉,坦承該公司並未為員工創造安全的工作環境。 員工罹患白血病和腦瘤,三星公開道歉.

  5. 從禁忌到封塵史料出土乃至於國家元首公開道歉二二八事件曾經40年不見天日如今屆滿70週年除總統蔡英文將出席中樞紀念儀式海內外也有許多活動走出台灣的轉型正義。 「不能說、也不敢說」,二二八在50年代,曾是台灣社會的政治禁忌,尤其戒嚴時期,更是被視為討論的禁區,直到80年代民間打破禁忌提及「二二八」,自此「二二八」才又重見曙光。 一轉眼今年即將屆滿70週年。 二二八事件是台灣現代史最重要的事件,也讓台灣緊接著實施長達38年的戒嚴,不但造成許多民眾在白色恐怖時期死亡、失蹤、監禁,也影響並造成台灣社會族群的對立和衝突。 提及二二八肇因,時間回到70年前,1947年2月27日在台北市天馬茶房前一場查緝私菸引起的官民衝突,為二二八事件鳴起第一聲槍響。

  6. 2024年4月12日 · 分享本文. 近期藝人黃子佼因持有未成年兒少性影像引起社會軒然大波連帶使政府單位封鎖散播管道創意私房偷拍論壇而對於未成年人的性敏感內容保護社群巨頭之一的 Instagram 也提出新對策,未來將預設模糊化 IG 私訊中的裸露圖像。 根據 Instagram 母公司 Meta 的說法,近期 IG App 正在測試全新功能,旨在保護年輕人的私密影像傳播,避免使用者遭到性勒索、威脅與詐騙,其中,最主要的防護措施即是私訊中的裸體影像模糊功能。 Meta 指出,這項保護功能主要奠基於機器學習,當使用者透過 IG 私訊發送、接收敏感影像時,若系統檢測到裸體內容,將會自動模糊化並跳出文字警告,而收到裸照的使用者也將收到訊息,提醒他們不需要被迫回應,同時還可以封鎖和檢舉裸照發送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