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國泰金融控股公司(英語:Cathay Financial Holdings Co., Ltd.)簡稱國泰金控,為臺灣的一家金融控股公司,為霖園集團的核心公司。 總資產高達12兆新臺幣,是臺灣規模最大的金控,被 台灣金融研訓院 稱為亞洲區域性銀行重點集團之一。

  2. 2015年1月5日,国泰人寿和印尼PT Bank Mayapada Internasional签订股权买卖合约,斥资3.52兆 印尼卢比 (约新台币87亿元)取得Bank Mayapada共40%股权 [5] 。. 2020年, Bank Mayapada 因为有授信户卷入当地国营保险公司弊案,使得其被印尼主管机关要求增资,国泰人寿评估后不参与 ...

  3. 國泰證券投資信託 (簡稱 國泰投信 ),為台灣的投信公司,成立於2000年2月,為 國泰金控 100%持股的子公司,主要營業項目包括投資 信託 業務、投資顧問業務、 期貨 信託業務。. 總資產管理規模約為台灣投信業界總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投信,旗下發行有國內 ...

    • 復華金控時期
    • 後續階段發展
    • 爭議事件

    2002年2月4日,由中國國民黨投資的復華證券金融和復華綜合證券共同以股份轉換方式成立復華金融控股公司,同年5月將原屬復華證券金融和復華綜合證券子公司的「復華期貨」、「金復華投顧」轉為金控子公司。8月1日,再以股份轉換方式將「亞太商業銀行」納為子公司(同年10月更名為「復華商業銀行」),後再購入「金亞太證券投資信託」(後更名為「金復華證券投資信託」)。在2003年以前,又陸續成立了「復華創業投資」、「復華財務顧問」、「復華資產管理」。

    2004年,「元大京華證券集團」決定往金控事業發展,開始購入復華金控股票,於2005年6月董事會改選前已經取得超過30%的股權。因此在該年董事會改選中,在九席董事中,由元大集團取得四席董事席位,國民黨取得三席,使得原本具有國民黨黨營事業色彩的復華金控改由元大證券主導經營,國民黨退為第二大股東。 2006年,「元大京華證券」決定與復華金控合併,雖然遭第二大股東國民黨的反對,但在該年9月臨時股東會的改選中,元大集團取得董事會三分之二共六席的席位,而國民黨僅取得兩席,由元大集團完全掌控了復華金控的主導,也確定了與元大京華證券合併案。 2007年透過元大集團透過旗下的元大亞洲金融公司以股權投資的方式參與第一證券(越南)之經營,持有越南第一證券 44.68% 的股權。 2007年4月2日,元大京華證券...

    元大結構債背信案

    2004年美國升息引發聯合投信大幅調降債券型基金淨值事件,金管會為穩定金融市場避免恐慌,因此要求各投信公司出清結構債,若有損失投信股東須自行承擔。元大投信旗下持有面額276億元結構債發售給投資人,若即時出清將虧損十多億元,元大先處理虧損較大48億元結構債,損失7.7億多元。 元大集團另有一關係企業元大京華證券,此時元大集團創辦人馬志玲之妻杜麗莊擔任元京證董事長。元京證做出加大增資入股元大投信,股權從二成突然暴增為八成三,後續損失發生時元京證承擔了4.4億多損失,檢方偵辦後將馬志玲夫婦及數名部屬依違反《證券交易法》等罪起訴。歷經七年多三審定讞,最高法院認定背信罪成立,馬志玲夫婦皆判刑7年4個月。 時間序 1. 2005年元大投信持有276.9億元結構債,淨值大降,金管會下令出清 2. 2005年5月元大處理面額48億元結構債,損失7.7億元 3. 2005年9月5日馬志玲夫婦誤導元京證券增資元大投信,分攤損失 4. 2005年9/25元大再處理87.5億元結構債,元京證券共分攤損失3.89億元 5. 2005/10杜麗莊指示元京證券以低賣高買高賣交易手法,把損失轉列到其他公司帳上...

  4. 2024年5月8日 · 国泰证券投资信托 (简称 国泰投信 ),为台湾的投信公司,成立于2000年2月,为 国泰金控 100%持股的子公司,主要营业项目包括投资 信托 业务、投资顾问业务、 期货 信托业务。. 总资产管理规模约为台湾投信业界总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投信,旗下发行有国内 ...

  5. 2021年5月26日國泰萬通金控(Cathay General Bancorp)的國泰銀行(Cathay Bank)向美國滙豐銀行購入其在美國西海岸的10家位於加州的零售業務分行,包括5萬名客戶10億美元存款和約8億美元貸款。

  6. 國泰綜合證券 (簡稱 國泰證券 、 國證 )是台灣的 證券公司 ,屬於 國泰金控 100%持股的子公司,由董事會於2004年2月6日通過設立,8月13日正式開業。. 現有總公司、10家分公司及多家位於 國泰世華銀行 內的證券櫃檯,業務範圍涵蓋經紀、承銷、自營及衍生性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