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15日 · 對力晶股東而言,歷經 2019 年開放認購力積電、今年力晶減資換股,一張力晶股票變成 750 的力積電,加上 250 的力晶,藉由力積電登上興櫃,這些慘套的力晶股東終有機會一吐悶氣。 除了轉型晶圓代工,亦著力強化原有事業. 如今來看,力積電能一掃八年陰霾,歸功於兩件事: 其一,從 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分割部分工廠轉型晶圓代工,並同步強化原有的記憶體事業;其二,2008 年起把力晶分割成力晶科技、力積電(前身為鉅晶電子)兩家公司,由力積電接收晶圓廠,負責製造生產 ,力晶如今成為持力積電 26% 的控股公司。 力積電自結 2020 年前 10 個月的營收達 377.94 億元,EPS(每稅後純益)1.03元,比去年亮眼。

  2. 2021年12月23日 · 穩得董事長高志宏是靠著怎樣的經營策略,將公司從最低潮成功轉型?. (責任編輯:邵元婷). 作者:譚偉晟. 21 年前,看著公司面臨倒閉危機,當年還是「夥計」的高治宏,不僅沒有琵琶別抱,甚至買下公司自己當老闆;21 年後的今天,這家公司成功掛牌上櫃 ...

  3. 2024年1月4日 · 鉅亨網. 2024-01-04. 分享本文. 2023 年 AI 題材火熱,AI 時代宣告來臨,加上 2024 年迎來 AI PC 元年,帶動電子五哥包括緯創、廣達、英業達、仁寶以及和碩 2023 年股價表現不俗,同時也都樂觀看明年展望。 緯創是 2023 年十大飆之一. 2023 年全年漲幅最強勢的緯創 ( 3231-TW ),漲幅高達 235%,更擠進 2023 年台上市公司前十大飆。 緯創先前指出,2024 年整體伺服器成長將顯著優於 2023 年,尤其以 GPU 伺服器為最主要的成長動能。

  4. 2015年4月2日 · 現在台灣的公司法在股份有限公司的規定上,採取的是所謂的 法定資本制度 ,也就是說政府會規定開一間公司最少需要多少錢,然後會把公司的登記資料公開讓鄉民可以在網路上公開查詢等等,這一整套制度是為了避免社會大眾花大錢買到一間其實不怎麼值錢公司的股票。 這個精神延伸到股份的相關規定上,就變成股票面額制度:如果你公司的資本額是 100 萬,那麼我只要規定你一股面額 10 塊錢,就可以知道你整間公司有十萬的股份,假設公司相當賺錢,現在市值是一千萬,市場上的股東就可以知道這間公司大概一股值 100 塊錢。 固定股票面額限制小公司發展. 在這裡我們可以知道,採取法定資本制度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保護外部人。 但如果今天外部人不存在呢?

  5. 2017年4月18日 · 讓我們開始囉! 挑戰者 NO.2:台積電與三星的廝殺. 三星 (SAMSUNG) 晶圓業務早期以自用為主,然而產能若僅自己用會太小、故也接蘋果的單。 製程飛越,直接從 28 奈米跳過 20 奈米,飛到現在的 14 奈米 。 由李秉喆創立的韓國三星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家由家族控制的商業帝國,早期出口乾魚、蔬菜、水果到中國東北去。 1970 年代生產洗衣機、冰箱、電視機等家電, 1980 年代開始引進美國先進技術並和韓國半導體公司完成合併,家電、電信與半導體成為三星電子的核心業務。 三星的晶圓代工事業的發展之所以能成功,蘋果可以說是一股最主要的助力。 三星是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DRAM) 和快閃記憶體 (NAND) 的領導廠商,全球市占率達 15.5%。

  6. 2019年3月26日 · 據悉,可換股債券將能夠以每 55 美元(約台幣 1694 元)的價格換取 Uber 的股份。 Careem 的股東包括沙特王子 Alwaleed bin Talal 的投資公司沙特阿拉伯王國控股公司 (Kingdom Holding) 和日本電子商務公司 Rakuten Inc.,兩家股東預計將於周一(25)晚間同意交易 ...

  7. 2019年9月23日 ·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2019-09-23. 分享本文. (左至右)東元精電陳國民總經理、資策會創生處洪毓祥處長、林志杰組長. 智慧製造或稱工業 4.0,是全球製造業趨勢,也是台廠近兩年積極努力的方向,而專注在微馬達製造的東元精電亦是其中之一,在資策會協助下,東元精電導入SWAT解決方案轉型智慧工廠,希望藉此提高生產彈性及生產狀況透明度,進而深耕市場,成為客戶心中最佳的微馬達供應商。 訂單型態不同以往,製造廠產線必須具備高度彈性. 東元精電總經理陳國民指出,近年來客戶下單型態和過往有著很大的不同,從大批量走向分批出貨。 大批量生產強調生產效率,產線一次能生產的數量越多越好,分批出貨則是小批量生產,看重的是生產彈性,產線必須具備隨時調整、生產不同產品的能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