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5日 · 近期元大台灣「價值高息 ETF 00940」在投資人間引發熱潮。 據 報導 ,它還沒掛牌上市,就募集高達 1752 億元資金,創下 ETF 募資的新紀錄;同時,也有民在臉書(Facebook)創立公開社團「00940自救會」,成立宗旨是:若掛牌當日跌破 10 元,將控告元大坑殺散戶──短短 3 天就吸引萬人加入社團。 然而,掛牌價格未如預期,真能控告發行人嗎? 00940自救會的成立宗旨可否成真? 投資風險不可避免.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這句話,相信大家一定聽過,但有多少投資人真把這句話聽進去?

  2. 2023年4月24日 · 近年來,上市櫃公司爆發財報不實的案例層出不窮,除了造成股民受損外,相關人士也要承受對應的民、刑事責任。 因此財報正確與否,是不容許有模糊的空間存在的,以下就藉由本案相關資料,帶各位讀者了解我國對於財報不實的規範!

  3. 2023年12月6日 · 當公司發生營運不良、虧損嚴重或是跳票等情形,為了保護投資人盡量不去買到這類股票-來自發生財務困難或是營運不佳的公司,證交所可以依規定,改變原本股票的交易方式,降低這類股票在市場上流動的可能性;這種方法的正式名稱叫「變更交易方法股票」,也就是俗稱的「全額交割股」。 當公司股票被打入「全額交割股」,通常股價會嚴重的下跌,這檔股票的交易量自然也會下降,對公司而言,就會比較難籌到資金。 除此之外,公司如果不改善,甚至會像這次台開公司所面臨的警告:未來將會面臨下市,更難籌到資金。 不過,並非變成「全額交割股」,就沒有變回普通股票的機會。 只要公司補正或改善那些被打入「全額交割股」的原因,證交所就會把公司股票恢復成平常的交易方式。 全額交割股對投資人有什麼影響?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2年12月5日 · 除了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和股東,可以透過技術出資取得股份外,,其他的公司類型(公開發行公司發行新例外)在2018年的《公司法》修法後,也都可以用技術方式出資,並在合夥與有限合夥此類商業組織中,也可以透過技術出資的方式成為合夥人。

  6. 2023年2月23日 · 這種操作方式,稱為「當沖」 原本的美意是要讓不小心下錯單、或者誤判投資情勢的投資人,可以當天沖銷(賣掉),不用抱過夜,而有夜長夢多的風險。

  7. 2022年11月21日 · 這是起因,遠傳電信與亞太電信2 月底宣布:預計由前者發行 3.57 億的新,來合併亞太電信 1 的亞太電信可以遠傳電信 0.0934406 。 而這個價格對於股東似乎有點太低。

  8. 2024年1月21日 · 股票是因為公司不乖,才被關緊閉嗎? 首先,鼎鼎大名的關緊閉,正式的用語是「處置股票」。 當一檔股票變成「處置股票」的話,投資人最有感的,就是搓合時間的拉長,原本的逐筆撮合,會變成5分鐘撮合一次,如果沒能改善異常的交易情形,下次就變成20分鐘撮一次。 就像是,原本大賣場的入口沒有人流管制的時候,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地進出,這就像是逐筆撮合,所有買方賣方,一進入市場,就會按照時間順序立即配對。 但是在疫情下,大賣場必須控管好賣場內部的人數,於是他們每5分鐘才放進去一組客人,這就是5分鐘撮合一次的概念(5分鐘才會成交一次)。 其次,為何要設計處置股票的概念?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