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3日 · 2024-04-03. 分享本文. 台灣在 4/3上午 7:58 發生發生規模 7.2 地震震央位於花蓮縣政府南南東方 25 公里台灣東部海域全台有感是繼 1999 年 921 地震之後25 年來最大地震除了造成花蓮多處房屋傾斜倒塌各地也陸續傳出災情許多民眾的家也因為遭遇劇烈搖晃呈現一片慘狀。 根據氣象署地震中心,後續 3 天內可能會有規模 6.5 以上至 7.0 的餘震,影響相對大。 財政部國稅局提醒,如果因地震遭受財產損害,記得拍照存證,申請稅捐減免。 申報災害損失減免 3 步驟. 民眾如果因為地震造成財產損失,可透過 3 步驟申報稅捐減免,維護自身權益: 拍照存證. 檢附損失清單及證明文件.

  2. 2018年2月22日 · 此次花蓮地震除了造成市區四棟大樓傾倒多處建物出現損害外最大的影響就是自來水管線破裂造成花蓮市吉安鄉秀林鄉與新城鄉等地大量住戶停水嚴重影響民生用水自來水公司雖然投入了大量人力進行檢修但因為主管線與各支管線都分別出現破裂難以在短時間內修復完畢。 蕭美琴除了要求將外縣市的漏水檢查隊支援花蓮之外,也協調宜蘭與台東的水車前往花蓮,並在市區內設置多個水車、水桶等取水點,以暫時應付民眾的用水需求。 他自己也是好幾次前往管線修復現場以及自來水公司,現場督軍,也給予工程人員關心與鼓勵。 甚至,他也跟民眾一起建置了線上的停、漏水回報系統,讓民眾主動回報給水狀況,協調水公司直接派員處理,加快修復進度。

  3. 2018年8月16日 · 報橘. 花蓮地震半年後他們收到崐萁王國寄的震撼亞洲的震災搶救大禮包. 翁筠茜 2018-08-16. 圖片來源: 凱莉給點力 。 今年 2 花蓮縣發生嚴重的地震引起全台人民的關心許多人紛紛捐款希望可以幫助救災沒想到支持捐款之後竟然收到來自花蓮縣政府的大禮包」。 圖片來源: 凱莉給點力 。

  4. 2024年4月16日 · 2024-04-16. 分享本文. 4/3 台灣花蓮東部海域在早上 7 時 58 分發生規模 7.2 地震這是自 921 大地震後台灣遇過的最強地震無論處在台灣哪個角落能感受到強烈晃動甚至還有不少建築物結構受損倒塌事件頻繁傳出標誌著台灣的台北 101 大樓裡懸掛著一個 660 噸重的鋼球,在發生規模 7.2 地震當下保護了這座建築。 阻尼球身處 89 樓觀景台! 最大任務是地震來了跟著搖. 這個球體位於 101 大樓的第 89 樓觀景台,對民眾來說是熱門的旅遊景點之一,它外表本身就是一個美麗的球體,同時也扮演著重要的「 調諧質量阻尼器 」角色。 也就是當大樓面臨到強風或是地震時,可以減少建築物劇烈搖擺和劇烈震動的鐘擺。

    • 緊急避難包
    • 緊急食物與飲用水
    • 禦寒保暖衣物
    • 其他物品
    • 還有哪些需要注意?

    原則上要找質地輕、容易取用物品的「雙肩背包」,再準備從住家出發到避難場及避難初期可能會需要的物品,準備時請與家人共同討論,仔細考量每個人的不同需求。每個人都應該要準備 1 個緊急避難包,備妥之後,記得在背包外標註更新日期,提醒每半年檢查、更新一次緊急避難包,確保物品無損壞、遺漏之外,進行過期的藥品、糧食等的更換。 緊急避難包建議放置於大門口或玄關附近等隨手可取得之處。

    請以 3 天份量的防災食物作為一個單位,每人最少準備 3 公升的礦泉水,建議選擇常溫保存至少半年以上、有外包裝方便攜帶、無需加熱或加熱水即可使用的食物。例如餅乾、巧克力、防災食品、真空速食食品等簡單的糧食,有嬰兒的家庭應請另外準備奶粉、真空包裝或罐頭副食品等。

    輕便外套、內衣、襪子、毛巾、手套(橡膠手套)、雨衣、小毛毯、暖暖包等,若有小型睡袋,在可背負範圍不佔空間情況下,也可一併準備。有嬰兒的家庭,請記得準備尿布,嬰兒背帶最好能放在出門隨手可拿到的地方,以便不時之需。

    收音機、電池、哨子、開罐器、紙筆、繩索、瑞士刀,防災地圖(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基隆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屏東縣、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

    因應防疫非常時期,可準備口罩及乾洗手等物品。 除了準備地震緊急避包,與家人預先共同討論「家庭防災計畫」很重要,彼此約定事故發生時的聯繫方式和集合地點。聯繫方式最好不要只有一種,可以在門上貼便條紙留言、撥打 1991 報平安專線等。

  5. 2024年4月3日 · 2024-04-03. 分享本文. 台灣在 4/3(三)上午 7:58 發生發生規模 7.2 地震震央位於台灣東部海域全台有感是繼 1999 年 921 地震之後,25 年來最大規模的地震,根據氣象署地震中心,規模 7.0 以上、深度 30 公里以內的地震可能會引發海嘯,且地震能量不會一次釋放,後續 3、4 天內可能會有規模 6.5 以上至 7.0 的餘震,要小心提防。 因應地震,平時就可預先準備「地震緊急避難包」,以備不時之需,放在逃生時隨手可拿到的地方,並且定期半年檢查、汰換袋內物品。 究竟緊急避難包裡要放什麼才能保命? 本文彙整出 6 個消防署提醒必備的項目,趕快準備好你的緊急避難包吧! 先了解一下「緊急避難包」

  6. 2018年2月7日 · 根據地震生還者所作的綜合統計,地震最危險(最頻繁)的傷害因素並非轟然塌下的屋頂或樓地板, 而是四處亂飛、掉落、位移的家具和碎玻璃。 所以,地震來臨時,要趕緊鑽到桌子下邊或用靠墊摀住最脆弱的頭部,或牢牢抓住桌子腿並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動的準備。 這種避難措施更為可靠。 也就是我們過去以來所推廣的 DCH(Drop 臥倒、趴下 Cover 掩蔽、掩護 Hold on 握緊、穩住)方法。 而「黃金三角」則完全沒考慮到這個最頻繁情況! 面對非結構性威脅,我們過去以來所推廣的DCH方法這種避難措施更為可靠,「黃金三角」則完全沒考慮到這個發生最頻繁情況! (二)結構性威脅:建築物倒塌、樓層下陷。 1.如果建築物是磚造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