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月25日 · 2003年SARS肆虐期間和平醫院封院7名醫護人員也因此殉職 [1],在台灣共有346名確診病例造成73人死亡而在全球則是有8,096名病例774人死亡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還是進行式仍還有太多未知擋在我們的面前現在讓我們一起鑑往來看看17年前的那場歷史瘟疫發生了什麼事? 全球出現SARS疫情的地區統計(2002-2003年)source: Wikimedia. 戴著皇冠的死神-冠狀病毒. 引起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和 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019-nCoV )的病毒皆是屬於冠狀病毒。 其實早在七十年前,人們就已經發現了冠狀病毒 [2];但它一直不在大眾的視野裡,直到2002年 [3]。

  2. 2003 3 台灣陸續通報境外移入 SARS;4 台北市立和平醫院爆發院內感染隨即遭到封院最終造成台灣 346 名患者,73 人死亡。 引自 《17年前的歷史瘟疫:當年 SARS 疫情爆發時,發生了什麼事?

    • 以科學研究面對全球傳染病挑戰
    • Sars 帶來的啟示
    • 新興傳染病來襲,掌握病原體與疾病自然史為關鍵
    • 台灣防疫上半場:阻斷病毒傳播的無名英雄
    • 台灣防疫下半場:疫苗戰與變種病毒
    • 疫苗緊急使用授權與免疫橋接
    • 採用以下兩個方式進行統計分析比較,兩項都達標才算成功
    • 與 Covid-19 共存的世界
    • 延伸閱讀

    瘟疫是人類文明的天敵,如果請讀者說出印象最深刻的傳染病,新冠肺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肯定不會缺席。延燒至今的 COVID-19,不僅影響了人們日常生活,也衝擊環環相扣的全球製造供應鏈。面對全球共同遭逢的世紀大疫,台灣如何因應這場危機?在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大規模感染後,台灣又做了哪些努力才得以守住防線?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透過流行病學專業視角,分享 COVID-19 公衛知識與台灣防疫經驗。

    如同中研院廖俊智院長所說:「如何應付下一個大流行傳染病(pandemic),已成為當前科學機構關切的重點。」在 COVID-19 出現前,台灣學者對冠狀病毒並不陌生,例如中研院院士賴明詔很早就對冠狀病毒有深入研究,因而被稱為「冠狀病毒之父」。但在病毒的基礎研究之外,台灣面對 COVID-19 大爆發,為何能迅速整備相對完善的防疫體系?這就要回溯到 2003 年的慘痛一仗──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侵襲台灣。當時對抗 SARS 的經驗,為日後 COVID-19 的防疫戰打下了重要基礎。 和 COVID-19 一樣,SARS 的病原體也是冠狀病毒。病人感染 SARS 之後,會出現明顯的發燒症狀,若沒有發燒就不具傳染力,發燒成為疾病監控的重點指標。陳建仁提到,由於沒有很好的抗病毒藥物,也尚...

    儘管曾有 SARS 累積的防疫經驗,當 COVID-19 這種新興傳染病,毫無預警地侵入人類社會,現有的公衛體系該如何提供預判和決策? 陳建仁表示,面對新興傳染病,首先要問:「病原體是什麼?」COVID-19 從 2019 年 12 月開始傳播,2020 年 1 月上旬確定病原體為 SARS-CoV-2。確認病原體之後,研究者就能開始解析病毒基因和分子結構,展開後續檢驗試劑、疫苗與藥物研發,進一步揭開傳染病的未知面紗。 第二則是了解臨床特徵:遭受感染後,潛伏期多久?臨床症狀為何?疾病自然史怎麼變化?所謂疾病自然史,指的是疾病自然演變的整個連續性過程,會隨著人、時、地有所不同。例如不是每位感染 COVID-19 的患者都會發燒,重症症狀也都不太一樣,沒有辦法如同 SARS 依據發燒的單一症狀來...

    綜觀 COVID-19 防疫戰,陳建仁認為,台灣防疫迄今大概可以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 2019 年 12 月首度發現 COVID-19 至 2020 年 11 月疫苗問世,他稱為防疫「上半場」。 在上半場期間,最好的防疫方法為阻斷病毒傳播途徑,也就是繼承 SARS 經驗的各項防疫工作。台灣人歷經 SARS 陰影,對勤洗手、量體溫、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與避免群聚活動等並不陌生,多數人也願意配合。 即時將病毒阻擋在國門之外,也是上半場的重點策略。2019 年 12 月 31 日,疾病管制署羅一鈞副署長在 PTT 論壇看到中國出現非典型肺炎病例聚集的訊息,旋即發函通知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台灣也在當天啟動邊境管制,展開武漢直飛班機的登機檢...

    第二階段是 2020 年 12 月 COVID-19 疫苗問世之後,陳建仁稱為防疫「下半場」。除了持續阻斷傳播鏈以外,普遍施打疫苗以提升群體免疫力至關重要。 陳建仁說,原本規劃目標是以 3,000 萬劑疫苗覆蓋 65% 以上人口(每人 2 劑),其中包括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疫苗 1,000 萬劑、莫德納(Moderna)疫苗 500 萬劑、COVAX(COVID-19 Vaccines Global Access,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苗實施計畫)分配取得 500 萬劑,再加上國產疫苗 1,000 萬劑,來鼓勵國內疫苗廠研發製造。 不過,計畫趕不上變化,各國競相爭搶疫苗,資源分配也難以公平。國際疫苗交貨一再延宕,比預期慢得多;而國產疫苗使用棘蛋白次單元技術,研發時間也比 mR...

    「疫苗是防疫下半場最重要的救援投手。」陳建仁強調,以往疫苗的研發,從動物實驗到臨床試驗一期、二期和三期,通常需要至少 5~10 年才能成功。 在動物實驗階段,必須確認疫苗的有效性與安全性,才可進行人體實驗。有效性有兩個評估重點:一個是「中和抗體效價」,也就是疫苗打入動物體內之後,所產生可以中和病毒的抗體濃度越高越好;第二個重點為「保護力」,即施打疫苗的動物在受到病毒感染後,是否不會被感染或發病。 疫苗研發漫長耗時,然而 COVID-19 疫情迫在眉睫,如果要等上 10 年才能施打疫苗,恐怕全世界的人都難逃病毒侵襲。因此,世界各國無不設法推進研發進度,例如美國前總統川普在 2020 年 5 月宣布「神速行動計畫」(Operation Warp Speed),投入大量資金在疫苗生產與供應上。採用...

    原型株活病毒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效價比值(geometric mean titer ratio, GMTR ) 的 95% 信賴區間下限須 >0.67
    國產疫苗組的血清反應比率(sero-response rate ) 的 95% 信賴區間下限 >50%

    這場全球大流行的瘟疫,確實重創全世界。台灣即使實施嚴格的邊境管控,但在三級警戒下,餐飲、觀光及運輸等民生產業皆深受衝擊。經歷病毒一波波反覆侵襲,我們何時可能結束這場漫長的戰役,重返正常生活? 陳建仁認為,施打疫苗能減緩疫情大流行,讓病毒不會大幅度傳播,降低病毒突變的機率。但是,要完全撲滅 COVID-19 已不太可能,因為大量輕症與無症狀感染者,會讓病毒持續存活,小幅度蔓延,而且新生兒尚無法接種疫苗,也是病毒的可能宿主。換言之,我們要有心理準備與 COVID-19 共存。 COVID-19 病毒為了自身延續,會往高傳染力、低致死率的方向自然演化。那麼,下一步的共存之策為何? 陳建仁給出幾項解方:精準快篩、充足疫苗與抗病毒口服藥物。目前美國默沙東藥廠(MSD)已研發出 COVID-19 抗病毒...

    〈成功防疫因素〉。衛生福利部 COVID-19 防疫關鍵決策網。
    陳建仁(2020)。《流行病學:原理與方法》。新北:聯經。
    陳建仁(2021)。〈智慧防疫與精準健康〉。中央研究院物理所 YouTube。
    簡國龍、廖美、吳介民(2021)。〈國產疫苗緊急使用授權爭議與因應路徑 2.0 版〉。思想坦克網站。
  3. 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為冠狀病毒所引起發生於 2002 年至 2003 年間。 目前可追溯並證實的初始病發時間及地點可能是 2002 年 11 月的中國廣東省佛山之後傳播至廣東其他地區並透過香港的機場蔓延到台灣越南等境外最終造成約 30 個國家淪陷、8,096 名病例、774 人死亡;台灣 346 名患者,73 人死亡。 引自 《17年前的歷史瘟疫:當年 SARS 疫情爆發時,發生了什麼事? 對相關內容有興趣嗎? 按下「追蹤」,輕鬆掌握所有新內容! 常用關鍵字. COVID-19 SARS 疫苗 陳建仁 MERS 因果螺旋 傳染病 冠狀病毒 武漢 病毒 公共衛生 公衛 副總統 學術研究 政治 新冠肺炎 檢驗 武漢肺炎 砷 砷汙染.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由新到舊

  4. 2022年3月22日 · 2003 SARS 入侵台灣剛開始沒有做好準備損失慘重此時於主要醫學中心訓練一批人再分別前往各地培訓基層各自建立組織2 週後便讓全台灣都採用同樣的標準以同一套標準追蹤傳染源尋找誰到過熱點很重要

  5. 2021年10月17日 · 延伸閱讀集權卻不威權獨裁台灣辛辛納圖斯式防疫 第三課傳染病和汙染影響可以持續幾十年長期投資能獲得回報不過當下行動必需迅速2003 年 SARS 入侵,台灣剛開始沒有做好準備,損失慘重。

  6. 2020年4月30日 · 2003 年的 SARS 肆虐時,科學界已發現康復者血清裡有高專一性的抗體(IgG, Immunoglobulin G),能快速辨認冠狀病毒(SARS-CoV-1)蛋白質 2 。 血清抗體會隨著時間自然消失。 倘若病毒再入侵,後續防線-記憶B細胞能否快速活化、擊殺病毒? 成了避免再感染的關鍵。 然而,不同疾病的記憶 B 細胞壽命也不相同。 以天花病毒而言,辨認該病毒的記憶 B 細胞壽命超過 50 年以上 1 ,因此天花被認為終生只會得一次。 而針對其他疾病的記憶 B 細胞,則不一定如此長壽,因此有些疫苗需要補打,以重新訓練體內的白血球。 今日常用的天花疫苗組件:稀釋液、痘苗病毒液、岔針。 圖/ wikipedia. 如果感染過SARS,抗體可維持多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