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8日 · 聯詠 (3034) 預估聯詠2023全年EPS為31.13元。 以近三年80%的配息率計算今年預計配發36.8元股利,以最新股價計算殖利率達9.4%,具殖利率保護,籌碼面外資、投信維持買超態勢,本益比有望朝14倍靠攏。

  2. 2022年2月14日 · 聯詠 (3034) 聯詠第四季EPS為17.97元,2021年EPS高達63.87元,以市場預估聯詠2022年的EPS約60元,目前本益比不到8倍。 預估聯詠每股現金股息將超過45元,股息殖利率約10%,為高殖利率題材股。

  3. 2021年5月17日 · 研究報告聯詠 (3034)漲價效應旺到年底然系統性風險恐拖累短期股價. 【公司簡介與重點】 結論: 漲價效應帶動2021年營運躍進上修聯詠營收獲利預估:WFH成為常態NB電視平板電腦等相關需求增加但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將延至年底推升產品報價公司將可挑單生產有助獲利改善並帶動大尺寸DDI及SOC市占率及出貨量。 2021年SOC產品線增加新訂單客戶和新產品,預計將有高度成長。 而21H2 ODLED DDI產能不足可望稍有紓解,中系手機大量採用OLED DDI趨勢下,加以產品報價可望上漲,營運趨勢優於原先預期,故上修2021年營運預估,2021年營收由1044.67億元上修至1272.64億元,YoY+59.17%,稅後EPS由31.2元上修至52.34元。

  4. 其他人也問了

    • 聯詠是全球顯示器驅動ic市佔第二,也是台灣第二大ic設計公司
    • 漲價效應+產品組合轉佳,聯詠21q3業績暢旺
    • 消費性需求降,聯詠21q4業績將呈現季減
    • 2022年聯詠oled驅動ic可望成長五成
    • 聯詠中小尺寸驅動ic將有新增產能,車用tddi 2022年出貨將可增加
    • 2022年聯詠soc成長性仍在
    • 終端需求不佳,聯詠大尺寸驅動ic恐難轉嫁成本
    • 中小尺寸成長動能佳,但成本難以全面轉嫁,聯詠獲利高峰恐過

    聯詠為台灣第二大IC設計公司,隸屬聯電集團,從事產品設計,研發及銷售。主要產品為全系列的平面顯示螢幕驅動IC,以及行動裝置及消費性電子產品上應用之數位影音,多媒體單晶片產品解決方案,近年切入手機In-Cell(內嵌式觸控技術)面板用TDDI(顯示觸控整合型晶片)以及OLED DDIC(顯示面板驅動IC)為主要動能。 21Q3面板驅動IC營收占比65%,系統整合晶片(SOC)35%。前年度內銷比重41.18%,外銷比重58.82%。 公司以大尺寸驅動IC為主,僅次於奇景光電與三星電子,2020年前三季聯詠在顯示器驅動IC領域的全球市佔率22.2%,位居第二。主要客戶包括友達(2409)、群創(3481)、京東方、華星光、三星、LG等。主要競爭對手則為Silicon Works 、MagnaCh...

    產業進入旺季,面板驅動IC與SOC銷售和報價成長,21Q3營收383.46億元,QoQ+12.41%,YoY +74.29%,在漲價效應與產品組合優化下,毛利率增至51.94%,優於公司原預期毛利率48~51%,營業淨利151.21億元,OPM 39.43%,其中來自業外的收益16,049.20萬,稅後淨利122.71億元,稅後EPS為20.17元,優於原預估的17.63元。累計前三季稅後EPS 45.9元。

    聯詠11月合併營收120.67億元,MoM-4.2%、YoY+59.2%,1-11月累計營收1234.81億元,YoY+69.97%,創歷年同期新高。 公司21Q4業績展望為合併營收預計介於360-370億元間,毛利率介於48-51%間,營業利益率介於34-37%間。由於21Q4消費性(電視、Chromebook)需求減緩,大尺寸驅動IC、SOC出貨量預期呈現季減,但商用型NB、LCD Monitor、車用、工業類需求仍強,加上手機搭配AMOLED面板的比重提升帶動AMOLED驅動IC成長,預估21Q4營收366.25億元,QoQ-4.48%,YoY+63.12%,稅後EPS 16.9元。預估聯詠2021年營收1354.49億元(原預估1348.56億元),YoY+69.41%,稅後EPS ...

    OLED技術門檻高,5G手機換機需求頗大,且高階機種採用OLED面板比重漸成趨勢,讓OLED驅動晶片需求明確。隨著蘋果、三星等大廠在擴大導入OLED面板於智慧型手機上,進而激勵其他品牌跟進,讓OLED需求逐年成長,研調機構TrendForce預期2022年AMOLED面板在手機市場滲透率可望提升至45%。 2022年聯詠將取得更多OLED的晶圓產能,且OLED在5G手機滲透率提升,中國面板廠在2022年擴大OLED產能,趨勢有利公司接單。由於聯詠在OLED驅動IC已經成功打入京東方等面板大廠供應鏈,公司在OLED面板客戶市佔率將有望提升。 產品進度上,聯詠在OLED大小尺寸產品均有發展,目前仍以中小尺寸發展進度較快。公司尚有多個新技術新產品陸續推出,包括OLED TDDI 2022年將有機會...

    受限晶圓代工產能不足,目前中小尺寸的OLED DDIC與車用TDDI供給仍吃緊,雖2022年晶圓代工產能增加有限,聯詠憑藉母公司聯電的產能奧援,2022年中小尺寸驅動IC將有新增產能,預期小尺寸驅動IC出貨略增,聯詠的部分產品也會跟客戶溝通調整價格。 中小尺驅動IC方面,目前手機TDDI市場已趨向飽和,預期聯詠2022年成⾧空間不大,而車用TDDI訂單動能將延續至22Q1,隨車用螢幕朝向12吋以上的螢幕發展,車用主機導入觸控功能的滲透率增加,加上電動車趨勢,2022年出貨量將可增加。

    聯詠SOC產品佔營收比重約1/3,主要為TV SOC,其次為安防SOC及POWER。展望2022年,中、韓系客戶8K4K 產品進入量產,加以4K2K SOC 出貨增加,預期TV Controller出貨量顆數將繼續增加,IP Camera、車用、安防及高解析NB T-CON出貨也成長,惟整體SOC產品線的成長性仍受限於產能。

    大尺寸驅動IC佔聯詠逾3成的營收,公司LCD TV出貨成長已趨緩,目前大尺寸55吋以上都是4K2K。 隨LCD TV朝向大型化,加上解析度提升,使用驅動IC的顆數將隨之成長。不過受到終端需求低迷影響,面板報價自8月起出現快速修正,隨著面板廠減產救市,11月大尺寸面板報價跌幅已見收斂。現階段大尺寸TV、IT面板維持跌勢,但TV面板跌幅已收斂,聯詠預期面板廠減產的情況延續到22Q1,研調機構Omdia認為電視面板報價最快有望在22Q1落底。 在需求減弱,加以中國面板新增產能的逐漸開出,預期面板產業高峰已過,2022年面板報價將回歸正常淡旺季表現。另一方面,晶圓代工持續漲價,推升聯詠成本,聯詠各項產品能否漲價則依下游市況需求而定,以當前市況來看,即便下游面板有望落底後回歸淡旺季表現,促使聯詠出貨呈...

    預期聯詠2022年營收將可略為成長,主要受惠OLED驅動IC、車用等中小尺寸驅動IC的出貨成長,改善產品組合,加上新產能的加入,但晶圓代工等成本上揚,即便公司部分產品有望調升價格,但漲價效應恐無法擴及全產品線,在TV、NB需求減弱,面板報價的下行風險仍存,廠商應難接受面板驅動IC的漲價條件,由此預料聯詠毛利率應已在21Q3攀至高峰,之後恐因難以全面轉嫁成本給客戶,逐步降低毛利率。預估2022年營收1409.86億元(原預估1313.50億元),YoY+4.09%,稅後EPS 59.45元(原預估52.68元)。 評價與結論: 聯詠股本為60.85億元,2020年現金股利為15.60元,已連續20年發放現金股利。21Q3每股淨值97.42元,股價淨值比(PBR)相較於歷史處於均值。預估2022...

  5. 2022年5月4日 · 聯詠 (3034-TW) 今 (4) 日上傳今年營業報告書,內文也公布去年研發費用,達 160.57 億元,繼前年首度突破百億元大關後,去年再度攀升並創高,並規劃投入高速介面技術開發,完善整體產品線。 隨著充電規格越趨統一,加上現今資料傳輸量能龐大,高速介面市場規模迅速成長,各家大廠也紛紛投入,近期除聯發科 (2454-TW) 對外招募相關人才,聯詠也規畫投入該領域,搶食高速介面 IC...

  6. 聯詠(3034)法說會後跳空漲停 聯詠1997年自聯電獨立為台灣第二大IC設計公司為全球前三大平面顯示器驅動IC設計廠商主要業務為大尺寸驅動IC前三季合併營收875.4億元年減11.4%稅後淨利合計239.3億元累計EPS 39.32元

  7. 研究報告聯詠 (3034) 高殖利率題材股 | CMoney | LINE TODAY. CMoney. 發布於 2022年02月14日06:32 • CMoney官方. 圖/Shutterstock. 結論與建議. 聯詠第四季EPS為17.97元2021年EPS高達63.87元以市場預估聯詠2022年的EPS約60元目前本益比不到8倍。 預估聯詠每股現金股息將超過45元,股息殖利率約10%,為高殖利率題材股。 2021年EPS為63.87元創新高. 聯詠成立於1997年,為台灣第二大IC設計公司,全球驅動IC市占率約26%,在智慧手機TDDI的市佔率約40%。 第四季的營收佔比為面板驅動IC佔70%、系統單晶片佔29%。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