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4月24日 · 時間:2023-04-24 12:14.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陳林幸虹. 上市櫃公司發放股利旺季來臨可望為台股注入活水。 圖為民眾觀看台股走勢。 (圖:中央社) 台北股市每年各上市櫃企業發放股利時,總會迎來股價波動,特別是高股息的企業吸引法人和散戶進場,為台股注入活水。 不過,國內投顧指出,今年整體來看,配息率比預期還要來得低一些,但高股息個股又相當多,投資人得先檢視個別企業下半年的營運展望,避免賺了股息卻賠了股價。 美國經濟數據疲軟,企業財報憂喜參半,衝擊近來美股四大指數震盪收黑,連動台股連續4個交易日走跌,一舉摜破各短期均線及月線,表現轉趨弱勢。 台積電和聯電的美國存託憑證 (ADR)上周股價都走跌,台積電ADR上周五收盤股價更大跌了4%多。

  2. 2024年5月1日 · 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今天 (1日)公布第一季的基金績效,截至今年3月底,整體勞動基金規模為新台幣6兆4195億,評價後收益為4949.6億,賺近5千億,光3月單月就大賺2422億,雙雙刷新歷史新高。 不過,運用局也表示,由於4月國內外股市和金融市場震盪大,初步來看,整體收益應會面臨獲利回吐的變數。 根據勞動基金運用局公布的最新整體勞動基金績效,規模達6兆4195億,收益數為4949.6億,收益率8.3%,創下歷史新高,3月收益為2422.1億,也是刷新歷史紀錄。 其中在新制勞退基金部分,規模為4兆1,838億,收益率8.22%;舊制勞退基金規模為1兆184億元,收益率10.11%;勞保基金規模為9,941億元,收益率8.59%。

  3. 2024年5月10日 · 大同集團西進慘賠 市場派1000天救活了. 大同公司11日董事會決議活化台北市大安區懷生段案位於仁愛路的芙蓉大樓),以期未來能順利發放股利給股東。.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攝 113年3月11日 (圖:中央社) 創立106年的大同集團子公司跨業投資最終留下一筆 ...

  4. 2023年6月27日 · 台灣1500多家上市櫃公司即將邁入除權息旺季,金管會今天 (27日)宣布,「股務事務電子通知平台」 (eNotice平台),6月30日下午7點完成上線,現行紙本股利發放通知將改採電子化通知。. 根據金管會的統計,如果1538家上市櫃公司都實施,預計可少發6200萬份 ...

  5. 2023年8月18日 · 日本經濟新聞8月14日報導,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的統計顯示,外國企業4至6月在中國投向建設工廠等方面的直接投資為49億美元(約新台幣1560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的降幅達到87%,創下新高。 美國之音17日報導,外資對中國直接投資是自1998年可比數據首次公布以來最大的下降,其下降程度堪比外資斷流。 外資對中投資降幅25年來最大. 報導指出,面對外資撤出,雖然中國政府8月13日公布24項措施,試圖重新吸引回流,但北京動輒將外國企業作為打壓報復對象,加上中國經濟疲軟乏力,及與西方的地緣戰略競爭,都令外資認為經營風險大增,進一步加速遠離中國的趨勢。 中國政府經常透過懲罰外國公司作為報復外國政府的方式。 對在中國開展業務的風險大大增加的看法正在阻礙資本流入中國。

  6. 2024年4月30日 · 健保署今年首度僅針對醫務收入結餘與短絀表列排名不再納入股票股利等非醫務收入希望聚焦從事醫務所獲得的收入以整體收支結餘來看林口長庚已蟬聯7年最賺錢醫院2022年結餘達新台幣93.93億若單以醫務來看2022年醫務收入前五名的醫院中國附醫蟬聯6年位居榜首營收達新台幣25.55億其次是去年同樣為第二名的高醫營收12.33億第三至第五名則大換血台中榮總由第九名躍升為第三名營收10.65億新竹馬偕由第八名爬到第四名收益為9.03億新北雙和則由第15名大幅躍進為第五名結餘為8.14億。 至於醫務收支短絀的醫院共有50家,其中虧損超過2億的共有3家,最賠錢的醫院是基隆長庚,虧損2.94億,其次為和信醫院2.06億、花蓮慈濟2.05億。

  7. 2024年5月20日 · 國泰金控. 國民經濟信心調查. 時間:2024-05-20 11:44.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陳林幸虹. 台北股市上周在內外資力挺下,不斷創新高,加權股價指數站穩21000點大關。 (圖:中央社) 每年的6至8月,是台北股市上市櫃公司的除權息旺季,投資人是否抱股參與除權息,被視為是對所投資的上市櫃公司,是否具信心的表現。 國泰金控今天 (20日)發布本月 (5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顯示和去年相比,此次有逾4成的民眾,有意願參與除權息,相對上次調查增加 7.1 個百分點,顯示民眾對台股後市仍偏向樂觀。 國發會最新公布的3月景氣對策信號維持綠燈,領先指標與同時指標都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