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8月27日 · 千百年來,在九華山有據可查的肉身菩薩達14(13具為和尚,1具為尼姑),成為中國出現肉身菩薩最多的地方。 肉身現象是九華山佛教特色的反映,肉身文化也為九華佛山增添了神異色彩。

  2. 2017年7月14日 · 無暇禪師又名海玉和尚是九華山最著名的「 肉身菩薩 」之一,現供奉在九華山百歲宮 。 無暇禪師歷游五台峨眉等山,於萬曆年間來九華山東崖峰結茅,名摘星亭,用功苦修,隔絕塵世,飢食野果,渴飲山泉。

  3. 而九華山作為佛教四大聖地之一,有據可查的肉身菩薩多達14,在這14尊肉身菩薩當中,尤以其中7大肉身菩薩在九華山最為出名。 九華山著名的「7大肉身菩薩」 - 每日頭條

  4. 2013年6月15日 · 九華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道場緣起於新羅國僧人“ 金地藏 ”的修道故事。 新羅國就是現今的韓國,新羅王族金喬覺(696 —794年)24歲時削髮為僧,於唐玄宗開元年間來華求法,經南陵等地登上九華,於山深無人僻靜處,擇一岩洞棲居修行。 當時九華山為青陽縣閔員外屬地,金喬覺向閔氏乞一袈裟地,幾畝或數頃都不在話下,何況只是區區一袈裟地,閔氏自然不暇思索、慷慨應允,此時只見金喬覺袈裟輕輕一抖,不料展衣後竟遍覆九座山峰。 這使閔員外既十分詫異,又大開眼界、嘆未曾有,由靜而驚,由驚而喜,心悅誠服地將整座山獻給“菩薩”,並為持戒精嚴、艱苦修行的高僧修建廟宇,唐至德二年(757年)寺院建成,金大師有了修行道場和收徒弘法的條件。 金喬覺由此威名遠揚,許多善男信女慕名前來禮拜供養。

  5. 九華山肉身菩薩. 九華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地藏菩薩道場。. 作為佛教聖地,它清淨、莊嚴、神聖。. 其肉身菩薩的不斷出現,成為九華山佛教的一大特色,同時也為這座佛教名山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自從唐代開元年間,金地藏開闢九華佛教道場 ...

  6. 九華山 位於 中國 安徽省 池州市 青陽縣 境內,為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 之一,是 地藏菩薩 的 道場 。 九華山山勢雄偉,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有「東南第一山」之稱。 歷史 [ 編輯] 古拜經台. 肉身殿. 九華山 漢 時稱陵陽山, 南朝 時梁陳間,以此山奇秀,高出雲表,峰巒異狀,其數有九,故號九子山。 唐 天寶 (唐朝) 年間詩仙 李白 數游九華山後,睹此山秀異,九峰如蓮花,觸景生情,在與友人唱和的《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並序》中曰:「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因此「九子山」改為「九華山」。

  7. 2024年5月16日 · 九華山 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以其雄偉的山勢和香火鼎盛著稱。 本山傳説為地藏菩薩應世,並被闢為地藏菩薩道場。 地藏菩薩肉身寶殿. 地藏王菩薩肉身寶殿是九華山最熱鬧的景點之一,供奉金喬覺肉身。 傳説金喬覺自新羅國渡海到九華山專心苦修苦行75年,於99歲時去世,圓寂之後因為肉身經過3年後開缸不腐,當地人更因此相信金喬覺就是地藏菩薩轉世。 九華山寺院. 九華山現存寺廟99座,僧尼近千人,佛像萬餘樽。 山上的寺院包括: 彌陀殿. 斷緣殿. 八角殿. 青藏寺. 地藏寺. 歷史與文化. 九華山文化底藴深厚,有陶淵明、李白、費冠卿、杜牧等文學家留下了許多作品。

  8. 肉身殿,又稱月身寶殿、老爺頂,位於安徽 九華山神光嶺。 殿內藏有 金地藏 的 肉身舍利 ,為 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 肉身寶殿不是像中國傳統寺廟那樣坐北朝南,而是面向金地藏家鄉 韓國 ,坐南朝北。

  9. 九華山 ,與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明山,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地藏菩薩道場,被譽為國際性佛教道場。. 九華山主體由花崗岩構成,以峰為主,盆地峽谷,溪澗流泉交織其中。. 九華山有名峰70餘座 ...

  10. 百歲宮,位於安徽省 池州市 青陽縣 九華山摩空嶺。存有九華山三個肉身菩薩之一,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2013年3月5日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介紹 [編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