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23日 · 快速重點整理: 分價量表是什麼? 分價量表:觀察一段時間內,各個價格成交量的統計. 分價量表 (英文:Volume Profile)是一種技術分析指標,用來觀察一段時間內,各個價位成交量的統計。 成交量最多的價位,也可能是大多數投資人買入與賣出大量成交,可能暗示壓力區或支撐區。 這裡指的投資人包括散戶、自營商、外資等等,當某個價位成交張數很多時,代表這是市場投資人關心的價位,而這個價位就被稱為是 關鍵價位 。 而分價量表,並不像傳統的成交量呈現方式是1根K棒有一個成交量, 而是把區間範圍內同樣價位的成交量進行加總來呈現, 比起傳統的成交量資訊,它更能精確呈現出到了某個價位時被買賣成交的規模。 市場先生提示:所謂關鍵價位,並不是一個精準的價格數值,而是一個範圍,它本來就是個推測,容許誤差存在。

  2. 價量表(Volume Profile)又稱分價量圖,是一種技術分析指標,讓我們觀察固定時間內,標的在不同價位有多少的成交量。 觀察分價量表主要目的是希望找尋短期內股價的支撐或是壓力區間。

  3. 2024年3月20日 · 首先要了解到如何計算評估自己所需的支出,以及不同時期支出變化。. 如何分配收入,進行儲蓄與投資理財規劃,透過複利讓資產增值?. 建立儲蓄與投資的計畫,並且了解各種投資商品工具的知識,讓自己提早撥出一部分資金用於投資複利,累積 ...

  4. 2014年7月2日 · 最後更新:2021-06-01. 只要是交易的回測,尤其對於剛開始的交易新手,. 我建議一定要觀察一樣很重要的績效數據:. “平均獲利”. 計算方式如下:. 平均獲利=總獲利/總交易筆數 (單位:每年) 任何數字在單獨觀察時,都沒有意義,. 因此還需要將 ...

    • 定期定額投資頻率實測數據
    • 有另一個常見問題是「我手上有一筆錢,該定期定額嗎」
    • 定期定額最大價值:紀律
    • 定期定額投資頻率 快速重點複習

    以下用EXCEL測試投資S&P500 (用SPY ETF的報酬試算), 從2006年測到2020年,一共15年的數據。 分成3種條件,每年都是投入同樣的資金: 1. 每年初投入 – 一次12萬元 2. 每季初投入 – 一次3萬元(一年4次) 3. 每月初投入 – 一次1萬元(一年12次)

    比方說手上有1000萬,是不是要分很多年投入? 實際上,定期定額談的範圍其實不是手上的資金,而是未來的現金流。 而手上有一大筆錢想分批投入,不該稱做定期定額, 我覺得雖然兩者同樣都有平均成本的概念,也同樣可以定期,但把兩者用詞區分開來比較不會搞混。 實際上這兩者沒辦法直接用報酬率或試算去比較,因為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在處理不同的資金狀況。 用保險公司的經營角度去思考資金運用 用巴菲特最喜歡的保險業的角度去思考就很清楚了, 假設你經營保險公司,經常手上有大筆現金而且後續每月都還定期有現金進來(保費收入),如果你是保險公司,你並不會想著要把這一大筆錢在未來分成數個月或數年才慢慢投入。 保險公司得盡快把當下手上現金再投資出去,否則都是在損失利息和報酬、會無法支付未來的理賠支出。 畢竟對個人來說可能短...

    我覺得定期定額這個概念最大的價值,並不在於分散持有成本或者任何報酬或風險上的優勢,而是在於「紀律」。 讓你的投資計劃能夠規律地去執行,而不是靠感覺操作隨意進出、聽到市場熱絡就買、聽到市場恐慌就擔憂不敢進場。 畢竟之所以定期投入,就是因為我們無法精準地掌握時機點,如果你都能預知高低點,那你根本不需要定期定額對吧? 了解它的原理後你也可能會想到,其實定期不一定要定額,我們用定期定額只是比較方便做試算,也符合大多數人現金流狀況,定期不定額也可以,並不是照著某個規則走就一定是最好,根據自己現金流狀況去考慮,並且保持紀律按照計畫執行才是最重要的。

    1. 定期定額投資在長期持續投入的前提下,分成幾批、選高低點進場對報酬結果影響並不大。每月、每季、每年實際上拉長時間來看結果差不多,不用執著一定要每月投入。分越多批不會比較差,也不一定比較好。 2. 定期定額談的是未來的現金流規劃,而手上有一筆錢要分批投入,與定期定額是不同的概念,兩者的資金狀況前提不同,不會拿來比較好壞。 3. 定期定額只要拉長時間必然能分散持有成本,它並不是什麼能幫你多賺或者降低風險的方法,但它是一個可以讓人長期保持紀律、避免受貪婪恐懼影響的方法。 原文於2021.04 & 2021.06 發布於市場先生FB粉絲專頁-分幾批投入? 有需要的可以自己下載EXCEL看看數據: 分批實測數據:EXCEL雲端硬碟連結(點選下載檔案) 更多定期定額相關文章: 1. 定期定額投資是什...

  5. 2024年2月13日 · 好消息是,台灣的房價所得比(全台20.1、台北29.5),這數字是可以採信的,不用因為實坪虛坪問題再往上加,房價所得比數字可以直接跟各國做比較。 壞消息是,即使數字不往上加,台灣的房價所得比依然是世界頂尖。

  6. 2022年9月9日 · 存款準備金比率 (英文:Required Reserve Ratio),又稱為現金準備比例、準備金比例、準備金要求、存款準備率、法定準備金比率,是指商業銀行必須存在央行的資金比例,也就是不能用於放貸給人們或企業的比例。 存款準備金比率之中所謂的「存款」,定義是指包括支票存款、活期存款、儲蓄存款、定期存款,這些都屬於存戶的錢,在銀行帳上則是定義為負債,未來當存款人要領的時候銀行有義務償還。 所謂「不能用於放貸給人們或企業的比例」,是指當人們或企業把錢存到銀行後,銀行不能把這些存款100%的挪用,必須將一部分存到央行當準備金,以備人們提款的需要, 這部分的資金就稱作 法定存款準備金。 法定存款準備金 vs. 超額存款準備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