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947年2月二二八事件發生,當時中華民國政府判斷此事件主要是因為臺灣長期受日本統治與奴化教育才釀成,須盡快完全排除日本統治留下的「遺毒」,加強臺灣人的國家與民族意識,因此,文化政策由「去日本化」轉為更加積極的「中國化」,首任臺灣省主席魏道明乃於1948年設置臺灣省通志館,翌年,又仿中國內陸各省,改組為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 修志的動機除了文化政策上的「中國化」,也隱含中國歷史上編書以籠絡遺老的習慣。 透過修志,除了維護正統、鞏固政權之外,也急需切時的知識以因應施政的需要; [2] 此外,二二八事件後省通志館的設立,可網羅、安插知識份子進入政府內,由這些人來編寫臺灣史、纂修革命先烈傳,藉此攏絡臺籍知識份子。 [3] 成立臺灣省通志館 [ 編輯]

  2. 辦理屆保存年限檔案銷毀,包括制定銷毀計畫、編製檔案銷毀目錄、檔案銷毀目錄送核及執行檔案銷毀等相關事項。 依據「嘉義市政府資料卷宗申請閱覽抄錄複製注意事項」受理民眾申請閱覽本府資料、卷宗,滿足民眾知的權利。

  3. 序言. 檔案法四大重點. 各地檔案法立法情況. 參考資料. 檔案法 (英語: Public Records Act )一般通過當地 立法 管理 政府 所產生的非 機密 文件 ,確保檔案得到妥善管理和保护,當中過程包括:建立,封存,公開。 檔案法亦有助傳媒於採訪、調查和研究工作時順利展開其工作 [1] 。 同時有助市民了解政府運作。 檔案法四大重點. 通過檔案法以規管 政府部門 及 公職人員 (規定公職人員在公事過程當中必須立檔以及存檔) 公事完成後 檔案 必須送到 檔案 管理部門經專家鑑定(如有歷史價值將會移送合適環境永久保存) 在立檔之後檔案必須在專業的管理下保存(妥善管理檔案是作為 問責 基礎) 所有檔案須訂立檔案封存期(在檔案到期後必須開放予 公眾 閱覽) [2] 各地檔案法立法情況.

  4. 網站. 香港政府檔案處. 香港歷史檔案大樓 ( Hong Kong Public Records Building )是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用作集中貯存具永久價值的檔案及文件的地方,收藏了約80萬份檔案及28,000本圖書,由 方永勝建築有限公司 興建 [1] ,於1997年6月19日由當時的 布政司 陳方安生 主持 ...

  5. 中華民國法律《公文程式條例》,於1972年1月25日修正公布時將政府公文種類分為「令、呈、咨、函、公告、其他公文」,並於2004年將沿襲已久的公文直式書寫習慣全面改為「由左而右」之橫式書寫。

  6. 2006年4月,國家保密局成立 中央和國家機關涉密載體銷毀中心 [1] [2] 。. 與 中央和國家機關保密技術服務中心 合一設置 [3] 。. 中央和國家機關保密技術服務中心銷毀處自2002年成立後,承擔為中央和國家機關、北京市黨政軍機關和涉密單位涉密載體銷毀及為中央 ...

  7. 臺灣正體. 工具. 四庫禁書 是《 四庫全書 》禁止收錄之書。. 禁書書目2855種 [1] ,與《四庫全書》所收錄3461種著作相差不遠,是修纂四庫全書之同時滿清當局掃蕩涉及滿清先史與 夷夏之防 等可能挑起反政府思想著作的結果。. 被列為禁書者,部分保留於深宮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