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1日 · 不願面對的長真相:由誰來照顧?. 台灣在2018年時,65歲以上佔全人口比率超過14%,正式進入高齡社會;預估在2025,老年人口將達到20%,進一步成為超高齡社會,屆時 長期照顧 會是全民共同的課題,這也是政府得加快腳步超前部署的原因。. 年邁長輩 ...

  2. 2018年4月30日 · 59歲從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神經內科科主任的職位退休,12年來,秀枝幾乎快忘了自己曾是乳癌第2期病人。 幸好當初還在部落格留下兩篇詳細記錄患病心情及歷程的文章,不然,退休生活過得精采忙碌的秀枝,很多細節都已淡忘了。 現在的她童顏鶴髮,笑容掛在臉上不曾消失,對照治療期間她戴著為了化療而買的假髮照片,如今滿頭銀髮更顯神采煥發。 運氣真好,抽到好籤了! 幾月幾日開刀? 夏天還是秋天? 回想復健的動作,甚至差點搞錯哪一邊乳房摘除。 這可不是幾年前在網路瘋傳「失智症權威秀枝醫師失智了! 」真實版。 自稱「非典型病人」的她,認為即使得癌症也理所當然。 「我沒有心臟病,沒有其他病史,但沒結婚、沒哺乳,我的確曾經想過,如果會得癌症,應該就是乳癌。

  3. 2024年5月31日 · 劉軒想告訴病友「樹木在冬天失去葉子,但春天終究會來,新芽總會再冒出」。圖片來源 / 劉軒提供 憂鬱無法藥到病除 需要耐心治療、自我覺察 「劉先生有很好的自我覺察,詳細紀錄自己身心狀況的變化,有助於病情診斷及治療。

  4. 2013年10月1日 · 台大外文系教授劉毓秀1980年代起投入婦女運動,體認到如果把權力輸送到家庭主婦手上,將她們轉變為托育和照顧人員,就能以一種「照顧」的眼光來施政,因為照顧好社區的小孩與老人,社會就穩定。. 2013-10-01. .文 / 李瑟. .出處 / 康健雜誌 ...

  5. 2016年6月1日 ·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許自齊的手術精湛,獲醫界公認。 2016-06-01. .文 / 謝懿安. .出處 / 康健雜誌. .圖片來源 / 陳德信. 字級. 收藏. 分享. 每週看超過250位病人,一最高大腸直腸癌開刀手術200例,手術量累積近5000例,至今每台刀仍親自上陣,連急診室排班表上,都還會看到他的名字。 開傳統大刀,傷口卻微小. 儘管醫界使用腹腔鏡手術量愈來愈高,許自齊30年來仍堅持用傳統開腹腔的手術,但不像過去的傷口要15公分長,幾乎劃開整個肚皮,在他操刀下,手術都能以不到7公分的微小傷口完成。 他指出,若能熟稔微小傷口的操刀,相較於腹腔鏡手術,不僅手術時間短,2小時內可完成,且費用低,病人經濟負擔小,手術後四分之三的患者可在第二天就進食。

  6. 2020年7月14日 · 圖片來源:劉又銓醫師提供) 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有超過1萬6千人,因為骨質疏鬆發生髖關節骨折。 把骨質疏鬆、髖關節骨折、骨折後死亡率上升3件事情串聯起來看,說骨質疏鬆症是高齡人口的最大隱形殺手也不為過!

  7. 2021年11月19日 · 這個採訪一度讓攝影記者擔心:拿著攝影機拍照,是不是一種掠奪?. 劉大潭3歲時因誤打了過期的疫苗,造成腰部以下癱瘓,只能像鱷魚一樣,用爬走前進,這樣注定屈辱的人生開場,2017年60歲的劉大潭卻曾是「國科會十大傑出科技人才」,活出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