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999年2月1日 · 因食道癌零期開刀後,清彥完全沒有想到,他會面臨完全無法進食的困境。. 五年多來,清彥以他的智慧與認真,學著重新和食物建立關係,讓自己從谷底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你能想像自己什麼都不能吃,三餐只能把冰淇淋、餅乾當飯吃的日子嗎?. 曾罹 ...

  2. 2023年11月3日 · 92歲的祿德是在58歲時診斷出糖尿病,與糖尿病共處34年。「一開始是常常覺得好累,而且很渴,一直想喝水,」祿德說,他覺得不太對勁,就醫檢查,沒想到是糖尿病,「我在正當壯年之時罹患了糖尿病,對我來說是人生的一場意外。

  3. 2020年7月9日 · 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醫務管理學系教授蔡文正表示,10多年來台灣人看中醫的比例約為3成,這次網路調查結果發現,中醫就診率比過往研究高,顯示填寫問卷的民眾可能原本就比較愛看中醫,實際上還是有很多民眾不了解中醫可以做什麼。 民眾也會因調理身體、呼吸系統疾病及睡眠困擾看中醫. 《康健》2012年進行的「中醫藥迷思大調查」發現,6成多民眾會因筋骨肌肉問題找中醫,8年後民眾看中醫的原因變得多元,譬如調理身體(28.3%)、肌肉骨骼問題(22.6%)、呼吸系統問題(14.3%)、婦科相關疾病(12.6%)、睡眠障礙(10.7%),都會選擇看中醫。 此外,也有些人在開放題中寫出,會因腸胃問題如胃食道逆流求助中醫。 調理體質向來是中醫強項,由此可見,民眾對於反覆發作、不易治好的老毛病,傾向選擇中醫。

  4. 2018年7月4日 · 我當時住的醫院設有心臟外科的團隊,但是我的內科醫師曉得有更好的心臟外科團隊在另外一個醫院,所以我就聽從他的意見辦理出院,住到另外一家醫院,也就沒有時間去查證這位心臟外科醫師的經歷。 當這位心臟外科醫師查房時,他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和藹可親,看著我的臉,慢慢地、輕聲細語地跟我解釋我的病情與手術計劃。 他不像是一個典型的、匆忙的、氣昂昂的外科醫師。

  5. 2018年9月19日 · 因為走到快50歲了,他發現自己一定要面對「糖尿病基因很強」家族史的事實,父親在39歲時就得了糖尿病,「我理應在10多年前也要罹病,」這莫大的恐懼使他下定決心,要讓自己的下半輩子與糖尿病絕緣。 從2月19日開始,他備好血酮機、血糖機、尿酮試紙,每天都測血酮、血糖。 開始像苦行僧嚴格執行生酮飲食,油脂佔每日攝取量的70%、蛋白質25%、好的澱粉只佔5%。 第一天執行生酮飲食就生酮(透過斷食或低醣高脂飲食,使身體產生酮體,作為細胞能源使用)。 他推測有可能是因為之前長期低醣飲食,再加上那天他在飛機上沒有進食,因此到美國一測就生酮。

  6. 2024年4月19日 · 最高學歷:日本國立東京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 台大醫學院教授、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台大醫院主治醫師兼門診部主任、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

  7. 2009年2月1日 · 「我們藥師每天都在做調劑處方,想要跳出來做藥物諮詢,非常吃力,」花蓮慈濟醫院藥劑部臨床藥學科主任采艷直言。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