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2月18日 · 『陣發性肢體抽動症』簡稱『肢症』,這是一種在睡著時發作的神經方面疾病,通常患者沒有意識且無法控制地,短暫且重覆的收縮肌肉或抽動肢,常見的肢體運動方式為睡眠時腳的大拇指、腳踝關節、膝關節會不自主的抽動或是彎曲,一次運動肌肉收縮約0.5∼5秒,肌肉收縮的間隔約5∼90秒,必須連續四次以上,這種情形都多集中在前半夜。

  2. 2020年8月15日 · 中醫治自律神經失調滋陰安神調整臟腑功能解病根. 焦慮、眩暈、心悸、胸悶⋯⋯,現代人情緒壓力大,因為自律神經失調而求助中醫的患者愈來愈多。. 中醫典籍雖然沒有「自律神經失調」這個名詞,但卻記載「七情內傷五臟」,也就是說,壓力 ...

  3. 2023年12月1日 · 腦內啡是什麼?. 腦內啡(Endorphins)又稱內啡肽、安多酚, 是一種由腦下垂體和下視丘分泌的一種類鴉片化合物, 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 在人愉悅、放鬆時會開始分泌,例如運動、 按摩、性行為,可以用來止痛和緩解緊張與焦慮,並且產生幸福感 ...

  4. 2012年3月1日 · 1.特殊疾病. 常見的動態型顫抖代表疾病是本態性顫抖(Essential tremor),這種病有一半以上的人有家族病史,經常合併手心多汗症,發病的高峰期在高中前後。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比較罕見的是威爾森氏症(Wilson’s disease)及多巴反應型肌張力不全症(Dopa-responsive dystonia)。 威爾森氏症患者身體代謝銅的功能較差,銅在腦內過度累積會導致神經細胞受損引起手抖;而多巴反應型肌張力不全症的臨床表現是肌肉張力異常,因此、靜態的手抖都會出現。 2.小腦、腦幹病變. 小腦主要負責動作協調,因此小腦本身或與小腦有連繫的構造出問題也會產生手抖。 可能的病因包括多發性硬化症、小腦萎縮症、缺氧性腦病變、腦中風等。 3.精神病、氣喘藥物引起的副作用.

  5. 2009年1月1日 · 過動兒一定要吃藥嗎/吃了藥效果不好怎麼辦. 問:我的孩子上小學,經診斷是注意力不足過症(ADHD),請問一定要吃藥嗎?. 如果不吃藥,還有什麼方法?. 答:三總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葉啟斌過動兒需不需要服藥,要看症狀、是否造成困擾(如上課 ...

  6. 2017年10月30日 · 1.痰濁上蒙型. 痰濁上蒙型的患者會感到頭暈昏沉、胸悶、噁心、倦怠嗜睡,而且脈滑、舌苔白膩。 身體水分代謝不佳時容易形成痰瘀體質,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針傷科主任陳萍和表示,水分代謝不良,氣血循環就會受到阻力;氣血循環一差、血打不上去,就容易感到眩暈。 中醫認為「脾為生痰之源」,痰濕體質的患者的飲食最好清淡利濕、健脾胃, 蔬菜、山藥粥、茯苓粥 都是不錯的選擇;生冷瓜果、甜食或重口味的食物則應少吃,以免助濕生痰。 治療痰濕引起的眩暈,陳萍和經常使用半夏天麻白朮湯、川芎茶調散、二陳湯、溫膽湯、益氣聰明湯等,可以顧脾胃、化痰理氣。 2.氣血虧虛型. 臨床上也很常見氣虛乏力、血行不暢而導致眩暈的患者,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心悸失眠、面色蒼白、吃得少、脈細弱,在的時候頭暈眼花的感覺會更嚴重。

  7. 2023年3月2日 · 2023-03-02. .文 / 林雨蒨. .責任編輯 / 陳祖晴.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圖片來源 / Unsplash. 字級. 收藏. 分享. HIV愛滋病毒和AIDS愛滋病不同? HIV(人類免疫缺乏病毒)俗稱愛滋病毒,會破壞免疫系統中的CD4細胞,降低抵抗力;AIDS(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則是HIV感染後期引發的疾病,簡稱愛滋病,可導致各種感染和癌症,嚴重時死亡。 感染HIV就會得愛滋病嗎? HIV感染者只有在CD4值降到200以下,免疫力微弱到無法對抗各種伺機性感染,才會被診斷為愛滋病。 截至2023年1月,台灣累計HIV感染個案為44,940人,愛滋病發者則為21,335人,兩者大不相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