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咖啡硬介殼蟲Saissetia coffeae (Walker)). 咖啡硬介殼蟲寄主植物範圍廣多達111科以上。. 初齡若蟲體扁平觸角及足發達具移動性遇適合的環境即固著取食也是生活史中唯一具有行動力的時期。. 固著取食後,蟲體逐漸拉長,體色自黃橘色轉淡黃色;成蟲 ...

  3. 1 天前 · 咖啡種植過程是影響咖啡風味關鍵之一,包含了病蟲害防治、水源灌溉和遮蔭等因素都可能使咖啡品質不一。採收之後進入到加工階段,「發酵」也是改變風味要素之一,許多農友靠著獨特手法賦予咖啡不同生意。

  4. 化學防治:本蟲暫無核准使用藥劑,可於防治蚜蟲類時一併防除。 二、瓜螟Diaphania indica (Sunders) 瓜螟又稱瓜絹野螟、 瓜野螟,因其幼蟲為綠色故又稱為青蟲。幼蟲頭部淡褐色, 胸腹淡綠背面有2 條白色縱帶,各節近氣門處有細毛, 體長22-27mm,以葫蘆科瓜類葉片、 花或果為食。成蟲頭胸部黑褐色,腹部基部白色末端黑褐色, 端部常有展開呈放射狀褐色毛叢,翅白色透明,前翅前緣及後翅後緣呈一黑色寬帶, 展翅長22-26mm( 圖5),多以花、 露水、 蜜露等為食,不直接為害作物。

  5. 以往台灣的咖啡蟲害僅有咖啡木蠹蛾介殼蟲及東方果實蠅等,這些害蟲危害僅略為影響咖啡的產量,直至民國96年首度於台灣發現咖啡果小蠹的入侵,並且逐漸擴散至重要的咖啡生產區, 造成咖啡生產嚴重的損失,使得咖啡農必須使用多種防治咖啡果小蠹的方法進行管理,才可確保品質與產量。 因此本文將針對咖啡果小蠹的發生化後取食咖啡種仁,於受害豆內可觀察到咖啡果小蠹取食後的排遺,受害處亦會出現真菌感染情況,造成生豆品質嚴重不佳 (圖二 A、B)。 咖啡果小蠹整個世代全於咖啡果實內完成 ( 圖三),直到咖啡豆資源消耗殆盡。

  6. 咖啡硬介殼蟲 Saissetia coffeae. ↑ 咖啡硬介殼蟲 (嘉義) (介殼蟲科) 雌蟲體長 2.5-3.5 mm , 咖啡色,體表硬化而隆起,光滑,半球狀,圓型或寬橢圓形,體側周邊有淡色透明狀的分布,通常群聚黏貼於樹幹上 或葉面,附近常有螞蟻造訪。 本屬3種,普遍紀錄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寄主咖啡、茶、柑橘、橄欖、棕櫚、蘇鐵及蕨類等多種植物。 ↑ 咖啡硬介殼蟲 ,雌蟲形態像咖啡,咖啡植物也是牠們寄主對象之一。 ↑ 咖啡硬介殼蟲,雌蟲寄主葉面的個體。 (烏來) ↑ 咖啡硬介殼蟲,個體形態略有不同,邊緣紅褐色。 (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