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4日 · 因為天氣熱民眾普遍水分攝取不足反而容易導致血液濃稠流動緩慢容易凝固同時水分太少也會造成心跳加速血壓飆高血糖濃度上升造成動脈硬化容易中風。 陳龍醫師提到,「等到口渴再喝水就太晚了。 腦中風死亡率下降、發生率未減少 主因:高血壓. 腦中風曾高居十大死因第一名,雖現在已下降到第四位,但發生率卻沒有減少,陳龍醫師指出,主因出在高血壓。 由於高血壓沒有症狀,較難發現,甚至有些病人到中風時才知道自己高血壓;也有民眾是不願意面對,更多是自覺血壓改善而擅自停藥的,非常具有風險。 血壓長期過高傷害血管 脆化、失去彈性易中風. 為什麼高血壓與腦中風息息相關?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紀乃方醫師表示,如果血壓長期超標,血管會容易老化,如同機器長時間超負荷運轉,零件也會容易老化。

  2. 2023年12月23日 · 腦中風主要有三大徵兆分別是: Face:臉部表情不對稱,嘴角歪斜。 Arm:單側手臂或腳無力。 Speech:口齒不清,喪失言語溝通能力。 而碰到上述情形急救時間就很重要一旦發現患者出現以上症狀要趕緊記下患者發作時間並趕緊打119求救除了注意黃金急救時間遠離腦中風威脅日常飲食有以下4要訣: 每日吃足三份蔬菜及兩個拳頭大的水果,也幫助達成一日膳食纖維所需,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預防腦中風飲食4要訣. 1.增加膳食纖維. 可多選擇全穀及未精製雜糧食材,如地瓜、糙米、燕麥等,不僅增加膳食纖維,也提高了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的攝取。 每日吃足三份蔬菜及兩個拳頭大的水果,也幫助達成一日膳食纖維所需,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2.選擇低脂肉或植物性油脂.

  3. 2024年5月23日 · 臺中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吳宇軒指出腦中風近年有年輕化趨勢國內統計55歲以上中風發生率是每千人有4.2~6.5人36歲以上則是每千人有3人其中梗塞型腦中風佔所有腦中風的四分之三。 迅速確認病因與降壓 4.5小時內須完成血栓溶解劑治療. 目前梗塞性腦中風治療以血栓溶解劑或經動脈取栓術為主但其中血栓溶解劑必須在發病後4.5小時內施行才有效。 吳宇軒醫師說,患者是深夜10點多被送到急診室,收縮壓203 mmHg、舒張壓141 mmHg,血糖150 mg/dl也偏高,腦中風團隊迅速檢查並排除腦出血等因素後,一小時內連打六支降血壓藥,才讓患者血壓降到可施以血栓溶解劑治療的標準,搶在發病後4.5小時內完成治療。 熟記口訣「微笑、舉手、說你好」 盡快送醫降傷害.

  4. 2024年4月18日 · 中風是指腦血管發生急性病變導致腦部組織因血液灌流不足或受到壓迫所造成的各種腦部功能障礙不僅病人與家屬的生活大受影響如何照顧中風後的家人也是讓很多家屬十分頭大。 《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帶你了解中風不同階段的照顧重點照顧中風病人的注意事項中風不同階段的照顧重點. 中風根據病程主要可以分成3個階段 : 第1階段急性期:約在中風後3~21天之內。 第2階段恢復期:就是俗稱的中風黃金恢復期,約在中風後3~6個月之內的時間。 第3階段慢性期:指中風黃金恢復期之後的時間。 知道中風的各階段時間後,照顧中風的家人時,就要特別留意不同階段對應不一樣的照顧方式。 急性期照顧重點:避免病情惡化.

  5. 2024年4月29日 · 腦中風是僅次於癌症心臟病與肺炎的恐怖疾病其中多可分為三類腦血管堵塞的腦梗塞」、血管破裂的腦出血」、「蜘蛛膜下出血」。 從可能直接導致死亡以及會留下嚴重後遺症的層面來看腦中風可說是最麻煩的疾病而在生活中突然倒下的人則以心臟病和腦中風佔最多。 「近年來,腦梗塞的比例正逐漸增加。 東方人的血液本來比西方人不容易凝結,動手術時也必要特別徹底止血。 換言之,以前人們血管堵塞的疾病並不多。 但現代人的飲食習慣西化,導致血液變得越來越濃稠。 遺傳因素當然也有影響,不過基本上,國人的血液『已經變得像西方人一樣』了。 」(輿水健治醫師,以下皆同) 那麼,腦梗塞分成哪些類型呢? 不同類型的症狀程度是否也會不同?

  6. 2024年5月17日 · 吳宇軒醫師說腦中風近年有年輕化趨勢國內統計55歲以上中風發生率是4.2~6.5/100036歲以上則有3/1000其中梗塞型腦中風佔所有腦中風的3/4目前梗塞性腦中風治療以血栓溶解劑或經動脈曲栓術為主但其中血栓溶解劑必須在發病後4.5小時內施行才有效依據衛生福利部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的第2-4位,平均每年奪走1萬多條生命,即使存活也可能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7. 2024年3月27日 · 謝孟倉醫師說明腦中風後吞嚥困難是由於腦部受損影響了控制吞嚥所涉及肌肉的腦部區域造成對吞嚥機制的神經控制能力的損害據亞洲中風流行病學研究估計中風後吞嚥困難 (PSD)在急性中風病人中的發生率約為42%在大規模腦中風病人追蹤研究顯示早期吞嚥訓練介入可以減少25%的吞嚥困難同時減少八成以上吸入性肺炎發生機會。 早期吞嚥訓練及餐食質地調整,也可以大幅減少中風後營養不良的發生。 有鑑於此,奇美醫院自112年11月成立「食樂小組」,針對吞嚥障礙病人給予妥善吞嚥評估、進食訓練及營養質地調整,服務對象涵蓋急性中風病人至亞急性追蹤及慢性居家長照病人,截至今年113年3月已服務近20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