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國泰防疫保單內容 相關

    廣告
  2. 過去一個月已有 超過 1 萬 位使用者造訪過 cathaybk.com.tw

    免上傳文件、免找專員、免跑分行,立即確認利率及額度,資金到位不卡關! 多方案自由任選!線上3步驟即知利率及額度,最快5分鐘撥款,申貸就是這麼簡單!

搜尋結果

  1. 換言之國泰產險是此波本土疫情升溫以來首家針對防疫保單作出暫停收件決定的業者。 張玉煇說,上述業者都是基於持續營運考量與風險管控評估,作出停止受理決定,屬於公司治理範圍;他也表示,保險業商品須考量風險承受能力與風險管控,各公司都須 ...

  2. 國泰產險員工向民眾說明心疫滿分保單內容。 (業者提供) (本報訊) 國泰產險為提供民眾更具專屬性的防疫商品日前推出心疫滿分專案結合法定傳染病隔離補償」、「法定傳染病確診補償」、「突發疾病住院日額」、「突發疾病加護病房或負壓隔離病房住院日額等4大保障一次涵蓋隔離」、「確診住院治療」,打造保障更全面的防疫保單讓民眾更安心。 國泰產險健傷險部協理雷志漢表示,在疫情肆虐環境下,「心疫滿分」的保障將能更貼近民眾需求,讓民眾的保費花得有價值,特別著重在疾病醫療保險上。 其中,「突發疾病住院日額」、「突發疾病加護病房或負壓隔離病房住院日額」,不僅理賠法定傳染病,也可理賠保單生效前180天未曾診療過的疾病。

  3. 國泰產險推出 享平安防疫保障 ,保費為每年新台幣417元起,需居家隔離、確診、染疫後住院治療都可以享保障。 不小心和確診者有接觸,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即可獲定額5000元補償;一旦確診,能獲得定額3萬元補償;若染疫後經醫生評估需住院治療,每日給付2000元,最高給付45日。 針對接種疫苗相關事件,另提供 新享安心疫苗保障 。 兆豐保險則有 「防疫兆護672」 方案,優惠後保費672元,承保範圍包含染疫、隔離、疫苗接種不良反應。 一確診即給付5萬元,若被隔離則給付2萬5000元。 疫苗接種後28天內出現不良反應也別擔心,住院一日給付2000元,最高給付45日;要是因疫苗不良反應身故,則可補助殯葬費用30萬。

  4. 以國泰產險心疫滿分專案結合法定傳染病隔離補償法定傳染病確診補償突發疾病住院日額突發疾病加護病房或負壓隔離病房住院日額等4大保障涵蓋隔離確診及住院治療以其中一個投保方案為例萬一不幸受居家隔離可申領法定傳染病隔離補償2萬元確診則還有法定傳染病確診補償6萬元再依實際住院日數給付住院保險金總理賠金額至少8萬元15歲到59歲專案保費988元未滿15歲的小朋友保費888元60歲到64歲則為2100元首次投保年齡最高為64歲續保最高可至70歲。 至於富邦產險防疫險除提供法定傳染病隔離費用補償,還可搭配疫苗險一同投保。

  5. 國泰產險10月1日公告防疫保單住院理賠將變嚴格確診者居家照護必須要有公費抗病毒藥物證明才能比照住院日額理賠國泰產險解釋過去確診者居家照護期間能比照住院日額理賠是因為考量到醫療量能超載為共體時艱才採取融通理賠的方式即使沒有住院的事實也比照住院日額辦理國泰產險公告後中信產險也跟進10月4日起未來必須依照確診者提出的醫療文件例如用藥內容是否為抗病毒藥物依此判斷是否比照住院日額辦理。 那麼,哪些藥物能做為抗病毒藥物理賠依據?

  6. 國泰金 ( 2882-TW) 今 (23) 日召開線上法說會國泰產險表示國泰產險的防疫保單主要在去年 567 月熱賣累計銷售有效件數 130 萬件但已陸續滿期目前有效保單件數 85 萬件待核准保單約 5 萬件國泰產險進一步指出今年以來到 5 20 防疫保單累計保費收入 5.2 億元,今年已賠付 1.1 萬件、1.9 億元,每件理賠金額平均約 2 萬元,內部預期疫情高峰落在 5、6 月,上週理賠金額平均每天約 1100 萬元,但預計理賠高峰會遞延至 7 月,雖然案件多、人力負荷大,但仍可穩定維持客戶關係,秉持保險精神進行理賠事宜。 國泰產險資本適足率 (RBC) 截至去年 284.4%,未來每個月會依據出險情形狀況,進行提列準備,反映在營運狀況上。

  7. 國泰產險官網最新公告3大重點有關防疫險確診居家照護期間比照住院融通給付住院日額措施實際上依照條款需要有住院事實才符合住院日額理賠),是在前段疫情嚴峻時刻考量病床醫療量能侷促為共體時艱對於確診僅能採居家照護接受診療與用藥者視診療內容採取從寬融通理賠審核方式處理; 二、 目前隨疫情演變且仍然輕症居多(無症狀、輕症達99.5%以上),且醫療量能已恢復常態水準(專責+負壓病床的空床率有53.3%),政府政策也日趨開放,例如開放國門,同時參酌各家同業融通措施,故本公司自10月1日起受理的理賠案,依確診者提出的醫療行為證明文件,如用藥內容(是否為抗病毒藥物),由本公司依照申請內容審核判斷是否比照住院日額來融通給付; 三、 未來本項融通措施仍會視疫情發展狀況,動態檢視與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