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7月31日 · 帶寶寶逃生的2大錯誤觀念. 錯誤1:「黃金三角」理論是錯的. 簡佑娟技士指出,「黃金三角」是地震搖完才會出現,而地震當下要強調的是DCH「趴下、掩護、穩住」的應變,因此不必依據「黃金三角」理論去避難。 錯誤2:發生地震不應立刻去開門. 地震過程中,家具倒塌、掉落會造成傷害,因此不應該衝去開門,以免走到門口路上發生危險。 發生地震當下應尋求DCH「趴下、掩護、穩住」原則,保護自己的安全,等地震搖完再趕快把門打開逃生。 「緊急避難包」應放門口. 準備緊急避難包的目地,在於萬一發生地震後家裡不能住,前往避難所全家所須要用到的物品。

  2. 2024年4月23日 · 台北時間 4 月 3 日上午 7 點 58 分,在花蓮縣政府南南東方 25.0 公里,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 7.2 的強震後,今(4/23)日凌晨 02:26 、 02:32 又相繼發生 6.0、6.3 強震,接著 05:31、08:04 又發生五級以上強震,期間大小餘震不斷,從清晨至中午前餘震已經近百,氣象署表示這3天可能會有餘震,請大家要隨時注意安全! 臺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發生頻繁,地牛翻身時,你知道要怎麼保護自己嗎? 平時如何進行地震防災準備呢? 擁有防災知識,以後遇到災害也能冷靜面對,保護自己和身邊的人! 4/23凌晨兩點半短短六分鐘內發生6級以上強震,接著05:31、08:04又發生五級以上強震,期間大小餘震不斷,全臺有感。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署)

  3. 2024年4月30日 · 地震來襲! 抱住寶寶,護住頭頸,遠離危險區域. 有鑑於近日餘震不斷,茂盛醫院兒科副院長簡佳裕醫師建議地震發生時,第一時間快速抱住寶寶,護住其頭頸部,並遠離吊燈、吊扇、窗戶、櫥櫃等等可能掉落物品的危險區域,躲在家中有支撐的樑柱、牆角、桌下,謹記:趴下、掩護、穩住的三大原則,靜待地震停歇。 萬一在地震晃動時受傷流血卻無法立即就醫時,請採取直接加壓止血法應急,並使用優碘藥水、紗布等物品進行簡單醫療處置,等到地震停歇後就醫治療。 地震來襲! 首要先抱住寶寶,護住頭頸,遠離危險區域。 寶寶逃生包:寶寶需求用品+簡單急救物品. 除了大人需要地震逃生包外,寶寶們也更需要量身打造的逃生包喔!

  4. 2022年9月19日 · 分享. 收藏. 關鍵字: 地震 、 緊急避難包 、 嬰幼兒 、 逃生 、 花東. 地震的威脅讓全台有感,中央氣象局及內政部消防署提醒民眾應在平日建立起防災的觀念,一旦遇到災害時才能及時保護自己及家人。. (圖片來源/內政部消防署). 今早有地震發生,全台皆 ...

  5. 2018年7月31日 · 分享. 收藏. 關鍵字: 颱風 、 育兒 、 溺水. (2021-09-10更新)台灣每年7至9月迎來颱風季,家有小小孩該如何做好防颱準備? 「璨樹」強颱來勢洶洶,目前前進方向是由台灣的東面往北移動,不排除有登陸的可能,氣象局預估周六、周日影響最劇烈,尤其是週日是颱風最接近台灣的時候,東半部及北部要嚴防豪雨,請大家要小心防颱、防水災。 颱風來了,別觀浪. 又到了7至9月的颱風季,台灣是多颱風的國家,颱風來臨,家有寶寶的家庭,該怎麼做呢? 花蓮縣消防局火災調查科技士簡佑娟提醒,颱風要進來,不要前往開放性水域,也千萬別去觀浪,風浪隨時會有變化,以免增加自己和寶寶的危險。 為寶寶做好這些防颱措施.

  6. 2018年3月30日 · 正常孩子的呼吸速度:. 嬰幼兒 (1 歳以下):30–60下. 幼兒 (1–3 歳):24–40下. 學齡前 (3–6 歲):22–34. 學童 (6–12 歲):18–30. 青少年 (12–18 歳):12–16. 很多數字,很難背得起來,所以在這裡用一個簡單快速的方式觀察呼吸. 其實還有別的方法觀察,譬如說:肋骨下方 ...

  7. 2022年9月21日 · 關鍵字: 地震 、 花東 、 921 、 急診室 、 天災. 隨著上週917花東地震發生後,接連幾天地震仍持續發威,提醒民眾想起23年前的921大地震,當時一陣天搖地動,中部災情慘重,震碎了無數個家庭,造成天人永隔,至今仍讓人心有餘悸,胸腔暨重症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