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政策性農業收入保險之展望. 支持農民所得並保障農民收入為長期以來的農業政策目標,在過去均以非保險方式的保價收購、要素補貼,以及天災救助等方式來致力達成此目標,但因政府財力有限、齊頭式補貼、恐有違WTO境內支持規範,以及氣候變遷愈加嚴峻的考量下,政府開辦農業保險實有必要。 目前的政策性保險均為收入保險,不僅與國外農業保險發展趨勢一致,也與農業政策目標直接扣合,故為政府所大力支持。 然而不論是釋迦收入保險、香蕉收入保險,或111年新推出的水稻收入保險、高粱收入保險,都存在諸多需要檢討精進與挑戰之處,從政策角度來看,政策性農業收入保險應採取之興革如下: 保單設計. 依定義,收入保險的主要目的是保障收入,若實際收入低於保障收入水準,則收入損失差額則可以獲得保險理賠。

  2. 由於日本政府規定農民均有報稅的義務,可分為較簡易的白色申報與採取複式簿記完整記載的藍色申報。 因此,日本農業收入保險制度是結合藍色申報收入機制,以正確掌握個別農業工作者之收入。

  3. 陳吉仲說,農委會施政要讓農民所得提高、消費者買到安全農產品,具體作法要透過建構完整的農民福利體系、健全農業生產基礎環境以及提升農林漁牧產業競爭力三大面向,專業農戶所得達到180萬元只是階段性目標,未來會持續將三大面向政策工作落實。 從各產業別農家來看,以雞飼育業漲幅10.9%最大,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表示,國內健身風氣興起,對雞胸肉的蛋白質需求提高,加上去年進口量少了7、8萬公噸,雞農增加生產批次,2020年白肉雞生產屠宰就比2019年增加10,386千隻,雞農收入增加,所得自然提高。

  4. 為穩定農民收入,分散農民的經營風險,行政院農委會自2015年試辦高接梨保單後,陸續增加芒果、釋迦、養殖水產、水稻、石斑魚、禽流感、農業設施等保單,今年更預計推出香蕉、木瓜、鳳梨、甜柿、文旦柚、虱目魚等災害保險或產量保險保單,並朝向制定專法為目標。 但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目前農民投保意願仍有待提升。 開辦以來,投保比例最高的高接梨災害保險只有3.81%。 長年研究農業保險的逢甲大學國際貿易系教授楊明憲表示,發展農業保險等同建立臺灣農業所得安全網,是臺灣農業發展必經之路。 國際上,美日韓等國皆早已積極推動,且普及率高。 臺灣起步晚,並不代表臺灣不需要。 農業保險是世界趨勢,尤其是收入保險的推動,將能緩解農產品產銷失衡影響農民所得的情形。

  5. 農民健康保險條例第40條規定,農民健康保險(簡稱農保)被保險人死亡時,按其當月投保金額,給與喪葬津貼15萬3千元,並由為其支出殯葬費之人領取。 但卻有部分農保被保險人於死亡前持續繳交保險費,但因土地移轉等因素,經勞保局審查未符農保被保險人資格,而不予給付喪葬津貼。 為照顧長期參加農保的老年農民,提供其死亡後的喪葬照顧,行政院核定發給喪葬慰問金(簡稱慰問金)10萬2千元,農委會據此訂定「老年農民喪葬慰問金核發作業要點」,並於108年9月23日發布施行。 慰問金適用對象及請領期限. 108年9月6日及當日以後不幸身故的老年農民,年滿65歲,農保加保年資合計滿25年,無欠繳保險費或滯納金。

  6. 為更精確的掌握農民經營情形,在缺乏收入稅務資料的情況下,農民實際產量以普查方式來進行調查,包括勘災及最後收穫量均由損害評價員至現場確認,故也增加保險成本及保費。

  7. 2025年,戰後嬰兒潮下出生的「團塊世代」將全體晉升為75歲以上的「後期高齡者」,日本將成為每3人有1人65歲以上、每5人有1人75歲以上的「超.超高齡社會」,屆時每1.9位有生產力的青壯人口將撫養1位老人,龐大的社會保險、醫療、長照費用,恐將壓垮國家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