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而參加收入保險,需要稅收申報時填具會計項目詳盡的表格,才能具備資格,因為收入保險需要精算,精算基礎正好依靠報稅資料,日本政府並以參加收入保險作為提高農民詳細申報產銷資訊的誘因。

  2. 農退儲金提繳金額為勞工基本工資乘以提繳比率1%至10%計算,農民可自行選擇比率,現行法規農民提繳10%、政府就相對提繳10%,共同存進農民退休儲金個人帳戶。 以今年起基本工資25,250元,基本工資依據物價水準調升、每年平均調升2%,農民提繳10%、提繳30年計算,滿65歲退休後可月領老農津貼及農退儲金27,697元。 陳吉仲指出,農民提繳30年、35年,退休可分別月領2.7萬多元、3.3萬多元,與勞退提繳最高6%,提繳30年、35年,退休月領勞保老年給付及勞退金額相當;且同樣提繳30年,農民退休後每月所得除以退休前每月所得的所得替代率為60.55%,也與勞工59.06%相近。

  3. 2020年主力農家所得調查近日出爐,整體呈現上漲趨勢,平均每戶所得總額146.7萬元,較上年度增加5.9萬元;特別是中大型專業農戶平均已來到180.2萬元,成長3.7%。 各產業別主力農家中,以「雞飼育業」、「雜糧及特作栽培業」成長最多,漲幅分別為10.9%及8.8%;主因近兩年肉雞需求增加、價格上漲,以及產銷輔導措施增加雜糧特作產值,提升農戶所得成長。

  4. 其他人也問了

    • 保單設計
    • 保險之政策考量
    • 政策效益
    • 收入保障與農業所得安全網

    依定義,收入保險的主要目的是保障收入,若實際收入低於保障收入水準,則收入損失差額則可以獲得保險理賠。其中關鍵在於如何定義保障收入水準與實際收入。由於無法得知個別農民的實際產量及銷售價格,故無法計算個別農民的收入。於是退而求其次,以農糧署的農情調查產量及產地價格查報或批發市場價格作為間接計算收入的依據。但因此所推估之收入與農民實際收入仍有差距,導致農民難以理解並影響投保意願。事實上,不同農民的專業或粗放生產方式、不同地勢、不同的灌溉施肥噴藥等管理技術,彼此的實際產量也相差明顯,而且不同的銷售管道如販運商、批發市場、直銷,以及不同品質等價格也差異甚大,如何取得客觀信任的農民量價資料,存有相當難度,且易造成道德風險問題。 應用區域平均產量資料,雖與農民個別實際產量有所出入,但具有鼓勵農民做好管理栽...

    收入保險既被定位為政策性保險,則應從政策角度來檢視保險規劃,例如是否可引導生產結構改善、確保專業農無後顧之憂、鼓勵專業農或擴大規模之意涵;此外,也須檢視是否與既有補貼措施有競合或重覆之處。 譬如政策工具導入保險後,以進一步強化農業所得安全網。農業所得安全網(farm income safety net)又稱農業安全網(farm safety net),是政府對於農業風險損害農業所得所採取之穩定並支持農業所得的相關政策措施,以安定農家經濟生活。由於農業經營面臨各種風險考驗,包括颱風、豪雨、低溫、冰雹、乾旱、洪澇等天然災害,或病蟲害對於產量影響的生產風險,也包括市場價格波動或崩跌所產生影響收入的價格風險,在在影響農民所得與農業發展,因此,經常可見各國政府以實施產品價格支持、生產要素補貼、限制進口...

    國內農民至今仍有賴於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但此方式已不足以彌補當前農業的損失。釋迦收入保險為農民提供更深一層保障機制,與農業天災現金救助制度差異在於釋迦收入保險不只保障低溫寒害、颱風、豪雨等天災所造成之農民損失,對於市場價格變化導致當年度收入低於前五年平均收入也會予以理賠,以保障經濟安全,協助農民降低因不確定風險所蒙受之生產損失,同時還有穩定政府財政負擔與安定農民收入之雙重政策目標。 由於保費對農民是支出負擔,常導致農民投保意願不高,因此政府提出保費補貼措施,農民可向農委會或地方政府申請保費補助,減輕負擔。政府同時還實行保費優惠折抵,於當年度農民繳交之保費高於理賠金額,下年度可提撥中間差額30%,充抵下年度續保時的保費,激勵農民持續投保。未來也可考慮與其他農業金融相關政策相輔相成,如農業保險...

    由於農業經營受限於自然條件與天然災害威脅,常須面臨農業生產與農產品價格不穩定的風險。故各國為穩定國內農業發展,多透過實施農業保險或天然災害救助制度來降低農業經營風險所造成的損失,進而提供農民所得支持,並維護國內農業發展及經營環境。 以歐盟共同農業政策的改革方案而言,有關農業風險管理工具的制度設計,已從早期的支持所得轉為風險降低策略,但農業風險管理的政策目標,主要在於降低農民所得波動的狀況,與現有的所得支持政策應有所不同。 由各國在保護農業及保障農民之政策經驗可知:美國在政策上以農業保險為主,輔以價格補貼;歐盟在政策上以直接給付為主,輔以農業保險;日本在政策上以所得補償及農業保險為主;韓國則以直接給付為主,農業保險為輔;中國在政策上以價格補貼及農業保險為主。這些各國經驗,均隱含對農業所得保障的...

  5. 所副研究員吳東鴻表示,台農71號有容易倒伏的問題,間歇灌溉稻株根系發育好,倒伏情形甚至可少10%。 慣行栽培,農民怕水稻吃水不足,習慣讓田區湛水,天天巡田水,田水不足就補灌。

  6. 農委會科技處表示,以農業業界科專計畫為例,政府每補助1元,平均可帶動業者直接投資1.55元,並創造出7.94元產值。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介紹荔枝椿象剋星「淡紫菌TCTeb01」,吸引參展民眾駐足。 (攝影/游昇俯) 農委會「農業科技館」開館,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左2)見證苗栗農改場「稻黑椿象寄生蜂─黑卵蜂量產技術」技轉梓園碾米工廠。 (攝影/游昇俯) 農所「智慧微型多光譜農藥快篩技術」依據農藥在不同波長的吸光特性,導入多頻段光學濾波器與智能分析,可從不同光譜波長檢測出為哪種農藥殘留。

  7. 由於金門縣不同鄉鎮每公頃高粱產量差異很大,導致試算之保費明顯偏高,故金門縣採全縣單一保費,並以85%為保障程度,以適度降低保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