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3月27日 · 中國因素影響了台灣人對大陸配偶的態度,並可能間接影響他們對東南亞配偶的態度,在社會權利、公民權利等政策問題上,民進黨的支持者往往對中國持消極態度,因此,他們傾向於主張限製配偶從中國大陸移民,相反國民黨的支持者往往更傾向於允許中國大陸

    • 定義:從外籍新娘到新移民與新住民
    • 在台灣有多少新住民?他們都來自哪裡?
    • 新住民帶給台灣的多元文化

    在台灣,跨國婚姻移民有各種稱呼,他們早期被稱為「外籍配偶」、「外籍新娘」,如今大家都叫他們「新住民」。 關於「新住民」定義,目前各界都因為業務或服務範疇不同,而有所差異。根據內政部《新住民發展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新住民的定義為: 「外籍配偶」泛指和本國籍人士結婚的外籍人士。許多台灣民眾認為「外籍配偶就是嫁來台灣的越南女性或中國大陸女性」,這是錯誤的。其實他們來自各個國家,也不分男女,只因越南和中國大陸女性佔外籍配偶大多數,才成為大家眼中的「外配代表」。 其中,「外籍新娘」這個稱呼,容易標籤化該群體,也透露台灣對第三世界女性的歧視,無論來台多久、是否是新人,她們總被稱呼「外籍新娘」、「越南新娘」、「大陸新娘」。 不少新住民嘲諷:「我都是老娘了,還叫我新娘!」民間團體不斷發起正名運動,在2...

    究竟什麼時候開始,新住民家庭漸漸浮現在大家眼前? 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台灣部分退伍老兵面臨擇偶困境,透過在台東南亞華僑媒合,娶了「外籍配偶」。隨著台灣經濟快速發展,大量企業往東南亞前進,許多台商和當地女性結婚,奠定了早期的跨國婚姻市場。然而,全球化帶來許多問題,台灣低技術男性找不到配偶、東南亞農村破產失業……在兩地仲介推波助瀾下,台灣與東南亞間的「婚姻移民」於焉形成。 1990年代初期,「婚姻移民」現象逐漸明顯,並於2003年達到最高峰,平均每6對新婚夫妻,就有1對是跨國婚姻者。 記者出身的紀錄片導演蔡崇隆,從2003年起接連推出「移民新娘三部曲」:《中國新娘在台灣》、記錄柬埔寨新住民的《我的強娜威》、記錄越南新住民的《黑仔討生活》。(看一看,台灣30年來還記錄了哪些移民移工故事...

    如今,57萬新住民、69萬外籍移工,都悄然改變台灣的人口組成,讓我們不用出國,就可以體會多元文化。長期耕耘東南亞移民工議題的張正,就統整了台灣30年來,與東南亞移民工交織的近代史。 新住民不是傳宗接代的工具、打掃家裡的免費勞工,她們是活生生的人,是你我的媽媽或親人,更是讓台灣看向多元世界的窗口。 台灣社會與相關法規,準備好迎接新住民了嗎? 瀏覽次數:37187

  3. 越來越多台灣人選擇跨境迎娶外籍新娘,近日有網友就在好奇在 PTT 問及「娶外配 50 萬換照顧父母 & 自己老病划算嗎?. 」結果意外引來一名過來人回文,直誇「 CP 值真的是沒接觸過的人無法想像的!. 原 PO 在 PTT 八卦版表示,其實結婚就是為了老病的時候有人 ...

  4. 2018年1月31日 · 除了針對「外籍新娘」及「新台灣之子」有各種企圖「提升」其「人口素質」的方案外,政府更制定新的法令政策,提高外籍配偶取得公民身分的門檻(例如歸化時必須有極高的財力證明);而在排除、矯治低劣的外籍配偶和新台灣之子的同時,政府 ...

  5. 本文就文化的觀點探討外籍新娘在臺灣的生活適應問題,盼能引發讀者對外籍配偶在臺灣之生活適應,從另一個角度思索,期有助於未來辦理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輔導及實務工作的參考。 貳、 跨國婚姻婦女面臨的困難與需要 . 東南亞國家經由跨國婚姻形式移入臺灣之女性移民,由於臺灣對於東南亞的認識有限,加上國內主流媒體對於東南亞外籍配偶有偏見,甚至污名化的報導,使得「外籍新娘」一詞已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社會大眾對於這些女性的認知錯誤,甚而造成歧視(discrimination)的現象。 外籍配偶在臺灣,除了面對婚姻與移民的雙重適應與文化挑戰之外,她們還處於種族、階級和性別三重弱勢,使得她們的社會地位被邊緣化(夏曉鵑,2000;邱琡雯2001),因此對生活造成不利的影響而出現許多困. 一、溝通問題 .

  6. 內政部為協助新住民的生活適應問題,編列預算補助各地方政府辦理外籍 配偶的生活輔導項目,包括生活適應輔導班及活動、種子研習班、推廣多元文 化活動、生活適應宣導等等。外籍配偶照顧輔導基金往往成為各地方新住民家

  7. 一、關於入境、居留. (一)離婚、喪偶及其他情事對居留之影響. 依入出國及移民法第31條第4項之規定,原則上居留原因消失者,廢止其居留許可。. 例外不廢止之情形為:. 1.因依親對象死亡。. 2.外國人為臺灣地區設有戶籍國民之配偶,其本人遭受配偶身體或精神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