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4日 · 為鼓勵民眾提前利用周休掃墓本次疏導措施包括清明節連假前 2 個周休(3 月 23 日、24 日、30 日及 31 日),採單一費率再 7 折收費以鼓勵提前掃墓分散連續假期車流

  2. 2024年1月19日 · 誠品信義店(下稱信義店)在去(2023)年 12 月熄燈,原本承襲誠品敦南店(下稱敦南店)精神的「24 小時書店」如今正式交棒給誠品生活松菸(下稱松菸店),將於 1 月 20 全新登場。 24 小時書店一直都是誠品的特色,更在多年前一躍 CNN 的版面討論,被形容是「文學的夜店」。

  3. 2019年12月11日 · 最後同場加映,御守該怎麼挑呢? 不少人會挑選不同種類的御守祈求好運,但若要自用的話,留 1~2 個在身邊就已足夠,太多的話恐怕會造成相牴觸的效果,類似網友俗稱的「神明打架」。 此外,日本的御守守護也是有期限的,大約是一年為準,但過期的御守也別亂丟,日本的神社多設有「古 ...

    • 舉辦路跑、出聯名商品,都是為了抓住年輕族群目光
    • 每年在商標上花費數百萬,靠嚴謹的授權機制把關
    • 電商平台推線上普渡、點燈,拉抬淡季流量

    「其實絕大多數聯名商品,都是廠商向我們提案,鎮瀾宮僅扮演審核、監督角色。」鄭銘坤說得謙虛,但說起宮廟推動周邊商品,大甲鎮瀾宮可是領頭羊。 大甲媽祖遶境雖被 Discovery Channel 評選為世界三大宗教盛事活動之一,曾締造單日 50 萬人次參與的紀錄。但 20 年前,鄭銘坤剛出任副董事長時,就注意到信徒年齡老化的危機,於是力推轉型,想讓有 300 多年歷史的大甲鎮瀾宮年輕化。 鄭銘坤自 2008 年推行一系列以大甲媽祖為主題的路跑、自行車活動,拉近與年輕信徒的距離。而在聯名商品這塊,大約在十年前,鎮瀾宮透過對外徵件,有了第一尊 Q 版媽祖的商標。 台中市文化局曾估算,若以人均 1500 元的消費額計算,一次大甲媽祖遶境,約能為在地店家、攤商創造 30 億商機。同樣的,鎮瀾宮發展 IP...

    鄭銘坤解釋,各宮廟都有自己的商標,不管是大甲鎮瀾宮,新港奉天宮,不同宮廟的媽祖公仔造型各有特色,也都受各自商標法保護。除此之外,鎮瀾宮從宮徽、廟旗、不同款式的神轎都申請商標註冊。而聯名商品還有分零食類、礦泉水和衣服包包類,同樣類別的商品,商標也會再按大甲媽祖的不同造型,分好幾種。 大甲鎮瀾宮目前累積的商標達數千種,「雖然一個商標要繳的錢不多,但全部加起來,鎮瀾宮每年在商標上的花費至少數百萬。」鄭銘坤說道。 鄭銘坤指出,一開始要把大甲媽祖 IP 化,有不少人擔心此舉會把宗教過度商業化,但現在不只是媽祖,許多土地公、太子爺都有自己的公仔、肖像,如今多數民眾已對宮廟註冊商標,推周邊商品司空見慣。 有了商標法保障,宮廟才能把關、守護好自身品牌。鄭銘坤以大甲鎮瀾宮為例,廟方審核還會按商品類別分組,像食...

    然而,讓大甲鎮瀾宮把聯名市場做大的,除了成熟嚴謹的 IP 授權機制,另一個推手是於 2018 年初上線的大甲鎮瀾宮旗下電商平台「鎮瀾買足愛心市集」。 該平台起初成立目的,一是為了拓展鎮瀾宮旗下慈善機構財源,將被動捐款化為主動銷售商品。二則是為沒有通路的聯名商品,以寄賣方式提供銷售管道。 「鎮瀾買足愛心市集」執行長張瀚壬指出,平台成立初期,遶境檔期的聯名商品占了 8、9 成,但到最近已下降 6 成。關鍵在於剩下 3 成的線上代拜服務與自行開發的文創商品。 張瀚壬解釋平台的銷售額,過去多集中在上半年,也就是元宵節到媽祖誕辰前後,至多到 5、6 月,隨遶境增長的平台流量就會消退。但近兩年,新開發的線上普渡(農曆七月)、線上點燈(歲末)等兩檔代拜服務,有效為下半年帶來銷售動能。 尤其今年中元普渡檔期...

  4. 2023年7月11日 · 祭典為期兩,24 的宵宮是準備期,25 正式慶祝。 路線分為在陸上敬神的「陸渡御」與在河上敬神的「船渡御」。 25 當天,由「陸渡御」隊伍開路,身穿傳統服飾的 3000 人綿延 3 公里,走到乘船處,接棒換「船渡御」在河中遊行。

  5. 2023年6月11日 · 這幾聚會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 618 」到底是什麼特別的日子? 618 最早是源自京東的周年慶,因為 1998 年 6 月 18 ,劉強東在中關村創業,成立京東公司,所以每年 618 就是京東的生日,京東選這天進行大促,淘寶貓、蘇寧、拼多多等電商平台陸續加入,成為網購的年中購物節。

  6. 2019年1月7日 · 買方應該怎麼應對呢?可以試試運用「定位調整偏見」。 什麼是「定位調整偏見」? 回到古董的案例上,怎麼才能便宜的件古董呢? 法國文豪大仲馬(Alexandre Dumas)有過一模一樣的遭遇,他也看中一件古董,賣得也很貴。他是怎麼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