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5月16日 · 為了照顧洗腎爸媽而離職 他淚訴我的未來怎麼辦?. 日期:2019 年 5 月 16 日 作者: 盧映慈. 長照問題在高齡社會中越來越嚴峻台灣大約有231萬人因為照顧失能失智身心障礙家人而影響工作每年更有13.3萬人因照顧離職。. 對於他們來說離職 ...

  2. 2023年4月19日 · 你喜歡你的工作嗎? 一般人平均一生會花 9 萬小時在工作上,你是否也在不斷尋找工作的意義,《Harvard Business Review 》指出,讓工作更有意義可幫助提高績效以及生產力,心理學家也分享該如何找出真正有意義、重要的事情,並判斷現在的工作是「快樂」還是「有意義」的工作。 根據一項針對 1萬2,000 名員工進行的調查指出,50% 的人表示他們沒有從工作中感受到有意義和價值感,而在工作中感受到價值感另一群人,其工作滿意度高出 1.7 倍、參與度高出 1.4 倍,願意與現在的雇主繼續工作的意願也多出 3 倍,不過有的時候,有意義的工作不一定會令人感到快樂,心理學家 Roy Baumeister 也整理出 5 個指標,幫助我們辨別現在的工作是否有意義。 指標 1 :工作是否有意義?

  3. 2018年3月15日 · 我們有時說,這只是脾氣火爆、刀子嘴豆腐心。 而在薩亞的理論中,這種溝通模式被稱為指責型的生存姿態 。 什麼是指責型的生存姿態? 簡單來說,生存姿態(survival stance)是個體為了生存而發展起來的一種保護自己的手段。 每個人在成長中都曾感到過威脅,比如不再被愛,然後會以不同的應對方式(如討好、指責、超理智)來使自己免受傷害。 長此以往,這種應對方式就漸漸固化為生存姿態。 指責型的生存姿態在日常溝通中的體現則是:個體為了保護自我價值免受真實或假定存在的威脅的傷害,而做出的以責備、挑剔、否定、評判他人為主的言語反應。 指責型的生存姿態在溝通中有哪些表現? 首先,持指責型姿態的人通常有強有力的身體表現,但僵硬而緊張的的肌肉,會隱隱透露出與他們強大外表不一致的內心。

  4. 2021年7月12日 · 現在你要做的就是提高內驅力,試試以下的方法: 1. 確認目標. 當你為了自我提升去書店買了本書,告訴自己每天早上起來要讀半個章節。 然後你發現你其實讀不太懂,甚至讀幾頁就想睡了,這時候要怎麼樣堅持下去? 其實你該問的不是怎麼堅持,而是「讀完這本書對你有什麼很明確的幫助? 」如果沒有就換一本吧。 2. 讓計畫「容易實行」

  5. 2019年8月8日 · 3大重點避免乳癌復發與轉移. 魏銓延表示,想要避免復發,有3大重點,分別是定時回診,健康生活(運動+飲食),以及適時舒壓。. 定時回診. 乳癌復發可分為局部和遠端兩類,局部復發是癌細胞進入乳房淋巴,一般是可醫治的;遠端轉移則是癌細胞由血管 ...

  6. 2021年5月6日 · 日期:2021 年 5 月 6 日 作者: 盧映慈. 台灣生育率不斷降低,甚至還被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認為,在 2021 年,會是 227 個國家/地區中預計生育率最低的。. 為了解決台灣少子化的問題,衛福部與勞動部提出「建構安心懷孕友善生養環境」報告,行政院拍板實施 ...

  7. 2022年8月23日 · 不只會讓小孩對上學有更多的期待,也能從繪本中知曉學校的作息,孩子也會有所心理準備:「做完什麼事後再做什麼事,到了什麼時候爸爸媽媽就會來接我了,我不用擔心。 方法 2:早睡早起,給孩子多點時間做好心理準備. 家長觀察孩子,是不是只有早上才不想上學、放學後卻依依不捨的不想離開學校? 如果是這樣,那就代表小孩不是不愛上學,他只是需要更多時間做好心理準備。 為此,家長就需要前一天晚上更早送小孩睡覺,有充足睡眠後早上再提早 10~20 分鐘起床,跟孩子一起躺在床上賴賴床、聊聊天、放點他喜歡的音樂,營造出開心的起床氛圍後,孩子對上學一事就不會再有那麼大的抗拒。 方法 3:告知入學後的作息. 所謂的心理準備,就是讓孩子知道他接下來會遇到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