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www1.cgmh.org.tw › suicidelnk › 衛教專區珍惜生命—拒絕自殺

    首先,自殺自民國86年起進入國人的十大死因,以民國94年為例,自殺在男性與女性皆是第九大死因,整體自殺死亡率是每十萬人18.8人,一年台灣有4282人死於自殺。 這幾年自殺率的上升,是政府單位非常重視的事。 以性別來看,自殺死亡者男性反而比女性多,男性是女性的近兩倍。 女性較易有自殺企圖,但方法手段較不激烈,男性一旦有自殺企圖,則常常難以挽回。 又以年齡來看,年紀越大者越容易自殺,大於65歲以上為自殺率最高的族群,需要重視。 其次為15-19歲年輕人,其增加的幅度是其他年齡層增加的兩倍,更不可掉以輕心。 人為何會想不開. 自殺常是多因的,並不易以單一的理由來解釋。 但一個人是不會無緣無故想不開的。

  2. 如何詢問. 間接問:「你是否曾覺得活著沒意義?」「沒人在乎?」 直接問:「你是否有想到要自殺? 」「想不開的念頭? 反過來問:「你該不會想要自殺吧? !」 【二應】適當回應與陪伴. 若BSRS-5總分大於6分,或自殺意念大於2分,則應適當回應與陪伴。 介入自殺的目標在於保護自殺意念者人身安全,讓他保有希望。 應與有自殺意念者適當回應討論,同理而非批評否定,並給予支持希望,增加活下來的理由。 建議以下列語句進一步評估其自殺風險: 「你有自殺意念多久了?」 (時間、頻率) 「你只是想自殺還是有可能會去做?」 (嚴重性) 「你有計畫用甚麼自殺方法嗎?」 (方法) 「支持你自殺的理由是甚麼? 」 (自殺理由) 「除了自殺以外有沒有其他的路走?」 (提供其他選擇) 「我們一起來幫忙你」 (減少無助)

  3. 「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健保IC卡註記申辦注意事項 簡易問答: ㄧ、問:為什麼要將「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以下簡稱意願書 )加註在健保 IC卡? 答:為尊重 末期病人 之醫療意願及保障其權益,政府公布施行之『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條文明訂:

  4. 情緒抵抗力」是指一個孩子在面臨挫折時,他的意志力、忍受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常見到孩子會在公眾場所或街上哭鬧,可能只因為想要的. 周文君主任. 判斷力,那麼長大後對社會的誘因較具抵抗力,誤入歧途的可能性自然减低許多。 在建立孩子的社會抵抗力時,家長就要協助孩子打社會「預防針」,這「預防針」是指利用各種機會教育,透過討論,建立孩子正確的社會判斷力和正確道德觀,在父母陪著孩子一起學習的模式中,就像給孩子打預防針一樣,那麼孩子東西得不到,父母不買給他,別的小孩不讓他的小事,的社會抵抗力自然跟著社會經驗的增加而逐漸成熟,反應出孩子的情緒抵抗力差,不願意等待、輪流、分享,選擇以哭鬧作為表達,無法溝通。

  5. 第14 條第1項各款認定. 末期病人(第1款) 依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三條第二款規定(指罹患嚴重傷病,經醫師診斷認為不可治癒,且有醫學上之證據,近期內病程進行至死亡已不可避免者) 不可逆轉的昏迷、永久植物人狀態(第2、3款) 因腦部病變,意識超過六個月(外傷)、三 ...

  6. www1.cgmh.org.tw › intr › intr2理解與接納

    在病患回歸社區的過程中,最大的阻礙卻是社會大眾的拒絕與排斥。 國人仍存有錯誤觀念,認為「精神病是無法治療的,精神病患是危險的,須長期監禁的。

  7. 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 性侵害犯罪防制法第十一條. 驗傷及取證應取得同意. 被害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同意. 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 被害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