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6月11日 · 妳是否常常全身痠痛,特別是肩頸部位,但是這些痛點又常常跑來跑去的,吃止痛藥效果也不好,每次痛起來甚至都不想做事了。

  2. 2023年2月20日 · 06:52. 日常習慣動作姿勢不良可能是肩頸痠痛的根源導致復健效果降低。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 張靜慧. 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23-02-20. 瀏覽數:5194. 30歲左右的李小姐一上班就肩頸痠痛背部膏肓痛去復健科診所檢查醫師診斷為肩頸肌肉緊繃除了開立止痛消炎藥及肌肉鬆弛劑也安排復健如電療拉脖子頸椎牽引)。 她認真接受復健,三個月過去了,治療卡用了一張又一張,痠痛稍改善,但並沒有完全好。 「復健真的有用嗎? 還要繼續下去嗎? 」她不禁疑惑。 「復健沒有效、遇到瓶頸,很可能是因為沒有找到、解決真正原因,」物理治療師黃琳玲比喻,當房子著火,不能只把外圍的火苗撲滅,一定要找到起火點,才能完全撲滅火勢。

  3. 2014年10月28日 · 健康醫療. 肩頸痠痛愈冷愈嚴重? 現代人生活離不開電腦與智慧型手機,隨之而來的肩頸僵硬,更是見怪不怪。 入冬後,氣壓不穩、氣溫突降,都可能加劇身體痠痛,令人更加慵懶無力。 圖片來源:鄭佳玲. 文. 黃惠鈴. 天下雜誌559期. 發布時間:2014-10-28. 瀏覽數:69714. 現代人生活愈來愈少不了電腦、智慧型手機,抱怨肩膀僵硬的人也跟著愈來愈多。 一 四人力銀行針對上班族的身心健康調查就發現,「頸部肩膀僵硬」高居第二大病痛。 但你可知道,身體僵硬其實是神經緊張的警訊! 《天下雜誌》日本館甫出版的《活絡副交感神經、調和身體》書中直言,造成身體僵硬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交感神經緊張。

  4. 2023年6月27日 · 曾出版不開刀治頸椎》、《頸椎全書的林頌凱解釋自己當初先是頸椎緊繃痠痛後來頭痛肩胛骨疼痛之外手也開始麻表示頸椎椎間盤突出已經造成神經根壓迫。 廣告. 直到照完核磁共振MRI和X光檢查才發現他的頸椎已經變直頸椎456節椎間盤突出這讓他不得不面對病況每週三次到復健科診所報到以熱敷電療牽引俗稱拉脖子進行改善。 半年做下來,雖然症狀稍有進展,但沒多久又惡化,手麻更頻繁,晚上也睡不好。 當時要再去做MRI檢查,他明知道檢查時身體不能動,卻痛到無法控制,來來回回照了三次才成功。 為什麼去復健拉脖子,頸椎痛反而惡化? 林口長庚骨科部副部主任牛自健觀察,肩頸痠痛不是只有骨刺或椎間盤突出,肌肉發炎更常出現,例如低頭看手機,固定姿勢太久就會造成慢性疲勞。

  5. 2014年3月26日 · 健康關係. 健康醫療. 別讓身體比你老! 預防初老,從肩頸開始. 隨著看電腦久坐和智慧型手機發展肩頸痛成了現代人的夢魘醫界統計肩頸痠痛的盛行率是55%,也就是超過一半的台灣人一輩子至少一次肩頸痠痛。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 張曉卉. 黃惠如. 天下雜誌出版. 發布時間:2014-03-26. 瀏覽數:52484. 本文出自天下雜誌出版《別讓身體比你老 - 解讀不生病的關鍵》, 更多內容>> 頭往前一吋,脖子負重兩倍. 頭的重量約是體重的十分之一,體重60公斤的人頭部重量約6公斤,彷彿一顆保齡球。 但只要頭部往前一吋,脖子的負重兩倍,變成12公斤,馬偕醫院物理治療師蔡麗瑛解釋。 有了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後,等於電腦隨身帶著走,肩頸痛更加惡化。

  6. 2022年3月7日 · 健康醫療. 胃痛肩頸痠痛竟變心臟病女性須注意的4大非典型警訊. 肩頸痠痛一直沒好最後竟檢查出心肌梗塞女性這些小毛病其實是心臟在喊救命!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 張靜慧. 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22-03-07. 瀏覽數22094. 45歲的黃小姐最近感覺肩頸痠痛她以為是姿勢不良造成的休息幾天就會好。 沒想到2、3天後,她開始冒冷汗,還有點喘,而且愈來愈喘、上氣不接下氣,才警覺到這不是單純的肩頸痠痛,趕快掛急診。 一做心電圖,發現她是急性心肌梗塞,心臟3條血管中,有1條已嚴重阻塞,醫療團隊立刻替她做了心導管手術、放支架,之後症狀完全緩解。 不一定會胸痛,反而是像小毛病的症狀.

  7. 2015年8月22日 · 因深層肌肉與神經長期受壓迫頸頭疼痛症候群常合併有頭痛頭暈甚至引起耳鳴暫時失聰吞嚥異常等狀況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說過去求助復健科患者多以老年人的下背痛為主但近年門診肩頸痠痛患者的比率遽增且有年輕化趨勢除了上班族求診民眾也不乏高中大學生多與長時間低頭滑手機久坐不動加上運動不足肌力與血液循環不佳所致。 簡文仁說,長時間低頭、姿勢不佳,易致頸椎的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造成頭痛、手指痠痛麻等症狀;長期還會導致慢性疼痛,不僅干擾情緒與生活,也可能引起肌肉無力萎縮、影響運動神經。 「看醫生只能治標,治本要靠自己。 」簡文仁說,3C族須養成隨時動一動習慣,利用伸懶腰或上廁所、喝水、旁人打招呼時,活30秒到1分鐘即有效果,或不時提醒自己維持姿勢挺拔、收下巴、伸展肩頸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