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3月27日 · 尿液中有氣泡產生一直被視為腎臟病變的徵兆之一但是只要小便有泡泡就代表腎臟出了問題嗎50歲的文哲近日發現早上小便時會有泡泡想到公司之前有一個同事也有類似狀況後來證實罹患了第三期慢性腎臟病他不禁擔心自己是不是也成了腎虧一族」…… 臺安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永泰認為會注意觀察自己尿液的狀況是件好事但小便有泡泡未必就代表罹患腎臟病。 舉例來說,當水龍頭打開時,若自來水衝力太強也會產生些微泡泡,更何況人體的尿液裡除了水之外,還含有其他高濃度鹽分或電解質等物質,因此小便起一點泡泡不足為奇。 不過,陳永泰醫師表示,如果覺得泡泡量異常的多,最好還是到醫院做檢查,分析是不是體內酸鹼值出了問題,或是含有尿蛋白或尿糖。 此外,有時候發炎、細菌感染等情況也會導致小便起泡。 大魚大肉、激烈運動

  2. 2017年7月4日 · 雖然腎臟病往往來得無聲無息日常生活中還是有些現象暗示腎臟可能出了毛病最為人熟知的是小便出現泡泡楊五常表示尿液起泡沫代表含有尿蛋白一般人若攝取過量的蛋白質尿液會因滲透壓增高而起泡沫而腎臟病患者尿液的泡沫較細 ...

  3. 2017年2月18日 · 為了維持身體機能的正常運作正常來講腎臟每1小時會過濾出60cc的尿液如果尿量下降到每小時30cc以下就表示已有尿量過少的問題。 若一天的尿量少於400cc時,稱作「寡尿症」;少於100cc時,則稱為「無尿症」。 除了尿量過少,陳永泰醫師表示,有些人一天會有好幾千cc、甚至高達10000cc的尿量,像這種如水庫潰堤般的疾病,被稱為「尿崩症」。 尿崩症多半好發在腦神經或腎臟異常的患者身上。 簡而言之,一旦尿量過多或過少,都需要特別留意。 關鍵字: 頻尿 、 尿量 、 腎臟 、 攝護腺 、 荷爾蒙. 文未完 ,全文請見紙本雜誌。

  4. 2017年4月10日 · 陳漢湘醫師說明:「尿液中的氣泡不是指經尿液流出來的氣泡而是指尿液與馬桶中的液體例如自來水互相衝擊所產生的泡沫因為腎臟病人的尿液中蛋白含量過高使得泡沫的凝聚力變強不易分解。 」如果24小時尿液中的蛋白質總量超過200毫克即為病理性蛋白尿」,代表腎絲球或腎小管有相當程度的損傷可能罹患慢性腎臟疾病。 至於下肢水腫,陳漢湘醫師表示,可能是生理性的,有些人搭飛機或長途客運,離開交通工具時會發現小腿有些水腫,也有些人容易在傍晚發現小腿產生水腫,其他時間則不會。 如果民眾的下肢水腫是「長期不易消失,甚至由小腿慢慢腫到大腿」,就表示腎臟可能出了問題,最好及早到腎臟科進行檢查。 腎臟功能檢查量表.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警覺腎臟是否開始病變?

  5. 2017年8月2日 · 幾乎沒有不適症狀但需與正常時比較留意以下改變像尿液顏色變深或變淺尿液味道改變尿量改變排尿次數增多或減少另外排尿時會疼痛無法排尿或排尿困難尿中混雜血液尿有泡泡都可能是腎功能異常警訊

  6. 2017年9月1日 · 65歲的陳伯伯罹患糖尿病長達20年,還有三高病史,平時規律服藥,參與慢性腎臟病防治,認真聽從營養師建議,採取低蛋白飲食控制,但這幾年來,陳伯伯腎功能仍逐漸惡化,醫師告訴他,未來可能需要洗腎。聽完醫師的「提醒」,陳伯伯心中閃過一個念頭:「醫師要我洗腎,不洗可以?」很多 ...

  7. 2017年7月21日 · 台北馬偕醫院尿動力研究室負責人暨婦產科主治醫師蘇聰賢表示,一般人的膀胱容量約為500c.c.,當尿量達到140c.c.時,人便會尿意,當尿量達到300c.c.時,便會覺得尿漲感,不過仍然可以忍到400~500c.c.再排尿。 依時間來計算,正常人大約每兩個鐘頭,便要排尿一次,當小便次數短於兩個鐘頭時,便屬於過動性膀胱。 蘇聰賢認為,以往的觀念認為,憋尿是不對的,其實若是一尿意就排尿,長久下來,膀胱容量會變小,反倒使得膀胱無法蓄尿。

  1. 其他人也搜尋了